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為什麼聰明人會犯低級錯誤?

博客文章

為什麼聰明人會犯低級錯誤?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為什麼聰明人會犯低級錯誤?

2018年01月10日 18:54 最後更新:01月11日 10:09

律政司司長鄭若驊鬧出一個僭建風波,屋宇署人員昨天入屋檢查,泛民議員咬著不放,看來事件沒有這樣快會收科。

昨天在一個飯局中,席間談到鄭若驊是如此成功的大狀,專業水平極高,大家均覺得她是律政司司長合適人選,但就在僭建問題上,犯了一些低級錯誤。有商界猛人形容,這就像「發雞盲」一樣,人有時是這樣,不是故意,對某些事情就是視若無睹。

鄭若驊欠缺從政經驗,平時可能沒有留意政治新聞,看不到也不出奇,但現屆政府,大量的高官多年都受政治洗禮,為什麼也沒有注意到鄭若驊有僭建的這個問題呢?有人笑言,以後有新官向上任,是否應該先叫傳媒狗仔隊去跟縱一下,起碼不會再次犯上僭建這種低級錯誤。

除了有人提起2012年特首選舉的僭建風波,也又有人提起梁錦松的買車風波,也是一個如盲了的例子。話說當年梁錦松做財政司司長時,預備在預算案公布提高汽車首次登記稅,他卻在公佈預算案之前買車。據梁錦松一位好友憶述,事發前一天的晚上,他在看演唱會,期間收到梁錦松的短訊,說有傳媒問及他買車事件。這位老友當時的第一個反應是:「為什麼阿松會這樣蠢,在預算案公佈之前買車呢?」他整晚便在電話中與梁錦松互傳短訊,詳細問明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這位好友認為,梁錦松是打工皇帝,身家過億,無必要為了慳十萬、八萬稅款,冒上這樣大的政治風險。而事實是梁錦松太太當時即將產子,需要買一輛七人車。他就迷迷矇矇地去了買車,在買車時主要由太太作主,當時根本沒有想起在預算案中將會加汽車稅這個事情。但是,事件爆了出來,傳媒就會用完全不同的角度去解讀。

如果出事之初,梁錦松想清想楚一點才去拆局,理順整件事情經過之後,才對公眾解釋,結果可能好一點。這位好友第二日早上有事,關了電話,中午出來看短訊才知道,阿松打算中午出來見記者。他暗呼不妙,阿松還未搞清楚事件的細節,未有充份準備,就貿貿然出來回答記者提問,被記者追問細節時回答得不好,就令人覺得有所隱瞞,即使無事也會變成有事。梁錦松最後就因為買車事件,黯然下台。

商界猛人說,有時一些看似很不合理的事情,聰明人犯上低級錯誤,最簡單的解釋,其實是當事人太忙,很多事情都沒有留意,就像盲了一樣。他們只不過是在做一般人在做的事情,但因為公職身份就出事,例如梁錦松要作出加汽車稅的決策,就更加不可以在不適當的時候買車。

聞說梁錦松買車事件之所以曝光,是政府增加車稅之後,汽車銷售一落千丈,賣車給梁錦松的經紀心有不甘,於是把梁錦松在增加汽車稅前買車的事情傳播開去。「阿松的故事」也告訴大家,當像盲了眼的公眾人物,遇上氣上心頭的爆料者,小事也會化大。

如果鄭若驊在上任之前,自行委任專業人向屋宇署就有關僭建自動投案,兼且主動公開,情況會好很多。歷史不斷重覆,政界有很多聰明人,特別是那些新加入這個行業的精英,應該以史為鑑,避免再犯類似的低級錯誤。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美國總是看不慣人家的好…

2024年05月07日 20:06 最後更新:21:09

從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法國,就可以為最近一系列國際謎題找到答案。

習主席訪法先舉行中法歐盟領導人三方會議,接著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中法會談後習主席表示,與馬克龍會談有豐富成果,歡迎馬克龍再度訪華。雙方還發表中東局勢的10點聯合聲明。從習主席的公開宣示到身體語言,都看到中法關係有實質的進展,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華時達成那種虛無飄渺的共識,有天壤之別。這也解釋了美國之前一系列操作,究竟所為何事。

近日美方無端向中國掟出兩個炸彈。第一,產能過剩論。美國財長耶倫訪華之前拋出這個觀點,認為中國的新能源產品產能過剩,威脅全世界。美國官員更加放風,表示會對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考慮加徵關稅。奇就奇在美國現在已經對中國汽車徵收27.5%的高關稅,而中國電動車根本完全未打入美國市場,美國在這個領域,特別是電動車領域上面發功,令人有點摸不著頭腦。

第二,中國協助俄羅斯論。在兩年多前俄烏戰爭開打之初,美國曾警告中國不能向俄羅斯提供武器,但是後來由於未見中國向俄售武,這種指控逐漸不了了之。近日美國又突然發難,指中國不能夠向俄羅斯輸出軍民兩用產品。布林肯甚至警告,北京向莫斯科運送可製造軍火的關鍵零部件,無疑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事火上澆油,要是中國不停手,美國將採取行動。所謂軍民兩用部件,定義廣闊無倫,即使中國向莫斯科輸出一粒螺絲,都可以說是輸出軍民兩用部件。美國突然間提出這種指控,並且煞有介事向媒體放風,考慮因此向中國的銀行實施制裁。

這樣問題就來了,美國為何突然將這兩個議題無限放大呢?表面來看,突出烏克蘭戰爭,可以轉移美國國內反對巴以戰爭的壓力,但看起來美國還有一箭雙鵰之意,這一著亦想破壞中國和歐洲的關係。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早前和歐洲開會的時候,亦都把話挑得很明,指中國是美國和歐洲的共同敵人,跟著又拿出那套美歐同屬民主體制,要對抗中國這種威權政府的陳腔濫調來說事。如今整個圖畫已經浮現出來,美國對中國無端指控,其實是劍指中歐關係,針對的是近來中國和歐洲,特別是歐盟兩大國法德兩國的關係,有快速改善的趨勢。

4月中德國總理朔爾茨帶了一個豪華的商貿代表團訪問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一早訂好要在5月初訪問法國,美國就在這兩個重要的中歐外事活動當中,硬生生加插財長耶倫和國務卿布林肯訪華,借此掟出兩個炸彈,意圖破壞中歐關係。所謂產能過剩,就逼迫歐盟對比亞迪等中國三大電動車生產商加徵關稅。至於指控中國支援俄羅斯,就是想煽動德國和法國民眾的情緒,反對和中國改善關係。

不過,從這次習主席訪問法國的成果來看,美國只是枉作小人,總是看不慣人家的好,但這種「八婆式」講是講非的離間行為,並未得逞。習主席和馬克龍會面之後,一方面嚴詞駁斥所謂中國產能過剩論,另一方面亦表示中歐雙方應該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處理經貿摩擦,照顧雙方合理關切。中國擺明會入更多法國農產品,看來中法雙方有互諒互讓的趨勢。更要命的是中法發表中東聯合聲明,法國成為首個聯合中國去譴責以色列的北約大國,美國的面子難下氣難平。

中國正在捉一盤大棋,在美國認定中國作主要競爭對手之時,全力改善與歐洲關係,倡導歐洲戰略自主,叫歐盟不要做美國的小兄弟來和中國對抗。從德國和法國的態度來看,中國的策略正逐步收獲成果。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