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3件事令黎智英提「支爆」秘密大計 收美高層訊息 「中國崩潰論」上腦

博客文章

3件事令黎智英提「支爆」秘密大計 收美高層訊息 「中國崩潰論」上腦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3件事令黎智英提「支爆」秘密大計 收美高層訊息 「中國崩潰論」上腦

2024年04月19日 20:12 最後更新:20:29

黎智英案今日漸入戲肉,「從犯證人」陳梓華講述台北秘密會議內情,披露黎的終極大計,就是結合不同板塊之力,促使中國經濟與政權崩塌,令「推翻中共」得以實現,亦即「支爆」(「支那內爆」)。究竟什麼令黎智英對「支爆」深信不疑?心水清朋友回看在這之前發生的3件事,從中似可找到答案。

陳梓華在庭上披露,黎智英在台北的秘密聚會中,提出「支爆」終極大計,即藉着國際及各方之力,促使中國經濟與政權崩塌,從而實現「推翻中共」。

陳梓華在庭上披露,黎智英在台北的秘密聚會中,提出「支爆」終極大計,即藉着國際及各方之力,促使中國經濟與政權崩塌,從而實現「推翻中共」。

陳梓華與黎及幾名泛民大佬在台北密會,是2020年1月11日的事,在此之前半年(2019年7月),黎智英進行了一次「極不尋常」的訪美之旅。當時黑暴剛剛爆發,他只是一名普通商人,此行卻獲得副總統彭斯、國務卿蓬佩奧、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等3位政府大員接見。眾所周知,他們都是對華鷹派,特別是後兩人,可說是「鷹中之鷹」,一直認為中共也會如蘇共一樣,在一夜之間土崩瓦解,屆時美國就可在這場意識形態之戰中得勝,將美式民主制度移植到中國。這次見面,令黎相信彼此屬同一陣綫,打一場「共同戰爭」,可合力實現上述目標。

當時彭博社也就此作報道,新聞標題是《特朗普團隊透過會見政治活動人士,向北京發出挑釁訊號》,並指美國政府這次做法「很不尋常」。由此可見,當時特朗普團隊刻意向黎智英發出訊息,就是美國將對華出重手,把新冷戰升級,再不是「得個講字」。

第2件事發生於2018年,當時黎智英親身赴美國,聽副總統彭斯有關對華政策的演講。據《蘋果》主筆楊清奇的供證,黎老闆返港後同佢講,「剛聽了彭斯演講,反枱啦(指美國對華反枱)!美國帶領西方同日本重新調整中國政策,明顯不過了,時機正好!」又說「是時候趁中國弱乘機落井下石」,他認為美國對華打的不只是貿易戰,而是全面戰爭。這與他2019年7月訪美收到的訊息,是連貫的,並且更加強烈,估計令他對「支爆」的信心大增。

2018年至2019年發生的3件事,令黎智英對「支爆」深信不疑,其中之一,是訪美時收到副總統彭斯等要員「將對華出重手」的訊息。

2018年至2019年發生的3件事,令黎智英對「支爆」深信不疑,其中之一,是訪美時收到副總統彭斯等要員「將對華出重手」的訊息。

第3件事是,黎智英、陳梓華及泛民大佬在台北密會當日,正正是台灣舉行總統大選的日子,之前蔡英文已勝券在握,當選沒有懸念,因多了這股力量,黎智英對「支爆」的信念亦更穩固。結果蔡英文在「香港問題」的助力下,以超過800萬票當選,執政穩如泰山。

壹傳媒CEO張劍虹在供詞中說,黎老闆曾向他透露,自已之前親身見過蔡英文,可見雙方已建立了盟友關係,自然令他信心加強。

黎智英的終極目標是「支爆」,亦相信在多方合力下,可以實現,所以他在2020年6月底《香港國安法》實施後,仍然漠視逼近的危機,全力在「國際綫」出擊,信心繼續爆棚。不過「支爆」最後沒有發生,轟然崩塌的,是那場所謂的「時代革命」,以灰飛煙滅告終。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台灣

往下看更多文章

3高官「話中有話」露扭軚玄機 政圈估垃圾徵費81勢再延

2024年05月03日 19:41 最後更新:23:15

與一位政圈朋友吃午飯,他提我記住5月27日這日子,說政府將向立會交代垃圾徵費的最新立場。我開出一個賭盤:「計劃會/不會在8月1日實施」,他不假思索落注買「不會」,還說並非憑空撞彩,而是近日聽到3位高官之言,都「話中有話」,似透露扭軚的玄機,所以他夠膽估垃圾徵費8月1日勢不實施,會再延遲。

五一勞動節當日,特首超哥和環境局局長謝展寰行孖咇,往垃圾徵費「先行先試」的屋邨巡視,特別去探望清潔工 ,工友在現場向他們反映做到手軟,3小時完成的工作,現時要花6小時。整個過程看來是有意安排,以表達政府也明白這計劃給工友帶來額外壓力,須找出改善方法。「潛台詞」是,成件事要再透切諗一諗。

政圈朋友留意到,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同日也去酒樓探訪工友,在現場表示,他與有關部門已開過幾次會,看到垃圾徵費「先行先試」存在很多問題,這政策直接影響全港700萬人,在推行前,一定要取得大眾共識和支持,而且各方面條件必須成熟。政圈朋友嘗試解畫,副司長的「話中的話」是,經過一輪試行和調研後,發現市民的支持不夠,共識不足,條件亦未完備,以目前情況,如急於推行,實在難以順暢。

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承認圾垃徵費問題多,要各方面條件成熟,才能順利推行。「話中的話」是,目前準備未夠,市民也欠共識,不宜夾硬實施,似是為計劃再延「放定風」。

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承認圾垃徵費問題多,要各方面條件成熟,才能順利推行。「話中的話」是,目前準備未夠,市民也欠共識,不宜夾硬實施,似是為計劃再延「放定風」。

另一位政圈朋友、港區全國政協委員李大壯,也叫我看看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近日的一番話,很有意思。她提到在浙江考察時,了解到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發展情況,核心是「減少矛盾,而一旦產生矛盾,須及時化解」。此外,她又轉述港澳辦副主任王靈桂的話,提醒大家「民生無小事」,還強調習近平總書記對地區官員的要求,就是應「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

李大壯的理解是,政府從中得到啟發,知道推行政策要減少矛盾,而不是激化矛盾,應避免重蹈過往政府的覆轍。我很同意他所講,以垃圾徵費計劃為例,如果配套不足,各方面準備未周全,而夾硬推行,勢必製造矛盾,與「減少矛盾」的核心思想相違背。

負責此計劃的環境局局長謝展寰,其實早前亦已發過近似訊息,他承認垃圾徵費「比較擾民」,與市民的觀感有相當大落差,又說當局「迎難而上」是推動減廢回收,而不是逆民意去推行垃圾徵費。政圈朋友指他的「話中的話」,是如果多數民意不支持,成件事就要hold住,不宜急於去馬。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說,垃圾徵費「不能逆民意而行」。近期民調結果顯示,大多數市民不支持計劃,民意可成為政府扭軚的「下台階」。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說,垃圾徵費「不能逆民意而行」。近期民調結果顯示,大多數市民不支持計劃,民意可成為政府扭軚的「下台階」。

事實上,近期的不同民意調查,主流意見「不同意推行」,例於香港民意研究所早前以問卷方式,訪問了1809名市民,結果68%受訪者反對8月1日實施垃圾徵費。可能政府也就此做過不公開的民調,相信結果不會有很大差別。

傳統的政治智慧,有所謂「因勢利導」,就是順着對施政有利的方向而行,效果好就進,反之就退,以垃圾徵費為例,不應再被「環保原教旨主義」牽着走。我相信超哥和一眾高官都明白這道理,所以垃圾徵費再延的成數很高,這對民生和施政,都是好事。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