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內地發現一艘古舊巡洋艦隻,是清代的「致遠號」,我們從沉船的細節,了解更多甲午戰爭歷史謎團以及糾正一些誤解。不能否定的是,當時海戰相當慘烈與悲壯。

致遠號水底殘骸。 (網上圖片)

致遠號水底殘骸。 (網上圖片)

有助解開「致遠號」沉沒謎團

更多相片
致遠號水底殘骸。 (網上圖片)

最近內地發現一艘古舊巡洋艦隻,是清代的「致遠號」,我們從沉船的細節,了解更多甲午戰爭歷史謎團以及糾正一些誤解。不能否定的是,當時海戰相當慘烈與悲壯。

網上圖片

有助解開「致遠號」沉沒謎團

網上圖片

誤解:致遠號並非打算撞向吉野號

《甲午風雲》電影截圖 (網上圖片)

《甲午風雲》電影截圖 (網上圖片)

左邊艦隻是致遠,右方的是松島。 (網上圖片)

大家看看下面一幅日本當時畫作,清楚看到「清艦致遠」以及「日艦松島」作戰一刻﹔再加上內地史學家、海軍研究會等等利用「兵棋推演」以及「考證史料」後,糾正過去一直的看法。

甲午海戰畫作 (網上圖片)

鄧世昌選擇衝向日本主力戰艦,歷史專家以往亦不敢想像,現實中他的犧牲比以往認為的更慘烈、更悲壯。

「致遠號」沉沒主因是甚麼?一直流傳有四種說法:

1. 鄧世昌率艦衝向日艦時,被日方魚雷打中沉沒。

2. 日本軍艦大口徑砲彈,命中了「致遠」舷側魚雷艙爆炸導致沉船。

3. 日本大口徑火砲擊穿,鍋爐被擊中,從而發生了大爆炸。

4. 艦內進水過多,海水漫進了鍋爐艙引起大爆炸所致。

學者早已不偏向認為屬於第一個原因,因為海戰中並無任何日艦向「致遠」發射魚雷的記載。自從找到「致遠號」殘骸,有助解開這個謎團-考古人員在水底發現一個直徑兩米的鍋爐蓋,位於距離艦體30米的地方,真正原因需要進一步發掘佐證,沉沒之謎有望揭開。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誤解:致遠號並非打算撞向吉野號

趁這個機會,亦讓後人了解更多致遠號歷史誤解。不少中華民族子女,都是透過1962年的電影《甲午風雲》中,記住鄧世昌試圖「撞沉吉野」的壯烈行動。但事實上,致遠號撞的不是「吉野」,應該是比「吉野」更厲害的日本聯合艦隊本隊 - 「松島」號。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甲午風雲》電影截圖 (網上圖片)

《甲午風雲》電影截圖 (網上圖片)

大家看看下面一幅日本當時畫作,清楚看到「清艦致遠」以及「日艦松島」作戰一刻﹔再加上內地史學家、海軍研究會等等利用「兵棋推演」以及「考證史料」後,糾正過去一直的看法。

左邊艦隻是致遠,右方的是松島。 (網上圖片)

左邊艦隻是致遠,右方的是松島。 (網上圖片)

鄧世昌選擇衝向日本主力戰艦,歷史專家以往亦不敢想像,現實中他的犧牲比以往認為的更慘烈、更悲壯。

甲午海戰畫作 (網上圖片)

甲午海戰畫作 (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