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英國7歲男童罹患罕見侵略性腦癌 存活不到1年

生活事

英國7歲男童罹患罕見侵略性腦癌 存活不到1年
生活事

生活事

英國7歲男童罹患罕見侵略性腦癌 存活不到1年

2024年04月11日 07:00

英國一名7歲男童在家經常撞到家具,經醫生診斷後證實患有罕見的「瀰漫性內因性橋腦神經膠細胞瘤」(DIPG)。

Andrew Rothery 圖片

Andrew Rothery 圖片

初始男童症狀難察覺

《鏡報》報道,男童父親羅瑟里(Andrew Rothery)表示,兒子一開始的症狀很難察覺,「他會撞到一些家具。他長大很多,變得更高瘦、很活潑好動,我們以為他只是沒有注意到方向。」

男童確診患「瀰漫性內因性橋腦神經膠細胞瘤」

然而,男童持續失去平衡,兒科醫生建議家長帶孩子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男童隨後在2月23日被診斷出罹患「瀰漫性內因性橋腦神經膠細胞瘤」(DIPG)。

Andrew Rothery 圖片

Andrew Rothery 圖片

腫瘤屬侵略性患者存活不到一年

資料顯示,這是一種發生在腦幹的侵略性罕見腫瘤,主要發生在5到10歲兒童身上,很少有成年患者,有研究認為這種腦癌可能與大腦發育過程中存在的特定細胞有關,大多數患者存活不到1年。

DIPG症狀表現為缺乏協調性等

DIPG症狀包含臉部不對稱、缺乏協調性、對某些身體動作失去控制、噁心、頭痛、疲倦與癲癇等。在英國每年平均有20到30名兒童罹患DIPG,且病患5年存活機率僅1%。

Andrew Rothery 圖片

Andrew Rothery 圖片

中醫提醒每日一杯咖啡或多杯咖啡或會患上「咖啡因戒斷症」,1特定體質人群最易發生。

每日飲咖啡可能會患有「咖啡因戒斷症」

現時,每日一杯咖啡或多杯咖啡已成為不少人日常生活的一種習慣。然而這個習慣可能會出現「咖啡因戒斷症」,而這一症狀和「個人體質」有關。

「肝鬱氣滯」體質人群較容易出現「咖啡因戒斷症」

台灣中醫專家周宗翰指出,特定體質如「肝鬱氣滯」的人群,他們常常處於高壓環境且需長時間保持高度集中,對咖啡尤為依賴,一旦停止飲用,便會感到渾身不適,因此較容易出現「咖啡因戒斷症」,從而出現頭痛、情緒低落、容易焦慮等症狀。

示意圖

示意圖

咖啡會刺激中樞神經和交感神經有助於提神、消化和利尿

周宗翰解釋,咖啡是一種刺激性飲品,既能刺激中樞神經提神醒腦,也會刺激交感神經,增強腸胃蠕動並促進消化和通便。此外,咖啡也有短暫消水腫和利尿的功效,但也較容易導致體內水分流失。

示意圖

示意圖

「咖啡因戒斷症」在可減少或停止攝取咖啡後24小時內出現不適

周宗翰特別指出,日常咖啡飲用者往往經歷「一天不喝,就會覺得昏沉,甚至頭痛、無法專心」的現象,這不僅是對咖啡因的需求,而是形成了依賴,即醫學上所說的「咖啡因戒斷症」(caffeine withdrawal)。此症狀在突然減少或停止攝取咖啡因後24小時內會出現,包括頭痛、疲倦、情緒低落、焦躁不安,以及噁心、嘔吐和肌肉痠痛等類似感冒的症狀。

示意圖

示意圖

建議調整咖啡飲用習慣以緩解「咖啡因戒斷」症狀

在中醫觀點中,咖啡因戒斷症的發生頻率與體質有關。周宗翰醫生提醒,對於易受咖啡因影響的體質人群,建議改變飲用咖啡的習慣,例如逐步延長咖啡的飲用間隔,限制咖啡因的日攝入量至100毫克以下,避免攝入過量造成咖啡因中毒。此外,他建議不飲用黑咖啡,可選擇加入牛奶以減少咖啡因攝入。按照這樣的方法調整,通常在7至12天內,咖啡因戒斷的症狀將會逐步減輕或消失。

示意圖

示意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