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避免過度上網 英倡立法限制

大視野

避免過度上網 英倡立法限制
大視野

大視野

避免過度上網 英倡立法限制

2018年03月11日 08:22 最後更新:08:22

上網多有損精神健康英國要立法限制!

上網打機是時下青年最喜愛的遊戲 (資料圖片)

上網打機是時下青年最喜愛的遊戲 (資料圖片)

英國數碼、文化、媒體及體育大臣夏國賢 (Matt Hancock) 表示,因應過度上網可能損害精神健康的問題,正在研究立法限制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平台的時間。

英國數碼、文化、媒體及體育大臣夏國賢 (網上圖片)

英國數碼、文化、媒體及體育大臣夏國賢 (網上圖片)

當局將推出新法例,要求社交媒體公司確保所有用戶都已年滿13歲,具體方法未有定案,可能是要求色情網站確保瀏覽者提供信用咭資料以證明年滿18歲的相關法例的伸延。核實用戶年齡的責任,可能會落在經營社交平台的公司身上。

英國將推出新法例,要求限制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平台 (資料圖片)

英國將推出新法例,要求限制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平台 (資料圖片)

目前Facebook、Instagram、Twitter等受歡迎社交平台都有要求滿13歲才可註冊帳號,但只是簡單要求用戶輸入出生日期,沒有核實步驟,容易造假。

以後在英國上社交平台可能要受限 (資料圖片)

以後在英國上社交平台可能要受限 (資料圖片)

夏國賢指出,沒有必要另外開發年齡驗證系統,例如提供護照資料就能證明年齡。內閣部長們可能會提議設立一個網站,讓家長為孩子註冊,然後取得一組特別編碼,在孩子註冊社交平台帳號時需要輸入編碼核實。這樣家長便可限制孩子使用某個網站的時長。社交媒體網站也可以像電影那樣設分級制,例如將Youtube影片分為適合18歲、15歲、13歲以上人士觀看等級別,讓家長設置過濾網。

夏國賢說,希望確保兒童在只會看到適合他們的網上內容,「社交平台需要知道正在使用其網站的兒童幾多歲。我不想限制大人使用某平台的時間,但對於不同年齡的人,設定時限也許是對的。」

往下看更多文章

葉兆輝、廖廣申出席香港新聞博覽館專題講座 拆解精神健康問題

2024年03月23日 20:46 最後更新:20:46

香港新聞博覽館於23日舉辦專題講座,請來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葉兆輝教授,以及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副總監、精神科專科醫生廖廣申醫生拆解精神健康問題。

香港新聞博覽館舉行「精神健康攻略-『孤獨焦慮抑鬱 VS 關愛共融健 康』」講座

香港新聞博覽館舉行「精神健康攻略-『孤獨焦慮抑鬱 VS 關愛共融健 康』」講座

近年精神健康問題引起社會關注,市民如何保持正面積極的心境,社會各界又應如何提供支援問題,成為焦點。葉兆輝在「精神健康攻略-『孤獨焦慮抑鬱 VS 關愛共融健康』」講座表示,近年世界各地的年輕人及學童自殺個案均有上升趨勢。

葉指出,學童輕生問題除了與學業壓力有關外,亦與家庭因素有關,當中有五成三的學童輕生個案都來自不完整的家庭,例如單親或父母離異的家庭。

廖廣申醫生指出,市民應培養健康生活習慣,包括做運動、培養興趣及 積極社交生活等。

廖廣申醫生指出,市民應培養健康生活習慣,包括做運動、培養興趣及 積極社交生活等。

葉又稱,疫情期間學生未能回校上課,欠缺正常社交生活,復常後需要時間重新建立關係。另外,研究亦指出,過長時間使用手機,會影響身心健康及社交能力,建議限制使用手機的時間,增加面對面的交流。

葉表示,社會各界要提供全面支援,建立一個以「幸福感」為先的校園,讓學生愉快地學習,不應只盲目追求學術成績。他強調,輕生問題不應被醫療化,單靠醫學治療不能完成解決學生的情緒問題,當局應做好精神健康教育,並促進一個社區共融關愛的社會,擁抱希望。

葉兆輝教授表示,學童輕生問題除了與學業壓力有關外,亦與家庭因素有關。

葉兆輝教授表示,學童輕生問題除了與學業壓力有關外,亦與家庭因素有關。

廖廣申醫生則指出,人感到壓力與工作、學業、家庭,以及個人性格有關,而長期受壓力會容易出現降低免疫系統,腦退化、癌症等風險,市民應培養健康生活習慣,包括做運動、培養興趣及積極社交生活等。他又提到,優質健康的睡眠質素對身心健康很重要,睡前應培養做慣性的事,例如看書、聽音樂等。


他又表示,社會應互相尊重、多些包容和忍耐,建立正向思維,相信明天會更好。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