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中國歷史,很多東西都不解,為甚麼史學家,會將來漢朝分為「西漢」和「東漢」?因為兩漢中間存在著王莾篡位的新朝,按照這個邏輯,武則天將唐的國號改為周,但史學家並沒有將唐代分為「西唐」和「東唐」。

武則天畫像 (網上圖片)

武則天畫像 (網上圖片)

事實上,「後唐」這個朝代是有的,就是唐末時期沙陀李克用建立的王朝,五代十亦國也有「南唐」,被北宋滅掉的那個。但與李氏建立的那個唐朝沒有關係。

在當時,漢朝和宋朝等等都只稱漢和宋,史學家為區分不同的歷史時期,就加上西、東、北、南等。漢代先後分「西漢」及「東漢」,是因為早先劉邦建立漢朝,首都在長安;後來劉邦建立的漢朝被王莽所篡,其後劉邦的後裔劉秀重新建立國家,為了表示正統身份,國號也是漢,而首都就在洛陽,史學家為了區分劉邦的漢朝以及劉秀的漢朝,就根據兩個王朝首都的方位來加上區別的字,因為長安在洛陽的西面,故劉邦的漢朝就叫西漢,劉秀的漢朝就叫東漢。其實三國時期諸葛亮的《出師表:「此先漢所以興隆也...此後漢所以傾頹也」也以先後區分漢代。

史學家也以類似的情況區分不同時期的政權,當未失去北方土地時,首都開封在南宋首都杭州的北面,所以史學家就加多個北字,所以就有所謂南宋及北宋。而五代十國及五胡十六國時期,就有許多國家都有個後字:後趙、後燕、後蜀等,史學家為了將它們與戰國時期的燕,趙等國而加以區分。

按照以上的條件及邏輯,後世會發現唐朝並沒有刻意區分。公元683年,唐高宗駕崩,武則天臨朝稱制,成為實際上最高統治者,到了公元690年,武則天改國號為周,正式稱帝,統治了中國二十三年。情況似乎與王莽篡漢差不多,為什麼沒將武則天前後的唐代區分為「前後」或「東西」?大概因為有個本質上的分別:武則天當初廢掉中宗李顯,最終武則天被勸重立李顯為太子,最終李顯重新登位,我們稱之為「重祚」,指原本已退位或被篡位的君主,再次即位,原則上是「正統」,大概因為這樣,後世史學家就沒有區分了。

武則天與高宗李治 (網上圖片)

武則天與高宗李治 (網上圖片)




趣味史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