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土地真辯論  「程序公義」不容挑戰?

博客文章

土地真辯論  「程序公義」不容挑戰?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土地真辯論  「程序公義」不容挑戰?

2021年05月20日 19:41 最後更新:19:48

香港特首戰隱隱然短兵相接,現屆特首林鄭月娥,和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就土地房屋問題隔空對辯。

本周二開行政會議之前,有記者問林鄭,梁振英先生說現在有很多公務員有時候沒有做到「do it or die」的要求,一份文件在政府部門之間傳閱需時數周的情況很常見。又問為了土地、房屋,是否就可以犧牲程序公義?

特首第一部份的答案是,雖然承認政府組織架構並非十全十美,否則無需進要精簡程序,精簡架構,提升效率。她又感謝公務員盡心盡力去做事云云。特首的回答捍衛了公務員,但沒有回答所謂「程序公義」的問題。

特首第二部份回答有關土地的問題。她說現屆政府對於土地問題的重視是無庸置疑的。又話在土地供應方面,有喜歡用一個被形容為「揼石仔」的方法,逐塊逐塊土地研究(暗指前特首梁振英的覓地方式);有認為要為「長遠謀劃」(暗示本屆政府),必須開拓新的土地的,不同的政府,有不同的策略。而她則著眼於長遠發展。

兩任特首這個隔空「土地大辯論」,我認為並未入肉。主要有幾方面的問題。

一、「長遠謀劃」策略的最大局限,是遠水不能救近火。本屆政府提出「明日大嶼」填海方式,其實,上屆梁振英政府已經開展相關工作,當時是以西部水域填海的名義,向立法會申請前期顧問研究,但因立法會拉布,政府提出的顧問研究並未得到批准。今屆政府把計劃重新包裝,最終通過了前期顧問研究。但問題是若不大幅修改現有的開發土地和建屋的程序,「明日大嶼」20年後也不會見到有樓落成,這是所謂長遠謀劃的主要局限。

所以,下屆政府搞房屋政策,其中一個核心要求,就是要在5年內見到樓可以入住,不能等20年。

二、這個討論抽離了完善政制的現實。無論是上屆的梁振英政府或現屆的林鄭政府,都受到反對派在立法會內的連場拉布所影響。所以,「揼石仔」也好,「長遠謀劃」也罷,在這種局限之下,根本無法提出快速解決房屋問題的方案。

而梁振英政府提出使用郊野公園邊陲地帶土地興建房屋,當時指令房協去研究,正是為了繞過了立法會,不需要向立法會申請研究撥款。由此可見,在政制局限之下,推動房屋政策之難。很可惜的是,這個政策依然被現屆政府否決了。

論述土地房屋問題,不能夠抽離於政制。在完善了政制之後,房屋政策理論上會有極其廣闊的空間。執著於現屆政府究竟做了多少相關工作,其實並無必要,已是明日黃花。

三、「程序公義」這個核心問題,並沒有回應。回歸廿多年,在反對派越趨激進化,用政治議題取代了社會民生議題,甚至用漂亮的意識形態包裝,搞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論述,例如說土地房屋問題是由於官商勾結,當引入「真普選」,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對本地政情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財團的力量很大,真普選也好、假普選也罷,財團都會找到空隙資助政團,扭曲政策,引發爭議,以保障其土地房屋方面的利益。

我聽聞城規會可以就一個項目,開了幾個月的會議,因為每一個反對意見,都給予15分鐘的發言機會,一個項目有人發動幾百人入紙俾意見,排隊發言,意見也是篇一律,講完再講。城規會主席坐在那裡一直聽,聽足幾個月、拖足幾個月,這就是所謂的「程序公義」了。

另外立法會拉布,元朗橫洲公屋4000個單位項目,一拖就是一年,也是程序公義。程序愈公義,樓價愈貴,上樓愈難。

未來的特首,應該是敢於反對那些鸚鵡學舌的「程序公義」口號,敢於和財團鬥法,真正去解決土地問題。

順帶一提,講到反對某個候選人的政見,就會被人話要挺另一個候選人。其實我認為選何人做特首,要先看條件,然後才看人選。我就相信候選人不止兩位,大家的眼光不必太狹隘。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賴清德「新兩國論」極度危險

2024年05月21日 18:50

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在5月20日就職,其就職演說充滿著台獨味道,完全體現他自稱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之性向。

第一,否定「蔡規賴隨」。賴清德雖然口頭上強調會延續上一任蔡英文的路線,但比較蔡英文的520就職演說和賴清德的演說,就會發現兩者有很大差別。蔡英文過去慣用比較中性的「兩岸」、「中國大陸」,但賴清德的演說都幾乎全部稱為「中國」,等於將大陸視為另一個國家,強調互不隸屬的概念。

蔡英文在就職演說中提到,會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作為處理兩岸關係原則。台灣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一條指「國家統一前,為確保台灣地區安全和民眾福祉,規範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之往來,並處理衍生之法律事件。」但賴清德就改稱為「中華民國憲政體制」,避談他視為災難的《中華民國憲法》,亦迴避可以緩衝兩岸敵對狀況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在在顯示他要脫離蔡英文比較隱晦的台獨路線。溫水煮蛙,由暗獨變明獨。

第二,提出「新兩國論」。賴清德在演說中指出「有主權才有國家,根據《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有中華民國國籍者為中華民國國民,由此可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賴清德強化台灣與大陸是一種所謂「國與國的關係」,淡化憲法一中,這是從理論上重新詮釋海峽兩岸關係,扭曲地稱為台灣擁有「主權」。

第三,確立台獨理念根源。在1949年國民黨政府敗走台灣後,台灣分裂國家的主張是堅持「中華民國在台灣」的理念,認為中華民國仍然存在,只不過暫時其治權只及台灣,但對整個中國都有主權。不過自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71年10月25日重返聯合國,成為國際承認的唯一一個中國代表之後,國民黨的分裂主張,已經喪失了實質意義。而民進黨就提出1991年提出「台獨黨綱」,認定《中華民國憲法》大而無當,要求採取重新制憲建國的激進手段。

雖然「台獨黨綱」在台灣社會難以達成共識,但是賴清德通篇演講,都在呼應民進黨的「台獨黨綱」理念。他在演說結語中提及,「1624年台灣從台南出發,站在『台南400』的歷史時刻, 台灣要更要展現自信,勇敢航向新世界,讓世界迎接台灣。」他提出台南400年的歷史,背後暗喻台獨史觀,弦外之音是指台灣是從台南出發,而不是從中國大陸出發,回應深綠的原教旨主義派的期許。

賴清德的通篇演說都是一個台獨宣言。在賴清德發言之後,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當日即發言狠批,指台灣地區領導人的講話頑固堅持台獨立場,釋放了謀獨挑釁、破壞台海和平穩定的危險信號,充分暴露了其「台獨工作者」的本性。

人民日報今天在第4版全版強調「一個中國原則、反對台獨」,並刊發署名鍾一平的文章,指「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在其5月20日的講話中大放厥詞,販賣『兩國論』、鼓吹『兩岸互不隸屬』,充斥著妄圖『倚外謀獨』、『以武謀獨』的險惡用心,再次暴露其『台獨』的頑固立場」。

而新華社亦發表時評指出,在「台獨」道路上,賴清德已超越李登輝、陳水扁、蔡英文,「『獨』性前所未有」。

可以這樣總結,賴清德發表的演說,是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的台獨宣言,提出的「新兩國論」,更為兩岸關係埋下了重大炸彈,為台灣帶來毀滅性的危機。不過,賴清德走的台獨路線,會受多個因素左右。

第一,大陸的無情打擊。就在5.20早上,國家商務部宣布參與對台灣地區軍售的幾家美國企業實施制裁的消息,當中點名一間名為凱普拉格斯公司,向去年被中國制裁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雷神導彈與防務兩間公司轉售中國貨物。這印證了美國軍火商也要購買中國零件的消息。國家警告所有美國人,誰支持台獨都沒有好下場。

第二,立法院的制約。民進黨丟失立法院的控制權,國民黨加上民眾黨擁有超過立法院的半數席位,早前提出擴大立法院權力的法案,就令到民進黨暴跳如雷,發動議員在議會上大打出手。但無論民進黨如何惡搞,都脫離不了失去立法院控制權的事實。賴清德想走台獨路線,將會受到立法院極大制肘。

第三,是美國的國情變化,美國今年11月進行總統選舉,特朗普有相當大的機會當選上台,特朗普會否利用台灣作為挑釁中國大陸的工具,深受外界注意。如果特朗普將台灣烏克蘭化,推台灣人上戰場,挑釁大陸,想流乾台灣人每一滴血的話,台灣將會極度危險。

總括而言,賴清德上台走的台獨路線,將會令兩岸關係進入一個極不穩定的狀態。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