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報章頭條主要報道三人提司法覆核一地兩檢,及袁國強回應本港土地誰屬的問題等。

《明報》

高鐵「一地兩檢」方案前日出爐,昨天分別有3 名市民就此提出司法覆核,要求法庭宣告高鐵西九龍站劃出「內地口岸區」,租予內地管轄的方案違反《基本法》。律政司司長袁國強昨表示,尊重市民行使司法覆核的權利,認為法律上有不同意見,可「以法論法」透過法律途徑處理,政府沒有計劃提請人大釋法。

香港大學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昨表示,政府日前公布的決定只是「建議安排」,當中具體內容仍有變數,亦未有正式生效的措施,因此,他相信現階段入稟提司法覆核或會被視為「過早」,申請人需先面對程序問題。另外,袁國強昨出席一個電台節目稱,本港境內土地全屬國家所有,形容國家才是「業主」,有權向「租客」租回其中一個房間。他重申本港有權向內地出租土地, 「看不到法律上有什麼問題」。

《經濟日報》

人口老化,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形容,10年後本港會遇上「高齡海嘯」,30年後85歲及以上人口是現時的4.2倍,40年後街上每20港人有一個患認知障礙,直言輸入外勞安老無可避免,但強調不可影響本地薪酬福利。安老事務委員會指安老業缺1至2成人手,有安老院舍贊成輸入外勞。工會指雖不完全拒絕輸入外勞,但絕不同意在安老業界輸入,擔心會影響本地勞工待遇。

《蘋果日報》

印尼一個智庫組織昨發表報告,警告本港的印傭在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影響下變得激進,更指本港現時有45名印傭在「激進邊緣」,隨時加入「伊斯蘭國」。不過,有香港的印尼組織反駁,尚未發現印傭有任何激進傾向,擔心該報告會標籤海外工作的印傭。警察公共關係科回覆稱,目前沒有具體情報顯示香港可能成為恐怖襲擊目標,本港受到恐襲的威脅程度仍維持中度水平。

《文匯報》

警方昨日公佈,今年上半年總罪案數字持續下跌,創38年來新低,但電騙個案及被騙金額卻不升反跌,半年間已涉款1.4億港元。踏入暑期後,日均電話騙案由2.4宗驟升至5.4宗。警方最近成立反詐騙協調中心 (ADCC),成立6天已凍結約80萬元已匯出被騙款。今年上半年,警方聯同內地警方共凍結700萬元匯出被騙款。

《星島日報》

繼五月批出中環美利道商業地王後,區內再有大型商業地王「出爐」,市建局昨突推出嘉咸街地盤,並於今日起招意向,由於區內商業地供應極為短缺,率先獲一眾財團表興趣參與競逐。業內人士預料,每方呎地價達三萬元,市場估值上限高達一百三十億元,挑戰市建局歷來最貴項目的「寶座」。

《明報》

行政會議成員、香港科技園公司董事局主席羅范椒芬接受《明報》訪問時表示,本港創科政策想法模糊,未能做到知己知彼,認為社會應對創科發展有危機感。她期望新政府能從中協調,探討電召車服務平台Uber 能否「和平共處」。林鄭月娥新班子上任後頻頻落區曝光,羅范椒芬認為其姿態已反映新政府施政突顯新風格。她稱讚林鄭月娥有心有力,不覺得對方「chur(性急)」。

《經濟日報》

港大一項研究指出,填海是為本港增闢新土地最有效、最快的方法,更提出研究填平船灣淡水湖,料可提供1,200公頃土地,興建30萬個650平方呎的住宅單位。有測量師表示,建議值得研究,但需解決基建和交通配套問題;環團則批評建議屬天方夜譚,忽略公眾基本生活所需。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客座教授林超英在社交網站發文,以「不可思議的地方、不可思議的時代、不可思議的『建議』」形容港大研究,批評研究欠缺造價資料。

資料來源:香港電台《晨早新聞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