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專欄提及明代的「仁宣之治」令經濟發展更上一層樓,其中一名在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在史籍中被刻記著兩句說話:「促織瞿瞿叫,宣德皇帝要」,在當代及後世廣為流傳,被史家稱為「促織天子」。有網民留言問宣宗有治世是否過譽?宣宗雖犯了這個「嚴重錯誤」,但他更多是一名奠定明朝盛世的優秀政治家。

明宣宗朱瞻基畫像 (網上圖片)

明宣宗朱瞻基畫像 (網上圖片)

講他的優秀之處前,要先講清楚他「蟋蟀皇帝」這個污名。在明清一些史料中,宣宗玩蟋蟀的愛好,造成的惡劣後果一筐筐。在明人沈德符《萬曆野獲編》中,就繪聲繪色講明宣宗命大臣況鍾到江南強行徵集上千隻蟋蟀。到了明清野史《明朝小史》,甚至衍生出了為徵用蟋蟀鬧出人命。

更多相片
明宣宗朱瞻基畫像 (網上圖片)

早前專欄提及明代的「仁宣之治」令經濟發展更上一層樓,其中一名在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在史籍中被刻記著兩句說話:「促織瞿瞿叫,宣德皇帝要」,在當代及後世廣為流傳,被史家稱為「促織天子」。有網民留言問宣宗有治世是否過譽?宣宗雖犯了這個「嚴重錯誤」,但他更多是一名奠定明朝盛世的優秀政治家。

《明宣宗行樂圖》局部 (網上圖片)

講他的優秀之處前,要先講清楚他「蟋蟀皇帝」這個污名。在明清一些史料中,宣宗玩蟋蟀的愛好,造成的惡劣後果一筐筐。在明人沈德符《萬曆野獲編》中,就繪聲繪色講明宣宗命大臣況鍾到江南強行徵集上千隻蟋蟀。到了明清野史《明朝小史》,甚至衍生出了為徵用蟋蟀鬧出人命。

明《徐顯卿宦跡圖》局部( 網上圖片)

比起以上被誇大了的惡名,在歷史上明宣宗,也有比其他帝王做得更好的事,比如微服私訪,他百分百低低調,據載,他曾在祭陵典禮後回宮的路上,特意身穿便裝體察民情,跟沿途耕地老農閒聊家常,聽老農抱怨生活的艱辛和勞逸的繁重,默默回宮後就立刻辦公,多種惠民政策也出台。

瓷器底部印「宣德年製」 (網上圖片)

明宣宗執政後也大力反貪,第一刀先向有監察大權的都察院開刀,法辦了惡名昭著的左都御史劉觀,更厲行大刀闊斧改革,確立了都察院與吏部互相監督的原則。比起之前永樂帝朱棣的獨斷模式,宣宗對明朝歷史影響最深的就是「分權制衡」的管理體制改革:他苦心改革,建立「內閣模式」,確保明王朝,即使有一名較懶的皇帝,也能夠糾錯,確保國家運轉穩定。

清初小說家蒲松齡著有小說《促織》,更把此加工說為徵蟋蟀害死人,橫徵暴斂之嚴重,在當時廣為流傳。不過,故事內容可信性高嗎?明宣宗喜歡鬥蟋蟀是事實,就連宣德年間流傳下來的瓷器珍品,都有獨特蟋蟀圖案,但有沒有玩到民不聊生?記載內容最悲慘的《明朝小史》,距離明宣宗在位時隔三百多年,蒲松齡《促織》更是百分百小說。有一個更有力的證據,證明了宣宗這個日常生活愛好,只是被後人,特別是改朝換代後的清代筆記加了濃濃的味精:聲稱為明宣宗強徵蟋蟀的況鍾,其實是中國古代史上出名的清官能臣,至今還受民眾懷念。一旦鬧到民不聊生,應該不會如此流芳千古。

《明宣宗行樂圖》局部 (網上圖片)

《明宣宗行樂圖》局部 (網上圖片)

比起以上被誇大了的惡名,在歷史上明宣宗,也有比其他帝王做得更好的事,比如微服私訪,他百分百低低調,據載,他曾在祭陵典禮後回宮的路上,特意身穿便裝體察民情,跟沿途耕地老農閒聊家常,聽老農抱怨生活的艱辛和勞逸的繁重,默默回宮後就立刻辦公,多種惠民政策也出台。

在宣宗十年執政時代,「務實」是他主要風格,但也為未來的明朝帶來沉重的國防問題。宣宗雖在「馬上皇帝」朱棣身邊長大,與瓦剌鐵騎血拼過,但他登位後愛好和平,崇拜戰國名將李牧,常要求邊將學習他,不要為求邊功亂開戰。結果他在位時,明朝邊防一縮再縮,捨棄了開平衛等昔日遏制草原民族的要衝。保守的國防戰略,終於為崛起的瓦剌打開方便之門,兒子明英宗還被瓦剌擄去。

國防方面是宣宗執政敗筆,但其他方面卻為明廷貢獻良多。他的執政風格開明,不同於明太祖朱元璋立國時的高壓政策,明宣宗大量廢除嚴刑峻法,廣開言路,思想文化也就蓬勃發展。輕徭薄賦更成了他十年來執政理念,多次下詔書在災害中減免賦稅、安排賑濟,清人也有評之:「民氣漸舒,蒸然有治平之相。」

明《徐顯卿宦跡圖》局部( 網上圖片)

明《徐顯卿宦跡圖》局部( 網上圖片)

明宣宗執政後也大力反貪,第一刀先向有監察大權的都察院開刀,法辦了惡名昭著的左都御史劉觀,更厲行大刀闊斧改革,確立了都察院與吏部互相監督的原則。比起之前永樂帝朱棣的獨斷模式,宣宗對明朝歷史影響最深的就是「分權制衡」的管理體制改革:他苦心改革,建立「內閣模式」,確保明王朝,即使有一名較懶的皇帝,也能夠糾錯,確保國家運轉穩定。

明朝在宣宗之下,完成了多項重大改革,包括「江南賦稅改革」,令大明國庫滿盈,也才令明室捱過日後的「土木堡之變」。糧棉儲備豐厚,手工業更快速增長,以蘇州為核心的江南紡織業,正是在宣宗時火熱發展-「宣德爐」的冶煉業以及「宣德款」的瓷器,成為中國古代手工業的重要標誌。如此治國成就,應不負「明君」的稱號。

瓷器底部印「宣德年製」 (網上圖片)

瓷器底部印「宣德年製」 (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