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歷史長河】英使來華看出的盛世假象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英使來華看出的盛世假象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英使來華看出的盛世假象

2016年07月28日 00:15 最後更新:05月02日 13:56

對於乾隆帝的認識,可能是塑造「盛世」的一代明君,治績非常厲害。從數據上看,當時中國經濟總量佔世界30%,以製造業產量,是當時英國的八倍,俄國的六倍,日本的九倍。軍事實力方面,乾隆統一新疆後,滿清疆域達到1453萬平方公里。至於人口方面,乾隆繼位時1.4億,退位時達2.9億。即是乾隆在位期間,令中國人口翻了一倍,佔當時世界上人口的30%,是古代統治成績最有力的證明。不過,也有歷史愛好者認為,乾隆是由盛轉衰的推手。

乾隆戎裝騎馬圖 (網上圖片)

乾隆戎裝騎馬圖 (網上圖片)

自詡為天朝大國的中國,在明中葉後遇上西方大航海時代,在東來冒險、行商的西方人越來越多時,也需要宏觀一點來看乾隆盛世。與西方比較下,乾隆所處的18世紀,盛世變得暗淡無光。

更多相片
乾隆戎裝騎馬圖 (網上圖片)

對於乾隆帝的認識,可能是塑造「盛世」的一代明君,治績非常厲害。從數據上看,當時中國經濟總量佔世界30%,以製造業產量,是當時英國的八倍,俄國的六倍,日本的九倍。軍事實力方面,乾隆統一新疆後,滿清疆域達到1453萬平方公里。至於人口方面,乾隆繼位時1.4億,退位時達2.9億。即是乾隆在位期間,令中國人口翻了一倍,佔當時世界上人口的30%,是古代統治成績最有力的證明。不過,也有歷史愛好者認為,乾隆是由盛轉衰的推手。

馬戛爾尼畫像 (網上圖片)

自詡為天朝大國的中國,在明中葉後遇上西方大航海時代,在東來冒險、行商的西方人越來越多時,也需要宏觀一點來看乾隆盛世。與西方比較下,乾隆所處的18世紀,盛世變得暗淡無光。

隨團畫家威廉亞歷山大訪華時所繪的北京城平澤門 (網上圖片)

回憶錄所指,使團普遍對中國的印象都很窮。乾隆自大,對來華為他慶生的使團非常重視,囑咐各地官員好好招待,當使團到天津靠岸,官員馬上大量補給,活豬牛活雞鴨,皆由各縣徵集。牠們長途跋涉碰撞,送上英船時已有幾隻豬及雞死了。西洋人不吃死物,就將死了變味了的豬雞扔落海,這時,使團發現不少來看熱鬧的中國人當中,有好幾十人不顧生死游到船邊搶。英國人一下子明白,指中國人生活水平很低。

隨團畫家威廉亞歷山大所繪的天津炮台 (網上圖片)

而貧窮不僅體現在經濟上,政治上也是。這理英國使團了解到,中國政治統治上確實井井有條。來華後沿路都發現,社會秩序,治安非常好。英國為乾隆帶來了工業製品等禮物,經過中國人反複拆裝、搬運及組裝等,竟沒有一件破損,體現到中國政治效率世界第一。

隨團畫家威廉亞歷山大所繪的中國軍人 (網上圖片)

英使節未來華時,歐洲普遍指中國人道德水平普遍很高,甚至農民和僕人間交談也比歐洲貴族更彬彬有禮。但現實就相反,中國人彼此間其實很冷漠。因為當使團沿內河船去北京時,大量民眾擠上其他小船看熱鬧,結果有一小船人太多翻了,幾十人掉落河。英國人十分驚訝,因為只有載有英國人的船停下救人,周圍坐船的人只是「食花生」,眼白白著幾個人淹死。

乾隆所處時期,英國正值工業革命,令西方世界產生大變:工業發展迅速,出口增長驚人,不得不向他國打開銷路。所以,英國決定向中國派出700多人龐大使節團,試圖與中國建立一個平等外交關係。於是,英國特使喬治·馬戛爾尼就趁乾隆八十大壽時訪華。

其實,由明朝到乾隆時代,歐洲興起了一股中國熱。當時,歐洲很多傳教士來華,亦向西方社會傳遞了很多中國信息,例如:大一統的穩定疆域、治理井井有條的國度等等,與當時歐洲小國林立、戰亂不休的狀態形成很大的對比。歐洲知識分子當時相當崇拜中國,在西方人的幻想中,當時中國按儒家思想修身治家齊國。所以,馬戛爾尼也能順道探過究竟,最終一行人寫了一些回憶錄,揭示乾隆盛世下多項致命缺陷。

馬戛爾尼畫像 (網上圖片)

馬戛爾尼畫像 (網上圖片)

回憶錄所指,使團普遍對中國的印象都很窮。乾隆自大,對來華為他慶生的使團非常重視,囑咐各地官員好好招待,當使團到天津靠岸,官員馬上大量補給,活豬牛活雞鴨,皆由各縣徵集。牠們長途跋涉碰撞,送上英船時已有幾隻豬及雞死了。西洋人不吃死物,就將死了變味了的豬雞扔落海,這時,使團發現不少來看熱鬧的中國人當中,有好幾十人不顧生死游到船邊搶。英國人一下子明白,指中國人生活水平很低。

使團到了天津,換上中國船沿白河北上北京,他們注意到運河兩岸的民居看上去很破舊,不如英國小鎮樓房那樣整潔堅固。所以,英國人對乾隆盛世的第一個印象就是,百姓生活非常窮。但很奇怪的是,乾隆是「盛世」,為什麼會窮?其實乾隆確實創了歷史記錄,當中就是糧食畝產量是歷史第一,但是乾隆朝人口多了一倍,計落計落,當朝人均糧食佔有量卻是中國歷代最低。

隨團畫家威廉亞歷山大訪華時所繪的北京城平澤門 (網上圖片)

隨團畫家威廉亞歷山大訪華時所繪的北京城平澤門 (網上圖片)


而貧窮不僅體現在經濟上,政治上也是。這理英國使團了解到,中國政治統治上確實井井有條。來華後沿路都發現,社會秩序,治安非常好。英國為乾隆帶來了工業製品等禮物,經過中國人反複拆裝、搬運及組裝等,竟沒有一件破損,體現到中國政治效率世界第一。

不過,英國人回憶錄憶述到天津前,誤打誤撞航行到浙江定海,需當地官員為英使團找領航員。由於乾隆向各路官員下了旨,一發現英國使臣就要滿足他們要求,所以定海總兵不怠慢找領航員。按照英人想法,官員應高價懸賞那些領航員,但最終總兵派人捉了一些航過海的人,沒有酬勞下逼他們領航,否則挨板。英國人就指總兵專斷、不公正及暴虐。反映中國朝廷法制不美妙。

隨團畫家威廉亞歷山大所繪的天津炮台 (網上圖片)

隨團畫家威廉亞歷山大所繪的天津炮台 (網上圖片)

英使節未來華時,歐洲普遍指中國人道德水平普遍很高,甚至農民和僕人間交談也比歐洲貴族更彬彬有禮。但現實就相反,中國人彼此間其實很冷漠。因為當使團沿內河船去北京時,大量民眾擠上其他小船看熱鬧,結果有一小船人太多翻了,幾十人掉落河。英國人十分驚訝,因為只有載有英國人的船停下救人,周圍坐船的人只是「食花生」,眼白白著幾個人淹死。


英國人還注意到一個現象,就是中國百姓在沒有官員的場合之下是很活潑自然,一旦官員出現,老百姓馬上呆若木雞,神情呆滯。長時間觀察後,英國人得出結論,指清政府經長時間高壓統治,馴服了民族,按王朝需要塑造了民族性。所以,乾隆朝是盛世,只從我們自己看來,但從世界眼光來看就不然。

隨團畫家威廉亞歷山大所繪的中國軍人 (網上圖片)

隨團畫家威廉亞歷山大所繪的中國軍人 (網上圖片)

馬戛爾尼訪華,對中國實力有了準確估計,告訴歐洲人中國龐大但不堪一擊。除了以上種種,使團也同時看到當時中國軍隊,精神面貌很差,大量使用冷兵器,熱兵器技術也落後了歐洲100年,馬戛爾尼稱,只需幾艘戰艦就可摧毀整個中華帝國。

使團來華前,英國人從來沒想到要說侵略中國,但是他們回英後,英國就開始磨著,日後若果以外交手法打不開中國大門,就要動武。歷史也告訴我們,乾隆死後40年,大清就與英國爆發鴉片(貿易)戰爭,從此王朝一蹶不振。

往下看更多文章

風暴伊莎襲英 數萬人無電力供應蘇格蘭列車服務暫停

2024年01月22日 10:55 最後更新:15:18

風暴伊莎吹襲英國,數萬人無電力供應,其中北愛爾蘭有4萬5千人斷電。

AP圖片

AP圖片

當局發出警告,伊莎將帶來時速高達159公里的陣風和大雨。

英格蘭西北部的塞拉菲爾德核電廠暫停營運。

蘇格蘭的列車服務暫停,英格蘭大部份地區的服務亦被取消。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而在愛爾蘭首都都柏林,機場取消過百個航班。愛爾蘭氣象局對國內大部分地區,發布強風可能顯著影響生命財產和活動的橙色警報,西部和西北部地區則發布更嚴重的紅色警報。

在荷蘭阿姆斯特丹一個機場,130個的航班受影響。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