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2023年最後一個月,香港市民的日常生活可謂已走出疫情陰霾,當中,最至關重要的是可與中國內地及海外其他地區恢復通關。回想今年初,港人普遍對成功通關後的經濟前景抱樂觀態度,惟至目前看來,經濟復元的情況與預期有落差,而部分港人的消費模式轉變更是大家所始料不及。

在開關初期,為紓解疫情的鬱悶,市民出現報復式外遊的舉動絕對合理。面對內地各種的措施及宣傳推廣去配合,成功吸引港人北上旅遊及消費,尤其是大灣區一帶因交通便利,僅需1小時左右的時間,港人已可享受「平靚正」的消閒購物體驗,在一傳十、十傳百的威力下,港人北上消費迅即成為熱門的社會話題。無論是各式社交媒體,抑或朋友間的對話,都自然地會交換北上消費的不同資訊。

事實上,經歷長達3年多的疫情,香港變得不一樣,特別是改變了港人的生活習慣,不論是外出用膳及活動都會「早出早歸」,以往繁華的夜生活好像已經一去不返。至於,內地人在疫情期間的生活與港人一樣同受影響,有時情況甚至比香港更為嚴峻,但今天兩地情況卻出現頗大差距。若果大家有北上活動,就會發現內地的夜生活比香港熱鬧得多。

不難發現,很多人漸漸認為,內地的生活細節如消費與購物,好像都比香港好,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大家回想一下,以往內地的消費,其實都比香港便宜,但為何今天港人會有這樣的想法?

筆者認為,社會大眾有如此感覺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中港兩地的消費性行業的服務態度出現了頗大的分別。如果大家有細心地將中港兩地的服務業作對比,就會發現如今內地的服務業非常「到位」。反之,本港的服務業則未見有太大進步,部分更覺倒退。或許有些人會歸咎於香港人手不足,招聘有困難,但筆者認為這並不是當中的重點,更不可能成為藉口。既然生意難做,就更須做好服務,製造更大誘因令香港人留在港消費。

地產代理同樣是注重服務的行業,目前香港樓市疲弱,成交淡靜,但地產代理的數目仍然非常龐大,在僧多粥少情況之下,競爭自然非常白熱化。筆者認為,這時候的地產代理,更有必要做好服務,只要客人覺得滿意,成交機會才會增加,才可以獲得口碑,之後的轉介亦會增多,這樣的地產代理,就能在逆市之中反敗為勝,成功生存過來。

利嘉閣地產總裁 廖偉強




廖偉強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