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同一屋簷下:嶺南傳統建築源流與藝術」展覽開幕 逾百展品首秀香港

社會事

社會事

社會事

「同一屋簷下:嶺南傳統建築源流與藝術」展覽開幕 逾百展品首秀香港

2023年12月12日 21:06 最後更新:12月13日 10:07

「同一屋簷下:嶺南傳統建築源流與藝術」展覽於12日舉辦開幕典禮,讓市民認識嶺南傳統建築,展覽於尖沙咀海防道九龍公園香港文物探知館舉行,展期至2024年6月2日,免費入場。

(從左到右)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副局長歐彩群、中國文物交流中心主任譚平、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局長梁惠敏。巴士的報記者攝

(從左到右)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副局長歐彩群、中國文物交流中心主任譚平、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局長梁惠敏。巴士的報記者攝

嘉賓合照。巴士的報記者攝

嘉賓合照。巴士的報記者攝

展覽展出 170 件/套來自廣東、澳門及香港的珍貴嶺南建築構件及出土文物,絶大部份是首次來香港展出,重點展品包括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陳家祠)借出屬國家一級文物、精雕細琢的「番禺神樓」、南越王博物院借出全國目前發現年代最早的帶釉筒瓦及板瓦、澳門博物館的套色玻璃窗和竹編建築裝飾組件,精緻細膩;以及香港出土,珍貴的明朝成化年代紅砂岩雕花柱礎、多個宗族和廟宇組織及私人機構借出的傳統建築構件,例如廖萬石堂封簷板等。

更多相片
(從左到右)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副局長歐彩群、中國文物交流中心主任譚平、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局長梁惠敏。巴士的報記者攝

「同一屋簷下:嶺南傳統建築源流與藝術」展覽於12日舉辦開幕典禮,讓市民認識嶺南傳統建築,展覽於尖沙咀海防道九龍公園香港文物探知館舉行,展期至2024年6月2日,免費入場。

嘉賓合照。巴士的報記者攝

嘉賓合照。巴士的報記者攝

番禺神樓。主辦方提供照片

展覽展出 170 件/套來自廣東、澳門及香港的珍貴嶺南建築構件及出土文物,絶大部份是首次來香港展出,重點展品包括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陳家祠)借出屬國家一級文物、精雕細琢的「番禺神樓」、南越王博物院借出全國目前發現年代最早的帶釉筒瓦及板瓦、澳門博物館的套色玻璃窗和竹編建築裝飾組件,精緻細膩;以及香港出土,珍貴的明朝成化年代紅砂岩雕花柱礎、多個宗族和廟宇組織及私人機構借出的傳統建築構件,例如廖萬石堂封簷板等。

「番禺神樓」。巴士的報記者攝

其中,「番禺神樓」為本次展覽的重點展品,是嶺南地區現存最大、最精美的木雕製作。整座神樓為番禺神樓建於宣統元年(1909年),它的搭建佈局如縮小版的宮殿。神樓是全木樺卯結構,合共有166件木構件,從下至上可分為台基、屋身和屋頂三個部分,其主要支撐結構使用泰國柚木,其他部位以老杉木為主。

「同一屋簷下:嶺南傳統建築源流與藝術」展覽。巴士的報記者攝

番禺神樓的長寬高均超過5米,在運輸過程中用了8個巨型木箱,並經過層層包裝從廣州運至香港,組裝時長超過5天。此外,神樓對氣溫、濕度等環境十分嚴格,因此特意打造了一所房屋用於擺放神樓。

展覽展出 170 件/套來自廣東、澳門及香港的珍貴嶺南建築構件及出土文物。巴士的報記者攝

展覽展出 170 件/套來自廣東、澳門及香港的珍貴嶺南建築構件及出土文物。巴士的報記者攝

展覽展出 170 件/套來自廣東、澳門及香港的珍貴嶺南建築構件及出土文物。巴士的報記者攝

展覽展出 170 件/套來自廣東、澳門及香港的珍貴嶺南建築構件及出土文物。巴士的報記者攝

展覽展出 170 件/套來自廣東、澳門及香港的珍貴嶺南建築構件及出土文物。巴士的報記者攝

展覽透過嶺南獨特的傳統建築源流和藝術,「三雕(木雕、石雕和磚雕)、二塑(灰塑和陶塑)、一畫(彩繪壁畫)」,展示嶺南傳統建築歷史和特色,並見證嶺南與中原地區一脈相承的文化傳統。

展覽展出 170 件/套來自廣東、澳門及香港的珍貴嶺南建築構件及出土文物。巴士的報記者攝

展覽展出 170 件/套來自廣東、澳門及香港的珍貴嶺南建築構件及出土文物。巴士的報記者攝

展覽展出 170 件/套來自廣東、澳門及香港的珍貴嶺南建築構件及出土文物。巴士的報記者攝

展覽展出 170 件/套來自廣東、澳門及香港的珍貴嶺南建築構件及出土文物。巴士的報記者攝

展覽展出 170 件/套來自廣東、澳門及香港的珍貴嶺南建築構件及出土文物。巴士的報記者攝

展覽展出 170 件/套來自廣東、澳門及香港的珍貴嶺南建築構件及出土文物。巴士的報記者攝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巴士的報記者攝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巴士的報記者攝

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館長黃海妍。巴士的報記者攝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本次展品達到170項,在數量上突破以往展覽的記錄。展覽的題目「同一屋簷下」,表達了粵港澳大灣區嶺南傳統建築文化,與中原文化一脈相承,體現了中華文化多元一體的格局。

中國文物交流中心主任譚平。巴士的報記者攝

談及文物保護,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館長黃海妍表示,有些歷史文物被拆除不一定與城市發展有關,也可能是因為年代久遠或是環境影響,因此文物保護工作者都要做很多措施進行保護。隨著時代發展,文物保護工作亦與時俱進。黃海妍提到,在廣州陳家祠,以往無法檢測到文物裡是否有白蟻等進行破壞,但現在則引進了新的監測技術,在白蟻有破壞活動時便已偵測到,可以及時進行保護工作。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局長梁惠敏。巴士的報記者攝

中國文物交流中心主任譚平表示,該展覽聚焦嶺南傳統建築的「起源發展、藝術特色、工藝民俗」三大主題,深度挖掘了粵港澳三地共生共榮共用的嶺南傳統建築發展源流及其藝術特徵,講述了閩南傳統建築風格,建造藝術,使用受北方中原文化與嶺南地理風俗交流交融影響的歷史進程,進而體現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香港澳門與祖國學美相連,同根同源的生動圖景。

番禺神樓。主辦方提供照片

番禺神樓。主辦方提供照片

其中,「番禺神樓」為本次展覽的重點展品,是嶺南地區現存最大、最精美的木雕製作。整座神樓為番禺神樓建於宣統元年(1909年),它的搭建佈局如縮小版的宮殿。神樓是全木樺卯結構,合共有166件木構件,從下至上可分為台基、屋身和屋頂三個部分,其主要支撐結構使用泰國柚木,其他部位以老杉木為主。

「番禺神樓」。巴士的報記者攝

「番禺神樓」。巴士的報記者攝

番禺神樓的長寬高均超過5米,在運輸過程中用了8個巨型木箱,並經過層層包裝從廣州運至香港,組裝時長超過5天。此外,神樓對氣溫、濕度等環境十分嚴格,因此特意打造了一所房屋用於擺放神樓。

「同一屋簷下:嶺南傳統建築源流與藝術」展覽。巴士的報記者攝

「同一屋簷下:嶺南傳統建築源流與藝術」展覽。巴士的報記者攝

展覽展出 170 件/套來自廣東、澳門及香港的珍貴嶺南建築構件及出土文物。巴士的報記者攝

展覽展出 170 件/套來自廣東、澳門及香港的珍貴嶺南建築構件及出土文物。巴士的報記者攝

展覽展出 170 件/套來自廣東、澳門及香港的珍貴嶺南建築構件及出土文物。巴士的報記者攝

展覽展出 170 件/套來自廣東、澳門及香港的珍貴嶺南建築構件及出土文物。巴士的報記者攝

展覽透過嶺南獨特的傳統建築源流和藝術,「三雕(木雕、石雕和磚雕)、二塑(灰塑和陶塑)、一畫(彩繪壁畫)」,展示嶺南傳統建築歷史和特色,並見證嶺南與中原地區一脈相承的文化傳統。

展覽展出 170 件/套來自廣東、澳門及香港的珍貴嶺南建築構件及出土文物。巴士的報記者攝

展覽展出 170 件/套來自廣東、澳門及香港的珍貴嶺南建築構件及出土文物。巴士的報記者攝

展覽展出 170 件/套來自廣東、澳門及香港的珍貴嶺南建築構件及出土文物。巴士的報記者攝

展覽展出 170 件/套來自廣東、澳門及香港的珍貴嶺南建築構件及出土文物。巴士的報記者攝

展覽展出 170 件/套來自廣東、澳門及香港的珍貴嶺南建築構件及出土文物。巴士的報記者攝

展覽展出 170 件/套來自廣東、澳門及香港的珍貴嶺南建築構件及出土文物。巴士的報記者攝

展覽展出 170 件/套來自廣東、澳門及香港的珍貴嶺南建築構件及出土文物。巴士的報記者攝

展覽展出 170 件/套來自廣東、澳門及香港的珍貴嶺南建築構件及出土文物。巴士的報記者攝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巴士的報記者攝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巴士的報記者攝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本次展品達到170項,在數量上突破以往展覽的記錄。展覽的題目「同一屋簷下」,表達了粵港澳大灣區嶺南傳統建築文化,與中原文化一脈相承,體現了中華文化多元一體的格局。

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館長黃海妍。巴士的報記者攝

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館長黃海妍。巴士的報記者攝

談及文物保護,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館長黃海妍表示,有些歷史文物被拆除不一定與城市發展有關,也可能是因為年代久遠或是環境影響,因此文物保護工作者都要做很多措施進行保護。隨著時代發展,文物保護工作亦與時俱進。黃海妍提到,在廣州陳家祠,以往無法檢測到文物裡是否有白蟻等進行破壞,但現在則引進了新的監測技術,在白蟻有破壞活動時便已偵測到,可以及時進行保護工作。

中國文物交流中心主任譚平。巴士的報記者攝

中國文物交流中心主任譚平。巴士的報記者攝

中國文物交流中心主任譚平表示,該展覽聚焦嶺南傳統建築的「起源發展、藝術特色、工藝民俗」三大主題,深度挖掘了粵港澳三地共生共榮共用的嶺南傳統建築發展源流及其藝術特徵,講述了閩南傳統建築風格,建造藝術,使用受北方中原文化與嶺南地理風俗交流交融影響的歷史進程,進而體現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香港澳門與祖國學美相連,同根同源的生動圖景。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局長梁惠敏。巴士的報記者攝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局長梁惠敏。巴士的報記者攝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局長梁惠敏表示,展覽透過珍貴的展品讓公眾從嶺南傳統建築中感受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經脈經脈,增進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同時也非常期待粵港澳三地繼續攜手同行,共同深化在文化交流各領域方面的合作,展現灣區的圖景。

她亦提到,澳門特區啟動了多個歷史片區的文化規劃,活化利用豐富的文物資源,當中包括深具代表性的閩南建築群。通過挖掘片區文化特色,塑造展現澳門多元文化的文旅活動,引領各界觀賞參與保護。

發展局、國家文物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文化司聯合主辦「同一屋簷下:嶺南傳統建築源流與藝術」展覽。這是粵港澳三地2022年簽訂《關於深化粵港澳大灣區考古及文物建築交流與合作意向書》後首次合辦的展覽。

展覽特別增設多個精采打卡熱點及分階段派發多款不同的紀念品,每月安排關於「灰塑」、「磚雕」、「壁畫」等不同主題的工作坊及講座,讓藝文愛好者親身體驗嶺南傳統建築中「三雕、二塑、一畫」的獨特之處。

往下看更多文章

澳洲博物館設女性休息室遭男遊客起訴:歧視男性!

2024年03月28日 12:20 最後更新:14:55

悉尼一名男子因被拒絕進入博物館的女性休息室,將博物館告上法庭,聲稱此舉歧視男性,設計師

澳洲塔斯馬尼亞有一間頗具爭議性的博物館「新舊藝術博物館」(the Museum of Old and New Art,MONA),被稱為「成人迪士尼樂園」,從開業以來,MONA的不少展品都引發了爭議,例如消化系統氣味室、女性部位展示等。

在眾多展出的藝術品裡,有一件非常特別的互動藝術品「女士休息室」,是博物館專門為女性開放的場所,也是美國藝術家凱切爾(Kirsha Kaechele)的作品。

這家「女士休息室」採用了澳大利亞古老酒吧的概念。澳大利亞的女性在1965年才贏得了在全國酒吧喝酒的權利。此前,她們即使被允許進入酒吧,也只能在骯髒的小偏房裡,酒水價格也會格外昂貴。所以凱切爾想以這樣的形式,強調當今女性來之不易的尊嚴。

觀看影片

這間女士休息室和博物館其他空間分隔開,女性進入這間屋子後,會被專為她們服務的男管家迎接,奉上香檳,男性會被門口的工作人員攔住,拒之門外。

去年4月,悉尼一名男子傑森(Jason Lau)慕名前來參觀了MONA博物館,他購買了價值18英鎊(約177元港幣)的門票,希望可以在整個博物館裡暢通無阻,參觀展出的全部藝術品,但卻被攔在了這間休息室外。

「新舊藝術博物館」官網圖片

「新舊藝術博物館」官網圖片

傑森認為任何買票的人都希望博物館能依法公平地提供商品和服務,但他因為是男人,不能參觀這間互動藝術品,所以起訴了博物館,稱博物館「歧視男性」。

作為設計師的凱切爾表示,對男性的拒絕是這間藝術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女性常常被排除在有權力或聲望的地位之外,這次展覽的目的是為了糾正博物館中存在的不平衡現象。「這是一個女性的寧靜空間,一個可以清晰思考並享受女性純粹陪伴的避風港。」

博物館的律師辯稱,這件作品的本質是排除男性,並且受到該州《反歧視法》第26條的保護,這條法律允許在專案計劃或專案中存在歧視,旨在促進弱勢群體平等機會的安排。

「新舊藝術博物館」官網圖片

「新舊藝術博物館」官網圖片

但傑森反駁稱,第26條旨在允許積極歧視,而不是消極歧視,這個展覽顯然是為了拒絕所有男人,不符合第26條的精神。雙方僵持不下,暫時沒有任何結論。

不過凱切爾的態度很明確,如果目前此案裁定女士休息室必須關閉,或是改為允許男士進入,她準備提交到塔斯馬尼亞最高法院,無論如何也不妥協。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