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舌尖上的貴州─酸湯魚

大視野

舌尖上的貴州─酸湯魚
大視野

大視野

舌尖上的貴州─酸湯魚

2017年08月27日 03:19 最後更新:06:40

毛拍手早前跟一個訪問團到貴州省省會貴陽市,當然不能錯過一嚐貴州菜的機會。貴州菜分苗家菜和漢家菜,苗家菜的酸湯魚令人一試難忘。

我們到當地一家很出名的苗家菜館叫「老凱里酸湯魚」試菜,凱里是三個苗家自治州的首府,這間菜館以老凱里命名,自然善做苗家菜,其中最有特色就是酸湯魚。

更多相片
「老凱里酸湯魚」是當地有名食肆

毛拍手早前跟一個訪問團到貴州省省會貴陽市,當然不能錯過一嚐貴州菜的機會。貴州菜分苗家菜和漢家菜,苗家菜的酸湯魚令人一試難忘。

酸湯烏江魚

服務員端上兩盤酸湯魚,放在爐上,其中一盤是比較大的烏江魚,半邊魚肉露出湯面。我們見魚肉生生的,想去翻轉它,服務員話不用翻,它慢慢會熟。

初時還是生生的

初時還是生生的

酸湯黃辣丁

就是這樣由生轉熟,肥美的烏江魚特別鮮甜。另一種酸湯魚是煮較為細小的黃辣丁魚,亦相當鮮味,但沒有烏江魚咁肥美。

可以把酸湯魚醮辣椒一起吃

當地人夾起烏江魚,一手醮到碗中的辣椒去,和著椒一起去,我亦略為一試,發覺沒想像中那麼辣,的確刺激起味蕾,酸辣交集。當地人不斷重覆兩句口頭禪:「三天不吃酸,走路打串串」,意思話他們若吃不到酸,走路時就會腳軟。

黏黏的小米秨

這個酸湯魚味道很特別,由發酵的糯米加番茄做成,味道有點像泰國的冬蔭功,非常開胃。聽當地的苗族人講,他們的方言與泰國話很相近,他們亦能聽得懂一半的泰國話,可能跟民族遷徙有關係。

辣子雞不算太辣

另外特色的是苗家菜叫小米秨,夾起來黏黏的,是一種甜食,據說以往是祭祀用的。當地人很愛吃辣,會吃炸辣椒,當日其中一度菜是辣子雞,和四川辣子雞口味差不多。

苖家三寶

不過,更加典型的苗家菜是苗家三寶,都是三種蟲子,全部都是油炸的,我拿起一條來吃,感覺就像淡淡的蛋黃一樣,亦相當香口,這是送酒的食品。

吃起來很香口

吃起來很香口

很多香港明星也曾幫襯

很多香港明星也曾幫襯

「老凱里酸湯魚」是當地有名食肆

「老凱里酸湯魚」是當地有名食肆

服務員端上兩盤酸湯魚,放在爐上,其中一盤是比較大的烏江魚,半邊魚肉露出湯面。我們見魚肉生生的,想去翻轉它,服務員話不用翻,它慢慢會熟。

酸湯烏江魚

酸湯烏江魚

初時還是生生的

初時還是生生的

就是這樣由生轉熟,肥美的烏江魚特別鮮甜。另一種酸湯魚是煮較為細小的黃辣丁魚,亦相當鮮味,但沒有烏江魚咁肥美。

酸湯黃辣丁

酸湯黃辣丁

當地人夾起烏江魚,一手醮到碗中的辣椒去,和著椒一起去,我亦略為一試,發覺沒想像中那麼辣,的確刺激起味蕾,酸辣交集。當地人不斷重覆兩句口頭禪:「三天不吃酸,走路打串串」,意思話他們若吃不到酸,走路時就會腳軟。

可以把酸湯魚醮辣椒一起吃

可以把酸湯魚醮辣椒一起吃

這個酸湯魚味道很特別,由發酵的糯米加番茄做成,味道有點像泰國的冬蔭功,非常開胃。聽當地的苗族人講,他們的方言與泰國話很相近,他們亦能聽得懂一半的泰國話,可能跟民族遷徙有關係。

苗族人與東南亞好像泰國人本來都是所謂南越人,中國南方古代越人的總稱,居於嶺南珠江流域一帶。由於中原華夏人南下到了嶺南,和華夏人融合在一起的成為漢人,不能融合的南越人就向西遷徙,走到廣西,甚至是現在東南亞的地方,不知道苗家的酸湯魚與泰國的冬蔭功,歷史上是否同出一源?不過兩者材料不一,只是味道相像,據貴州朋友介紹,古代貴州缺塩,才以酸湯做替代的調味料。

黏黏的小米秨

黏黏的小米秨

另外特色的是苗家菜叫小米秨,夾起來黏黏的,是一種甜食,據說以往是祭祀用的。當地人很愛吃辣,會吃炸辣椒,當日其中一度菜是辣子雞,和四川辣子雞口味差不多。

辣子雞不算太辣

辣子雞不算太辣

不過,更加典型的苗家菜是苗家三寶,都是三種蟲子,全部都是油炸的,我拿起一條來吃,感覺就像淡淡的蛋黃一樣,亦相當香口,這是送酒的食品。

苖家三寶

苖家三寶

吃起來很香口

吃起來很香口

很多香港明星也曾幫襯

很多香港明星也曾幫襯

我自己跑遍大江南北,嘗試過很多地方不同的食品,很多特色食品都是有特色而不好吃,但苗家菜的酸湯魚的確是一種比較美味的菜餚,沒有在其他地方食過,亦都令你想一吃再吃,或許這個就是他們所講的「三天不吃酸,走路打串串」的感覺了。如果有機會去貴州,一定要試試酸湯魚。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82年前烈士犧牲時緊握的照片被修復 相裡的女子端莊秀麗

2024年04月27日 12:30 最後更新:12:41

被烈士緊握82年的照片有後續了。

央視新聞報道,河北肅寧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早前在遷移雪村戰鬥犧牲的烈士遺骸過程中,發現其中一名烈士雙臂抱在胸前緊握一張年輕女性的照片。近日,這張被烈士緊握82年的照片被修復了,照片中的女子端莊秀麗。眾多網友表示「看見照片,忍不住淚崩」。

肅寧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介紹,這是一位「無名烈士」的遺骸。照片上的她是誰?是烈士的戀人?妻子?或是其他親人?工作人員推測,她一定是這位烈士最為牽掛的人。

央視新聞圖片

央視新聞圖片

這張烈士緊握的照片感動了眾多網友,也有很多網友在線留言求助,看能不能幫忙修復照片。

央視新聞圖片

央視新聞圖片

然而歷經82年,照片已經風化,面部細節也有些模糊。為了確保修復的準確性,TR美術工作室嘗試對原照片進行特徵分析並分組修復了幾個版本,之後匯總融合確定了最終效果。修復人員說:「希望盡微薄之力,為烈士尋親帶來一些幫助」。

央視新聞圖片

央視新聞圖片

在現場挖掘時,擔心破壞烈士遺骸的完整性,工作人員都特別小心。肅寧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介紹:「這位烈士被挖出來時,兩個胳膊抱在胸前,手骨已經沒有了,在胸口上就放著那張照片」。

雪村戰鬥烈士墓出土的烈士皮帶扣,上面是當年群眾掩埋烈士的草席。央視新聞圖片

雪村戰鬥烈士墓出土的烈士皮帶扣,上面是當年群眾掩埋烈士的草席。央視新聞圖片

該工作人員表示,見到照片中是一位秀麗端莊的女性,既心痛,又震撼。「過去八十多年了,照片保存相對完美,這種情況之前從來沒有過」。

央視新聞圖片

央視新聞圖片

據了解,這位烈士除了緊握的照片,在他的身邊還發現六枚銅板、四發子彈,四個白色的襯衣扣子等遺物。「這次戰鬥犧牲的戰士大都十七八歲,如果有子女就相對好尋親,沒有的話,難度挺大的」。

近日,復旦大學科技考古研究院受到當地邀請,對烈士遺骸DNA進行鑒定。該團隊曾在去年9月復原了40餘名山西呂梁無名烈士的容顏。其中,編號為「M19」的烈士找到了親人。

央視新聞圖片

央視新聞圖片

通過對緊握照片的烈士遺骸進行鑒定,復旦大學科技考古研究院一名老師介紹,這位烈士比較年輕,估計年齡範圍在14到17歲,鑒定結果偏向男性,最終還是需要通過DNA做進一步確定。「非常有感觸,這些烈士犧牲時年齡都比較小,以前的愛國主義教育更多是課本上的,現在感受更加深刻」。

央視新聞圖片

央視新聞圖片

復旦大學科技考古研究院後續將會對烈士遺骸進行DNA鑒定,掃描頭骨,復原容貌。「復原出烈士的照片後,對家屬和公眾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安慰」。

央視新聞圖片

央視新聞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