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AI以「大數據」工程的成效而取得優勢,俄羅斯專家最新分析,美國在其他領域即使領先,也攔阻不了中國的科技超越。

AP圖片

AP圖片

2018年,微軟創辦人蓋茲向CNN表示︰「中國AI發展迅速,但中國不能在AI超越美國,中國始終是第二名。」曾任職微軟、蘋果、Google高層的AI專家李開復馬上反駁︰「中國AI 2020年可望超過美國。」到了2020年,有人出來見證——美國國防部前首席軟件官(Chief Software Officer)夏蘭(Nicolas Chaillan)接受《金融時報》訪問時,直指美國AI已輸給中國。——對中國AI優勢更加了解的是Google前主席施密特,2017年到中國考察,他率先提出︰「我預計,美國在2025年將再難以維持AI技術方面的領先地位,被中國反超前。」他卸任Google職務出任國防務部顧問,馬上向政府提出「不能讓中國AI領先美國——U.S. must do 'whatever it takes' to beat China on AI——美國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擊敗中國」的主張。

施密特找出中國最大的弱點是半導體技術,為了確保美國與中國在AI領域拉開至少兩代之外,他建議在芯片方面制裁中國,結果,施密特可能既失望又尷尬,中國不受芯片落後所束縛,AI發展關鍵原來在於大數據應用。

莫斯科國立國際關係大學最新分析報告《中國大數據戰略:治理改革、創新與全球競爭》,作者是莫斯科國立國際關係學院高級研究員杰尼索夫,他指出中國正在有序地走進「數據意識型態」的成熟方向,「也就是說,圍繞把數據用於經濟目的、公共管理目的,出現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和實踐。」

外行人大概不明白「數據意識形態」是什麼,中國工程院院士、阿里雲始創人王堅在他的2018年出版《在綫》指出,「大數據」不是「數據」,世界最大的數據庫與互聯網應用一點關係都沒有,例如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的大型強子對撞機,每秒生產1PB(相等於2^50字節)的分析數據,全年要用4.5萬個儲存器儲存約35PB的數據,可是這麼「大」的數據,由於沒有通過「在綫」的應用,再「大」也沒有作用。

為什麼數據在綫才有價值,否則永遠是「樣本材料」?舉個例,學生到食堂吃飯買票,與刷餐卡就餐的意義完全不一樣,飯票只能知道學生用了多少錢的票,可是餐卡產生「數據」紀錄學吃過什麼,幾時就餐,於是食堂便知道學生們的最愛與不愛的選擇,食堂的高峰時間在哪,有那幾個「富二代」學生從不到食堂等等,如是者,便可供分析及建立模型以改進經營及校風管理。

中國有最多場景和應用,加上政府主導大數據戰略布局,在綫成為生活、工作、交易、服務的日常,社會對於數字化應用普及率冠於全球,用得多數據多,人工智能受惠這龐大的數據,於是變得更「聰明」更「精準」。大家平日北上消費消費購物交通,大概都感受到這份「數據意識型態」。

自2012年以來,國家相繼出合系列政策支援,企業也配合開展大數據在教育、健康、扶貧、旅遊,以及公共安全等民生領域,並取得很大成效,更重要凡是回饋到AI技術領域,推動科技進步。人工智能不是硬件、芯片說了算,最核心是能轉化成為人民的資產,矽谷的蓋茲、施密特,想必不能明白。




黃秉華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