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三年疫情的陰霾依然籠罩各國。環球經濟低迷,復蘇乏力。地緣政治亦異常複雜,衝突不斷。香港作為外向型經濟,自然難以擺脫外圍漩渦。

面對艱難的國際形勢,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2月28日發表新一年度財政預算案,因時制宜推出各項措施。即使面臨周期性赤字,仍高瞻遠矚,堅定推動香港長遠規劃,並善用背靠祖國的優勢,積極發展新質生產力,做到「應使則使」。市民更樂見司長以「能者多付」為原則,增加財政收入,穩步達至收支平衡。

過往一年,李家超特首帶領政府團隊取得亮麗成績,社會各方面均有長足進展。首先,去年經濟增長達3.2%,於發達經濟體中處於前列位置。第二,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加速融合發展,讓香港有更豐厚的資源推動高質量發展。新猷之一,便是設立「東莞—香港國際機場物流園」,進一步鞏固香港貨運優勢。第三,多管齊下回應民之所需,例如推出新生嬰兒獎勵金、增加托兒服務,以營造更友善的育兒環境。

種種政策措施對症下藥,雖無可避免加劇財政負擔,但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於2023年發布的全球競爭力報告,香港於公共財政方面位列第8,財政狀況穩健有餘。現時香港財政儲備逾7,300億港元,相當於政府一年開支;官方外匯儲備資產逾4,200億美元,全球位列第七;即使落實發債計劃,預期至2027/28年度,債務佔GDP比率也僅約10%,遠不及其它發達經濟體——經常與香港並列的新加坡,其比率已逾170%。各項數據均說明香港依舊有雄厚實力推進未來規劃,不宜因財赤停步。

話雖如此,基本法第一百零七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財政預算以量入為出為原則,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並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收支平衡仍是重要目標,亦確保社會發展藍圖能貫徹始終。陳茂波司長表示已制定財政整合計劃,確保公共財政狀況持續穩健,並為達成收支平衡制定預計時間表,讓市民和投資者信服,對香港懷有更大憧憬。

為達成收支平衡,司長一方面繼續節流,要求各部門在2026/27年度再削減1%經常開支,並繼續維持公務員編制零增長;另一方面,則以「能者多付」原則調整非民生服務的收費及稅項,包括提升商業登記費、開徵酒店房租稅,並實施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標準稅率兩級制及住宅物業累進差餉制度。市民均歡迎司長以務實態度增加收入,避免加重基層市民的負擔。至於稅項調整,既無礙香港保持簡單稅制的優勢,又能増加公共收入,做法穩妥。

現時,國際間的衝突不但沒有減退,反而愈演愈烈,可見環球經濟復蘇依然長路漫漫,對香港經濟構成重大挑戰。這次預算案積極減少赤字,務實開源,並能體恤民困,於各方面取得良好平衡,殊不簡單。隨著23條立法有望於今年完成,我們必能輕裝上陣,齊心克服挑戰,共謀發展。

王陸奇
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成員




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