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婦人網上交友墜投資騙案 57歲財務經理遭呃走1700萬

社會事

婦人網上交友墜投資騙案 57歲財務經理遭呃走1700萬
社會事

社會事

婦人網上交友墜投資騙案 57歲財務經理遭呃走1700萬

2024年02月21日 16:00 最後更新:17:49

一名57歲任職財務及行政經理的婦人墜網上騙案,合共損失約1700萬元。

(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警方21日表示,接獲一名57歲任職財務及行政經理的周姓女子報案,指其在去年3月收到從社交軟件「instagram」傳來的匿名訊息,對方自稱是來自新加坡並與女事主早前在商業上的合作夥伴,兩人其後在通訊軟件「Line」繼續交談。

警方指,該騙徒以高回報為藉口,遊說女事主在網上投資黃金及虛擬貨幣。女事主信以為真,並在一個虛擬的網站(https://www.mexglobal.pics)上開設投資戶口,並持續與自稱是該平台客戶服務員的另一位騙徒聯絡,先後分45次轉賬合共1200萬元到20多個指定銀行戶口。

女事主其後收到聲稱是投資盈利約250萬元的銀行轉賬,由10多個銀行戶口,分作10多次轉帳到女事主的戶口。而在女事主投資期間,騙徒又透過通訊軟件,指自己在新加坡的商務捲入法律訴訟,要求女事主提供財務上協助。女事主不虞有詐,按指示從戶口提取投資盈利的260萬元,另外向另一銀行按揭,合共約500萬元分25次到銅鑼灣的實體虛擬貨幣交易店舖內,匯款到3個虛擬貨幣錢包。

其後女事主嘗試從虛擬網站取出120萬元時,被要求收取100萬元作行政費,遂沒繳交最終無法再登入網站懷疑受騙報警,最終女事主合共損失約1700萬元。

經警方調查後,發現9個由騙徒提供的轉賬戶口中,其中6個曾牽涉較早前的騙案,並已記錄在防騙視伏APP的資料庫中,警方表示,若女事主在轉賬前使用防騙視伏APP核查,有機會避免損失,現正對案件展開調查,暫時無人被捕。

另外,警方表示,防騙視伏APP將於2月26日新增3大功能,包括:

-  可疑來電警示:自動檢查來電,若來電涉嫌詐騙和網絡風險,會即時發出警示提醒;

-  可疑網站偵測:自動將你瀏覽的網站與防騙視服app的資料庫作對比,如偵測到潛在詐騙及網絡安全風險,會即時發出通知;

-  公眾舉報平台:一鍵舉報可疑網站及電話號碼,共建風險來源數據庫,降低用戶受騙風險。

網上投資騙案上季較去年同期升1.6倍,損失金額較去年高2.2倍達21.3億,警方透露,受騙者包括專業人士,六成騙案通whatsapp過群組進行,而最年輕受害人僅13歲。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安全組警司陳純青(中)、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安全組高級督察陳智穎(右)、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投資者教育及企業傳訊總監楊蔚怡(左)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安全組警司陳純青(中)、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安全組高級督察陳智穎(右)、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投資者教育及企業傳訊總監楊蔚怡(左)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安全組警司陳純青透露,上季網上投資騙案高達3523宗,比去年同期上升1.6倍,損失金額高達21.3億,佔整體網上騙案金額的五成半,比去年同期急升2.2倍,案件數字以及損失金額都是有記錄以來的新高。受騙者年齡由13歲至80歲,當中46歲到55歲佔25%,是最大年齡群。職業上遍佈各行各業,當中包括許多專業人士,「無論任何年齡、性別、教育程度還是背景,都可能成為網上投資騙案受害人」。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安全組警司陳純青稱上季投資騙案激增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安全組警司陳純青稱上季投資騙案激增

騙徒接觸受害人的媒介,六成是通過WhatsApp群組接觸,通過Facebook而加入投資群組佔兩成; 2023年第三季涉及的虛假投資產品中,近六成聲稱投資本地及境外證券,三成涉及虛擬資產。

2023年第三季涉及的虛假投資產品

2023年第三季涉及的虛假投資產品

網上騙案受害人陳小姐就是在whatsapp群組中招,陳小姐8 月份時收到whatsapp訊息,有名人介紹投資方法,她因熊市中投資失利,希望追回損失,因此加入該群組,8 月底一名林姓投資專家出現,聲稱曾在大型投資銀行任職,群組中的「助理」介紹陳小姐加入一個「688%共贏計劃」,說回報3%至超過10%不等,且需要投入的資金不多,她開始一點點投資進去,幾百到一千不等,最初有賺,賺數百至千多元左右,這時對方游說她加大投資,賺取更高回報。

陳小姐於是用了20多天的時間,投資了49萬,28個工作天後,她看帳目翻了一倍,10月底,對方聯絡她,說她的投資回報收益比較少,建議她抽新股,說給她一個抽新股「名額」,幫她賺更多,陳小姐投入大額金錢抽新股,原以為不會中籤太多,最後對方跟她說她中了,陳小姐想把新股「踢走」,說不想再認購新股了,對方勸說繼續幫她大手投資其他股票。

這時陳小姐開始懷疑,於是上網投資騙案的資料,在「守網者」平台看見自己所參與的平台在名單內,11月初她去了報警。

網上騙案受害人陳小姐在接受採訪

網上騙案受害人陳小姐在接受採訪

股票是香港投資者最熟悉的投資產品,因此騙徒多以投資股票作為名目,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投資者教育及企業傳訊總監楊蔚怡透露,在2023年投委會調查中,股票是最受歡迎的投資產品,佔96%,其次就是基金與債券。當中最常獲得股票投資相關資訊的途徑,有七成都是通過財經資訊網與社交平台,當中社交平台與網上討論獲得資訊比起上年有較高的升幅,當中「財經新聞」與「家人及朋輩意見」是影響投資決定的資訊來源。

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投資者教育及企業傳訊總監楊蔚怡透露股票是最受歡迎投資產品

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投資者教育及企業傳訊總監楊蔚怡透露股票是最受歡迎投資產品

至於如何分辨虛假網站,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安全組高級督察陳智穎表示,首先可通過檢查社交平台的「專業透明度」來評估專頁的真偽,其次分析即時通訊軟件當中的詐騙風險,例如是否有多位組員使用相同頭像、言談之間是否有一致吹捧所謂的「專家」等,亦可透過網址在搜尋器及匿名檢查工具來檢查網站是否可疑。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安全組高級督察陳智穎籲使用防騙視伏器檢查可疑網站。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安全組高級督察陳智穎籲使用防騙視伏器檢查可疑網站。

陳智穎最後分享網上投資防騙貼士 :

1.提防素未謀面的網友或網上廣告推介的投資項目,或內幕消息;

2.提防回報高得不切實際的投資計劃;

3.切勿下載不明來歷的應用程式;

4.切勿輕易轉帳至個人名義或不明公司的收款戶口,或透過加密資產轉帳;

5.使用防騙視伏器或防騙視伏App。輸入可疑電話號碼、社交媒體帳號、收款賬號等。

6.即時評估詐騙風險.,強調如懷疑受騙,應保存相關對話及匯款記錄,並致電18222或報警求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