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洞北和粉嶺北兩個新發展區的發展密度可能會增加,許多人對此或會拍掌稱慶。當前政府未能成功覓地建屋,在現有的新發展區計劃增加單位數目,不失為一個方法,奈何新增的單位卻全數用作公營房屋,將區內的公私營房屋比例由原來的六比四,調整至近七比三。

政府有心志增加新界土地發展密度是好事,但只增加公營房屋單位數目,是否一個好做法呢?當一個社區的公營房屋數量過多,人口結構自然偏向消費較弱的社群,若再加上區內欠缺就業機會,居民只能跨區到其他地區「搵食」,到頭來便會出現大批窮忙族,以及綜援戶,情況猶如十多年前的天水圍,區內沒有經濟活動、沒有足夠社區配套、自然沒有生命力!

標德對天水圍印象最深是「悲情城市」四個字,是娥特在十多年前出任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時說的。天水圍社區失衡的教訓仍歷歷在目,社會用了不少資源和時間,以就業、輔導及民間墟市等多種「振興」方式協助居民走出悲情的陰霾。今次古洞北和粉嶺北恰恰反映,公私營房屋須有著均衡的比例,才能造就區內經濟活動及生活文化交流,社區內需要有不同的房屋種類,才能健康發展。

倘若為求急功近利,打破六四發展比例以解決當下的建屋問題,忽略市民生活及社區的長遠發展,日後可能需付出更大的成本糾正。政府在增加發展密度以提升公屋數目的同時,也是否應該考慮增加私樓的發展密度,帶動社區平衡發展?

需知道,社會上有大批市民既無資格申請公屋及居屋,亦上不了私樓,只增加公屋單位數目,這批「高不成、低不就」的夾心人如何是好呢?




標德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