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日本為何寧花700億處理「負面信息」 也不願花349億安全處理核污水 ?

博客文章

日本為何寧花700億處理「負面信息」 也不願花349億安全處理核污水 ?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日本為何寧花700億處理「負面信息」 也不願花349億安全處理核污水 ?

2023年08月25日 12:03 最後更新:12:18

不顧強烈反對,日本正式啟動核污染水排海,更被爆寧花700億搞公關, 也不願花349億安全處理核污水。

據日本廣播協會(NHK)24日報道,針對社交媒體和其他平台上有關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的所謂「虛假信息」,日本外務省制定了加強性應對與傳播政策,該計劃金額約700億日元(約合37.6億港元)。

更多相片

福島第一核電站處理核廢水情況,圖片攝於8月24日。AP圖片

福島第一核電站處理核廢水情況,圖片攝於8月24日。AP圖片

岸田文雄在24日的記者會上。

岸田文雄在24日的記者會上。

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2020年2月發布的核污染水處理報告,這筆「公關預算」幾乎是當前實際採取的核污染水排海預算(34億日元)的20倍,蒸汽排放預算(349億日元)的2倍。日本政府寧願花大錢公關,也不願採用危害更小的核污染水處理方案。

輿論各界堅決反對日本政府的排污入海計劃,一大原因是處置核污染水並不是沒有其他的辦法,而且其他辦法可能更有效,更能減少污染。此前,日本政府曾提出5種方案,排入海裏(預算34億日元)、變成水蒸氣排入大氣(349億日元)、沿著地下管道排入地底深處(180億日元)、電解處理(1000億日元)、固態化埋入地底(2431億日元),排海方案成本最低。

其中,將核污染水變成水蒸氣排入大氣,是日本政府認為除排海外比較合理的另一種方案,但成本較高。其原理是利用蒸發裝置將核污染水中的水分蒸發成水蒸氣,而放射性物質則留在水中。然後將水蒸氣排入大氣,而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濃縮液則儲存在儲罐中。這種方案可以減少核廢水的總量,但也會增加儲存濃縮液的難度和風險。總體上說,蒸發排入大氣的方案污染比排海方案要小得多。

為了壓制核污染水排海的負面新聞,日本政府居然願意花700億日元,卻不願拿出一半的錢去採用蒸發方案去妥善處置核污染水。現在世界各國都在激烈地質疑、抗議和譴責,難道日本政府真以為花700億能夠平息全球輿論嗎?

「要理解日本人的這種做法,關鍵在於要看錢是誰出的,以及錢用在什麼地方。」復旦大學網絡空間國際治理研究基地主任沈逸教授對內媒指出,「處置核污染水是要東電公司出錢,這是私人的錢;而輿論公關費是從國家預算內開支,是公家的錢。」

福島第一核電站處理核廢水情況,圖片攝於8月24日。AP圖片

福島第一核電站處理核廢水情況,圖片攝於8月24日。AP圖片

那麼,為什麼不能國家出錢來幫東電處置核污染水呢?「東電公司所處的財團是日本政經界的一個大利益集團,他們的競爭對手則是另幾個利益集團。如果用國家財政為東電『擦屁股』,相當於用大家的錢為一家利益集團服務,必然會遭到其它利益集團的反對。」沈逸說。

為什麼公關費就可以走國家財政,豪擲700億日元呢?對此沈逸認為:「從明面上說,是為了維護日本的國際形像;從實際上來講,搞『輿論公關』不需要像處置核污染水那麼購買和維護設備、支付人工,裡面可以上下其手的空間就很大了,很可能各家利益集團都有份。」

至於外務省這個「加強性應對與傳播政策」具體怎麼做,沈逸認為,日本政府會採取類似於煙草公司的狡辯邏輯:「誰都知道吸煙有害健康,但是吸煙導致肺癌總是在十幾年乃至幾十年以後才發生的,而且肺癌的致病原因往往是多樣性的,有些因果關係不太說得清。所以煙草公司就咬死一句話:你證明給我看就是因為抽煙讓你得了肺癌……」

沈逸強調,核污染水排海造成的後果也有很強的滯後性,等到在世界各地造成嚴重後果,可能是十幾二十年以後的事了,屆時如今在台前的日本政客早已走人了。「我死以後哪管洪水滔天」,很可能就是這些日本政客對這件事所抱持的心態。

日本民眾已多次舉行反對核污染水排海的遊行示威活動。日本全國漁業協同組合聯合會等漁業組織多次重申反對立場,福島縣生活協同組合聯合會等組織先後向日本經濟產業省和東京電力公司提交了超過25萬人的反對簽名。據共同社發布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88.1%的受訪者認為核污染水排海會導致產地形像受損。漁業和餐飲業也是日本國內不小的產業,核污染水排海必然會重創日本的這些產業。岸田的自民黨政府這麼一意孤行,難道不怕國內反對者不給他們投票嗎?

沈逸表示,日本不同於通常理解的西式民主國家,他們的政壇是被幾大家族化的財團所壟斷的。還有關鍵的一點是美國的支持。只要美國在他們背後撐腰,普通漁民根本奈何不了他們。

在日本執意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工作後,中方隨即宣布全面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港澳特區也自24日起禁止源自東京、福島等10(都)縣的水產品進口。日本首相岸田文雄24日宣稱,他反對中方採取的管制政策,已通過外交渠道要求中方立即撤銷相關措施。

岸田文雄在24日的記者會上。

岸田文雄在24日的記者會上。

中國駐日本大使吳江浩24日就日方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向日本外務事務次官岡野正敬提出嚴正抗議。吳江浩表示,日方在未充分論證現有排海技術的長期安全性和可靠性、未取得各利益攸關方廣泛諒解、未建立完備的國際監督和追責賠償機制的情況下,執意強行啟動排海,蘊含巨大風險隱患和不可預測危害。

吳江浩強調,中國政府宣布全面暫停進口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是理所當然的,也是完全必要的。造成這一局面的責任完全在日方,日方應該反躬自省。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伊朗政壇巨震 總統與外長空難喪生 將如何影響政局?

2024年05月20日 15:15 最後更新:15:21

總統與外長空難喪生,伊朗未來之路何去何從?

據伊通社、《德黑蘭時報》等伊朗媒體當地時間5月19日報道,受大霧天氣影響,伊朗總統萊希當天乘坐的直升機發生「硬著陸事故」,因通行困難和天氣條件惡劣,搜救行動面臨挑戰。據央視新聞綜合邁赫爾通訊社及路透社20日最新消息,伊朗總統萊希及伊朗外長阿卜杜拉希揚在19日的直升機事故中罹難。

直升機事故現場。伊朗塔斯尼姆通訊社

直升機事故現場。伊朗塔斯尼姆通訊社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稍早前安撫伊朗民眾「無需擔心」,他表示,國家和政府的工作不會受到影響。

事故現場附近的救援車。AP圖片

事故現場附近的救援車。AP圖片

墜機事故已經引發全世界輿論的關注。事故發生前,伊朗和美國的關係就已經瀕臨衝突的邊緣。萊西等人遇難的消息以及飛機事故的原因,將會嚴重影響伊朗後續的國內政治局勢以及中東局勢發展,也可能會影響未來伊朗與美國是否能夠摸索出走出正在發生的多場危機。

伊朗總統萊希。AP圖片

伊朗總統萊希。AP圖片

伊朗外長阿卜杜拉希揚。AP圖片

伊朗外長阿卜杜拉希揚。AP圖片

觀察伊朗政治體制,會發現許多複雜而不同尋常之處,終身任職制的最高領袖和民選產生的總統,從不同角度上來說都是「國家元首」,但兩者意義卻完全不同。

機上官員(左起):東阿塞拜疆省長馬利克·拉赫馬蒂、東阿塞拜疆省星期五祈禱伊瑪目穆罕默德·阿里·阿勒·哈希姆、萊希、阿卜杜拉希揚 /伊朗Press TV

機上官員(左起):東阿塞拜疆省長馬利克·拉赫馬蒂、東阿塞拜疆省星期五祈禱伊瑪目穆罕默德·阿里·阿勒·哈希姆、萊希、阿卜杜拉希揚 /伊朗Press TV

據《觀察者網》,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韓建偉副教授表示,伊朗是伊斯蘭宗教學者治國體制(波斯音譯為法基赫制度),其最主要的特徵就是政教合一,由足夠學識與威望的宗教學者出任最高領袖,在伊朗國家中享有最高的權力與地位。相對於宗教機構與勢力,民選機構明顯處於弱勢地位。總統被視為伊朗第二號政治人物,實際上並不能掌握伊朗內政外交的決策權,其權力受制於最高領袖。

萊希被外界普遍視為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可能的接班人,韓建偉認為,這種猜測有一定的準確性,除了有哈梅內伊也是從總統成為最高領袖的先例可循,萊希自擔任總統以來,與哈梅內伊、伊斯蘭革命衛隊之間的關係總體上比較和諧,並無意見不一,作為強硬保守派代表人物,萊希是深得哈梅內伊信任與器重的。

正因如此,《經濟學人》在5月19日的一篇分析報道中指出,儘管萊希只是「二號人物」,但他不幸遇難仍將動搖伊朗政壇根基。除了需要在短時間內迅速尋找一位新總統、在當前紛亂複雜的中東形勢下對抗美以等國之外,還需要防止經濟再度下滑以及國內觸發內鬥而陷入混亂的可能性。

報道還假設性地認為,雖然一些伊朗人已開始懷疑以色列人,且以色列過去有許多暗殺伊朗人士的「不良紀錄」,但還從未暗殺過一國的國家元首,因為這樣的舉動是「明確的戰爭行為」,勢必引發伊朗激烈反應,倘若果真如此,那將是「愚蠢之舉」。

伊朗政體有哪些特點?

《觀察者網》專欄作家、西北大學以色列研究中心主任王晉指出,伊朗政權實行政教合一體制,其有三大特徵:
一是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等全面伊斯蘭化,「神權高於民權」,立法權只屬於真主;
二是實行「毛拉治國」,憲法明確規定「教士依據古蘭經和真主的傳統發揮永恆的領導作用」。國家最高領袖由「公正的、虔誠的、明於時勢的、勇敢的、有組織能力、有遠見的、為大多數人民承認並接受為領袖的教士」擔任;
三是推行「伊斯蘭民主制」,既實行普選制(中央和地方議會、總統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和三權分離,又設立了許多非完全選舉產生的機構,如司法總監(司法機構領導人,由領袖直接任命)、憲法監護委員會(簡稱「憲監會」,負責審查和監督總統、議會以及專家會議等選舉、議會通過的法案是否符合憲法。共12名成員,其中一半為教士,另一半由領袖任命)、確定國家利益委員會(負責解決議會和憲法監護委員會之間的分歧,主席由領袖任命)等。
這些機構權力凌駕於世俗機構之上,屬於「超政府力量」。在這一體制中,領袖居於核心地位,是伊朗伊斯蘭政權的象徵。

伊朗最高領袖,又稱伊斯蘭革命領袖、伊朗最高精神領袖,是伊朗實際上的國家元首和軍事統帥。作為奉行神權政治的伊朗領導人,根據伊朗憲法,最高領袖是伊朗在宗教上及政治上的最高領導人及伊朗軍事力量的最高統帥,地位和權力凌駕於直接選舉產生的伊朗總統,並終生任職。

伊朗最高領袖由一個88名伊斯蘭教神職人員組成的「專家委員會」按照憲法選舉、監督乃至罷免,其候選人資格則由現任伊朗最高領袖任命的「憲法監護委員會」予以審查。

伊朗的「專家委員會」由全民選出,如果最高領袖逝世或者無法行使職權,那麼「專家委員會」將會選出新一任的最高精神領袖。表面上看,這是個監督最高領袖的監察機構,但是「憲法監護委員會」有權審查「專家委員會」候選人資格,因此最高領袖完全可以通過「憲法監護委員會」,來左右該委員會的人員構成。「專家委員會」每年舉行一次年會,由於伊朗獨特的「教法家監國」體制,最高領袖在伊朗國內統領政治、經濟、社會和軍事方面的最高權威,因此「專家委員會」無疑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美國公共電視網(PBS)指出,根據伊朗憲法,最高領袖負責划定和監督「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的總體政策」,這意味著他確定了伊朗內外政策的基調和方向。最高領袖也是武裝部隊的總司令,並控制伊朗的情報和安全行動,只有他才能宣佈戰爭或和平。同時,他還有權任命和解雇司法部門的領導人、國家廣播電視網絡負責人以及伊斯蘭革命衛隊的最高指揮官。

半島電視台曾在一篇介紹伊朗複雜政治體系的文章中這樣總結歸納稱,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在伊朗,最高領袖這一職位擁有「最終的權力」。

伊朗總統是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的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一般也被視為伊朗政策的實際決策者,但任職終身的伊朗最高領袖在伊朗國內乃至整個伊斯蘭什葉派世界有著更高的地位和更強的號召力,伊朗總統實際上只是伊朗政治生活中的第二號人物,其地位在國家最高宗教領袖之下。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韓建偉副教授也指出,伊朗是存在民選機構的,如總統、議會都是由民眾選舉產生的。相對於宗教機構與勢力,民選機構明顯處於弱勢地位。總統被視為伊朗第二號政治人物,實際上並不能掌握伊朗內政外交的決策權,其權力受制於最高領袖。

半島電視台介紹稱,伊朗最高領袖直接控制著大部分外交和國內政策,以及武裝部隊和司法機構,而伊朗總統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制定國家的經濟議程。

根據伊朗憲法,總統候選人需要得到「憲法監護委員會」的批准,而在選舉結束之後,總統也需要由最高領袖任命,只有得到領袖的委任函,當選總統方能正式宣誓就職。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AP圖片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AP圖片

現任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在1981年至1989年曾擔任伊朗總統,1989年6月,伊朗「專家委員會」委任他繼承已故的霍梅尼為伊朗最高領袖。此二人,也是自1979年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成立以來僅有的兩位擔任最高領袖的人。

哈梅內伊,也被形容為三位對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另外兩位則是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創始人霍梅尼和上世紀90年代的總統拉夫桑賈尼。

現任伊朗總統萊希於1960年出生在伊朗什葉派穆斯林聖城馬什哈德的一個宗教家庭,5歲時失去了父親,但追隨父親的腳步成為一名神職人員。萊希還是聖城庫姆宗教神學院的一名年輕學生時,參加了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中反西方的抗議活動。

在神學院畢業後,萊希投身司法界,被認為在1988年伊朗全國性抗議活動中參與處決大批反政府抗議人士。作為宗教學者和哈梅內伊門生,萊西在司法界地位不斷攀升:2004年擔任伊朗司法部副負責人,2014年被任命為檢察長,2019年被任命為伊朗司法部長,並在不久後參與投票選舉伊朗最高領袖。

在2021年大選中打敗其他候選人成為伊朗第八任總統後,萊希一直在國際和國內議題上與哈梅內伊保持一致立場,對伊朗核問題、反對西方和以色列問題、中東戰略等問題持強硬態度。

韓建偉說,現任伊朗總統萊希跟以往總統最大的差異在於,萊希被外界普遍視為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可能的接班人。現任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也有擔任總統的履歷,然後從總統成為最高領袖,因此萊希成為最高領袖是有先例可循的。

2021年伊朗總統大選,當時萊希面臨的主要競爭對手都被最高領袖下屬的「憲法監護委員會」提前排除了競選資格,萊希因此才順利當選。萊希當選後,伊朗總統與最高領袖、伊斯蘭革命衛隊之間的關係總體上比較和諧,沒有出現像前任總統那樣跟最高領袖意見不一致的情況。這也證明,萊希作為強硬保守派代表人物,是深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信任與器重的,外界的猜測大概率是正確的。

《經濟學人》當地時間5月19日發文稱,「不出所料的是,一些伊朗人也懷疑以色列是否在此次事件背後有所出現」。文章稱,上個月,以色列在敘利亞大馬士革暗殺了一名伊朗將領,而伊朗則向以色列發射了300多枚導彈和無人機作為報復。

伊朗和以色列,這兩個中東地區的長期宿敵不斷發生衝突,以色列間諜機構摩薩德一直有著暗殺敵人的「悠久歷史」,且曾殺害過核科學家在內的伊朗人士,確實「有跡可循」。然而,以色列從來沒有暗殺過一國的國家元首,這是一種「明確的戰爭行為」,勢必會引發伊朗的激烈反應。

《經濟學人》認為,以色列若冒著此等後果暗殺萊希是「愚蠢的」,並聲稱,萊希是一位「極不受歡迎的政治人物」,實際上在伊朗許多最重要的政策決定中並沒有最終發言權。

但報道也強調,雖然萊希在許多方面是從屬於最高領袖、有名無實的領導人,但如果他不幸遇難,仍然會震動伊朗政壇。

首先,這將迫使伊朗在一個困難時刻迅速找到一位新總統;其次,在如今中東爆發地區戰爭之際,伊朗的對手,包括美國、以色列甚至沙特阿拉伯,都在考慮加強彼此之間的安全聯繫,以對抗伊朗。最後,在美國加大對伊朗的進一步制裁之際,伊朗經濟將再遭打擊,而萊希此時若遭遇不幸,伊朗國內也存在著若隱若現的鬥爭可能性,局勢恐將陷入混亂。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