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中,能夠被人叫得出名的航海家,普遍都會說三寶太監鄭和。然而在殘存的史料中,仍有很多曾經為航海史做出貢獻、不應該被遺忘的航海之人,他們可能只是想發家致富的海商,亦可能是想稱霸一方的海盜。

由於古代航海技術有限,出來行船也有「三分險」。所以那些年來,海上貿易屬於高投入、高風險卻是高回報的行業,普通商戶根本無法承受巨大開支,所以基本上,航海業一直由政府主導。直至元朝時期出現「官本商辦」的海外貿易「官本船」制度,中國航海業才得以拆牆鬆綁。

更多相片
日本鐮倉時期 (相約於宋明時期) 繪畫的中國海船 (網上圖片)

中國歷史中,能夠被人叫得出名的航海家,普遍都會說三寶太監鄭和。然而在殘存的史料中,仍有很多曾經為航海史做出貢獻、不應該被遺忘的航海之人,他們可能只是想發家致富的海商,亦可能是想稱霸一方的海盜。

波斯海商畫(網上圖片)

據《元史·食貨二》記載:「官自具船給本,選人入番貿易諸貨,其所獲之息,以十分為率,官取七分,所易人得其三。」這種政策在當時算是非常先進,政府不僅出船還出錢,承擔主要經營風險,然後收取利潤的七成。

網上圖片

元帝國和周邊的四大汗國基本都是一家人,這一層關系使得元朝政府在對外交往上比較寬容。從現在的記錄來看,楊樞不僅承擔過運送外交使節的任務,自己也幫助政府做過很多外交的工作。

《抗倭圖卷》中倭寇洗村 (網上圖片)

航海最重要的是經驗的積累和總結,元代海商足跡遠及波斯灣、紅海和東部非洲,為明代鄭和下西洋做了一切航海技術上的準備。

荷蘭人海圖中,繪畫鄭芝龍在金門與廈門一帶的勢力範圍(網上圖片)

中國歷史上出過兩個最有勢力的海盜就是王直(又名汪直)和鄭芝龍。他們皆發跡於日本,曾經控制過大面積的海域,能夠與官兵抗衡,但他們最終都被政府誘騙招安然後殺害。

日本鐮倉時期 (相約於宋明時期) 繪畫的中國海船 (網上圖片)

日本鐮倉時期 (相約於宋明時期) 繪畫的中國海船 (網上圖片)

據《元史·食貨二》記載:「官自具船給本,選人入番貿易諸貨,其所獲之息,以十分為率,官取七分,所易人得其三。」這種政策在當時算是非常先進,政府不僅出船還出錢,承擔主要經營風險,然後收取利潤的七成。

宋元時期出現過所謂的「中國大航海時代」,證明當時有很多富可敵國的海商,為數不多且被歷史記錄的海商家族「楊氏三代」就是其中之一。《元史》載,第三代楊樞,19歲便成為了「官本船」代理人,前往波斯灣一帶貿易,當時波斯屬於伊兒汗國範圍。楊樞船隊,甚型協助護送元帝國的王妃以及伊兒汗國的特派使節,責任重大。

波斯海商畫(網上圖片)

波斯海商畫(網上圖片)

元帝國和周邊的四大汗國基本都是一家人,這一層關系使得元朝政府在對外交往上比較寬容。從現在的記錄來看,楊樞不僅承擔過運送外交使節的任務,自己也幫助政府做過很多外交的工作。

元代文學家黃溍曾為楊樞寫過一篇墓志銘,全文收入《四庫全書》,這令後世得以了解到楊樞和他的家族。可惜這篇墓志銘中主要記載的仍是他和政府的親密關系,並非他的航海事業。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航海最重要的是經驗的積累和總結,元代海商足跡遠及波斯灣、紅海和東部非洲,為明代鄭和下西洋做了一切航海技術上的準備。

以鄭和的航海史為分界線,之前的航海家主要是海商,而之後的則是「海盜」,導致這些後來航海家成為「海盜」的,正是明朝的海禁政策。

朱元璋相當「熱愛」海禁,在位期間每兩三年就要重申一次海禁政策。此後600年,中國只是在海禁和有限開禁的政策間徘徊,而海禁最嚴格的時候,亦是「海盜」最猖狂之時。

《抗倭圖卷》中倭寇洗村 (網上圖片)

《抗倭圖卷》中倭寇洗村 (網上圖片)

中國歷史上出過兩個最有勢力的海盜就是王直(又名汪直)和鄭芝龍。他們皆發跡於日本,曾經控制過大面積的海域,能夠與官兵抗衡,但他們最終都被政府誘騙招安然後殺害。

 

明朝海盜活動的規模完全不亞於李自成、張獻忠等領導的農民起義,海盜勢力之所以這麼大,除了海禁這個原因,還因為同一時期西方地理大發現時代才處於萌芽階段。

明朝末年,鄭芝龍海盜集團力量強大,遠洋而來的荷蘭船隻一旦在中國海露面,就會被鄭芝龍船隊截獲。1633年鄭芝龍更在福建沿海金門海戰擊潰荷軍艦隊,從此控制海路,並收取各國商船泊靠費用,鄭芝龍也因此富可敵國,成為中國海上霸主。鄭芝龍龐大船隊和強橫態度,使荷蘭東印度公司營運不寧,荷蘭人數度聯合其他勢力圍剿鄭芝龍,但鄭芝龍的勢力仍在不斷擴張,與荷蘭人交戰從無敗績。

荷蘭人海圖中,繪畫鄭芝龍在金門與廈門一帶的勢力範圍(網上圖片)

荷蘭人海圖中,繪畫鄭芝龍在金門與廈門一帶的勢力範圍(網上圖片)

而在鄭芝龍被清政府殺頭那一年,他的兒子鄭成功僅僅依靠繼承父親的海軍力量,擊敗荷蘭殖民者,收復台灣。但在這之後,隨著西方海上實力的迅速崛起和中國更嚴苛的海禁政策,中國人的航海歷史幾乎就此被湮沒,隨後1840年,英國人的堅船利炮就攻破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