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美媒與《蘋果》成政治「連體嬰」兩傳媒人董事與美政圈難分難解

博客文章

美媒與《蘋果》成政治「連體嬰」兩傳媒人董事與美政圈難分難解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美媒與《蘋果》成政治「連體嬰」兩傳媒人董事與美政圈難分難解

2024年01月21日 20:42 最後更新:01月31日 15:58

要看清楚黎智英案,須拆解一條重要脈絡,就是《蘋果日報》作為一個傳媒機構,與香港及美國政治有何深層連繫、傳媒人和「政治搞手」兩個角色怎樣重叠交融。前《蘋果》社長張劍虹作供中,提及曾任壹傳媒集團兩名非執行董事Louis Crovitz和Mark Clifford,他們都有傳媒背景,卻與美國政圈有着千絲萬縷關係,跟黎智英一起,結成一個密密相連的「迷網」,順藤摸瓜下去,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可見西方評論指審訊黎是「壓制傳媒自由」,簡單化得令人發笑。

《華爾街日報》前出版人Louis Crovitz(上圖)及傳媒人Mark Clifford (下圖)曾任壹傳媒非執董,他們與美政圈的關係難分難解。

《華爾街日報》前出版人Louis Crovitz(上圖)及傳媒人Mark Clifford (下圖)曾任壹傳媒非執董,他們與美政圈的關係難分難解。

先看看2019年期間任壹傳媒非執董的Louis Crovitz ,他是《華爾街日報》的前出版人,當年他在香港工作時,與黎智英來往密切,而他的妻子Minky Worden曾是時任民主黨主席陳柱銘的高級助理,她與丈夫返回美國後,Minky加入政治背景濃厚的NGO「人權觀察」任全球倡議總監,介入其他國家的「人權問題」,包括中國和香港特區,而該組織背後也有被稱為第二個CIA的「美國國家民主基金」的影子。

《華爾街日報》前高層麥偉林曾是白宮要員,他是黎智英的教父,政治連繫密切。

《華爾街日報》前高層麥偉林曾是白宮要員,他是黎智英的教父,政治連繫密切。

Louis Crovitz曾是《華爾街日報》前編委會成員,同樣做過此職的麥偉林(William McGurn),是黎智英洗禮成為天主教徒時的教父,關係之深可想而知。他本身與白宮高層早有連繫,在小布殊任總統時,出任其講稿撰寫人,可說是近身要員,所以與當時獲器重的前副國防部長伍夫維茲、被小布殊任命為駐以色列大使的前美國駐港總領事郭明瀚等,都甚稔熟。這幾個人一直與黎智英保持秘而不宣的政治聯繫,直至審訊開始後,才陸逐曝光。

由於黎與《華爾街日報》有此人脈及淵源,該報對黎審訊的攻擊特別兇猛,而麥偉林曾數度撰文,藉黎案狠轟中國。最著跡的一篇,是他去年4月署名撰寫社評,呼籲給黎頒發諾貝爾和平獎,指他「是香港以至世界為自由抗爭的重要領袖,被捕入獄是民主與極權對抗的明顯例証」,吹捧黎之詞極之肉麻,全非客觀論述,可見他們與黎已成為政治同盟,遠遠超越了媒體同行關係了。

與 Louis Crovitz一樣曾任《華爾街日報》前編委會成員的Marry Kissel,則是前國務卿蓬佩奧的前顧問,2019年蓬佩奧在華盛頓會見黎智英,據張劍虹說,之後《蘋果》就變得越來越偏激,瞓身推動香港「抗爭」。

至於壹傳媒董事會另一非執委 Mark Clifford,他在港時曾任《南華早報》老總,但短短一年就離職,其後出任美國跨政黨智庫「外交關係協會」成員,與鷹派政客十分啱key,並在政圈發展了廣泛人脈。他近年成為「香港自由委員會」(CFHK)的總裁,除了公開支援黎智英,還不斷發表公開評論,力促美英政府針對「香港人權問題」,以強硬措施對待中國和香港特區,包括加強制裁。

與他一齊搞「香港自由委員會基金會」的,正是前美國駐港總領事郭明瀚。由這一點,又可連上了《華爾街日報》高層,以及背後的一股政治力量。

從當年他們兩人任壹傳媒非執董可見,《蘋果》與某些美國媒體,已成為了政治「連體嬰」,傳媒與政治變得難分難解了。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張劍虹

往下看更多文章

4大勁敵搶攻 港「大騷經濟」捱打 巨場吸客驚人 惟寄望體育園

2024年05月20日 19:28 最後更新:20:02

近日政府、旅發局與業界都絞盡腦汁諗計吸旅客,一些盛事如「七欖」也立竿見影,不過近日與業內朋友談起此事,有個想法頗一致,就是香港輸蝕在欠缺可容數萬人的表演場地,而鄰近對手城市都有「巨場」,可搞超大型演唱會及體育比賽,吸客能力驚人,近期聲勢嘭嘭聲,帶動經濟的效果十分明顯。香港要從後追上,惟有寄望明年啟用的啟德體育園主場館,但對手們已佔了先機,初期仍將捱打。

朋友說,不計內地城市,香港周邊起碼有4個「大騷經濟」的強勁對手,包括新加坡、台北、卡塔爾,以至澳門,都雄心勃勃以演唱會和體育盛事「搶客」。先講新加坡,朋友收到最新資訊,其首4個月接待了570萬遊客,其中「吸客」最多的是大型演唱會,共有逾百萬人入埸,單是2月和3月開騷,觀眾就達84萬,最哄動的包括勁熱歌手Taylor Swift、 Ed Sheeran、 Coldplay等,場場爆滿。

今年首4個月,幾場「超級大騷」(包括 Taylor Swift 等)在可容4萬多觀眾的新加坡國家體育場舉行,共83萬人入埸,對提升經濟立竿見影。

今年首4個月,幾場「超級大騷」(包括 Taylor Swift 等)在可容4萬多觀眾的新加坡國家體育場舉行,共83萬人入埸,對提升經濟立竿見影。

大騷帶動旅遊,也起了提振經濟之效,有分析機構估計,大型音樂會帶來的收入,高達27億至35億港元,因為觀眾中約一半是外地樂迷,酒店業財源滾滾來。

新加坡能成功舉辦世界級演出,除了落重注一早 mark實超級歌星,還有一個重要條件,就是演出場地「國家體育場」可容納5萬5千觀眾,能夠在較短的演出期內,將門票收入「最大化」,有利於斟掂高身價歌星演出,故超級大騷將陸續有來。。

朋友叫我留意另一對手城市,就是台北,其啟用了僅5個月的「大巨蛋」,也聲勢甚勁。這個巨場由動工到建成,拖拉了10年,但去年底開幕後,立即大放異彩,首個盛事「亞洲棒球錦標賽」有1萬7千觀衆,其後舉辦的「日本職棒巨人隊慶祝90周年交流賽」,更有3萬8千人入埸,最貴門票達3380台幣,一樣搶手。

台北「大巨蛋」啟用5個月,已成功舉行幾次大型體育盛會,其中一場的入埸人數達3萬8千,周杰倫等也將在此「巨場」開騷。

台北「大巨蛋」啟用5個月,已成功舉行幾次大型體育盛會,其中一場的入埸人數達3萬8千,周杰倫等也將在此「巨場」開騷。

因開了個好頭,台北「大巨蛋」正爭取搞美國NBA籃球海外賽,這類比賽觀眾動輒以萬計,「大巨蛋」容納量達4萬人,足夠應付。除了體育比賽,天王級歌星如周杰倫,也計劃在那裏開超級大騷,將來料可成為巨星的演出殿堂,對香港及內地歌迷的吸引力甚大。

朋友也注意到一個位於中東的對手----卡塔爾,其旅遊局局長昨天對傳媒說,該國10多年前已計劃把卡塔爾打造成國際體育盛事之都,2022年成功舉辦世界盃賽後,更加雄心勃勃,至今已建成8個符合國際標準的比賽場館,部分可容納4萬至8萬人,足以舉行大型國際體育項目。

聽這位局長的未來大計,日後料會成為香港的競爭對手,爭奪舉辦世界級體育盛事,起碼在場地方面,它比香港更有條件。

至於一水之隔的澳門,也準備在「大騷經濟」分一杯羮。朋友說,夏寶龍主任近日考察澳門期間,特首賀一誠特別陪他參觀稱為「澳門蛋」的東亞運動會體育館,展示澳門舉行大型體育項目的場地。賀一誠早前已表露其雄心壯志,說澳門將致力建設為演藝之都、體育之城,推出高水準的大型體育活動。

朋友指,其實澳門的度假酒店擁有座位達1萬5千的演出場地,近年連續舉行天王級演唱會,對香港而言,早已成為搶樂迷旅客的強勁對手,不易招架。

過去10多年香港沒有新建的演出場地,紅館只可供1萬2千人睇騷,亞博館也僅有1萬4千座位,與新加坡、台北等能夠吸納逾4萬觀眾的「巨場」比較,差了一大截,難怪長期捱打。

現在惟有寄望的,是明年初啟用的啟德體育園主場館,只擔心我們的「巨場」落成後,人家又再行前一步,而其他城市的「巨蛋」亦紛紛落成。香港如何殺出重圍,確是個大考驗。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