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考古新發現 長江中下游發現野生稻米證據

歷史長河

考古新發現 長江中下游發現野生稻米證據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考古新發現 長江中下游發現野生稻米證據

2018年04月11日 10:00

稻米是中國人的重要糧食。距今一萬多年,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已有人類開始進食稻米的蹤跡。中國植物考古學家日前採用植矽體(phytolith)分析方法,在位於浙江省龍游縣的荷花山遺址中,找到了距今一萬多年前野生稻存在、以及逐漸被馴化的證據。

浙江荷花山遺址。(網上圖片)

浙江荷花山遺址。(網上圖片)

長江中下游一帶濕度高,稻米很快便會腐朽,在特定條件下才能保存。不過,在不少植物當中遺留下了的植矽體(phytolith)就不然,它是存在於植物細胞或組織中的微形顆粒,能夠在地層中穩定地長期保存。今次科學家通過鑑定來自荷花山遺址的葉片和殼中的植夕體,鑑定出一萬年前的野生稻米。

更多相片
浙江荷花山遺址。(網上圖片)

稻米是中國人的重要糧食。距今一萬多年,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已有人類開始進食稻米的蹤跡。中國植物考古學家日前採用植矽體(phytolith)分析方法,在位於浙江省龍游縣的荷花山遺址中,找到了距今一萬多年前野生稻存在、以及逐漸被馴化的證據。

人類最初不懂得耕作,主要靠狩獵和採集為生。(網上圖片)

長江中下游一帶濕度高,稻米很快便會腐朽,在特定條件下才能保存。不過,在不少植物當中遺留下了的植矽體(phytolith)就不然,它是存在於植物細胞或組織中的微形顆粒,能夠在地層中穩定地長期保存。今次科學家通過鑑定來自荷花山遺址的葉片和殼中的植夕體,鑑定出一萬年前的野生稻米。

由於長江氣候潮濕,古代的稻米未必有幸能夠保存下來。圖為玉蟾岩遺址的炭化稻米。(網上圖片)

荷花山遺址的研究者、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研究員吳妍表示,今次從土壤剖面中提取的植矽體,經分析後確認為野生稻葉片和稻殼。其中,在稻葉的扇形植矽體上,可以清晰地看見一種變化,那便是年代越近,它們的數量越多、尺寸越大、魚鱗狀紋飾越多。

稻米至今仍是中國人的主要糧食。(網上圖片)

中國考古學會植物考古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趙志軍表示,越來越多的考古發現證實,稻米的馴化過程大約起源於距今1萬年的前後,地點就在長江中下游地區。他認為,古人最初耕種水稻可能只是為了提高植物的產量,以供給不斷增加的人口,而非為了改變植物的生物特性,但在不知不覺間開始了水稻的馴化過程。

水稻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為主要食物來源。稻作農業的起源和發展,是世界考古學界持續不衰的熱門課題。

人類最初不懂得耕作,主要靠狩獵和採集為生。(網上圖片)

人類最初不懂得耕作,主要靠狩獵和採集為生。(網上圖片)

荷花山遺址的研究者、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研究員吳妍表示,今次從土壤剖面中提取的植矽體,經分析後確認為野生稻葉片和稻殼。其中,在稻葉的扇形植矽體上,可以清晰地看見一種變化,那便是年代越近,它們的數量越多、尺寸越大、魚鱗狀紋飾越多。

這正好說明在該區生長的野生稻米,正在逐漸演變當中,而且是變得越來越像今天的水稻。她說,當時的古人已認識到野生稻可以食用充饑,並有意或無意地逐漸學會了採集、儲存它們,甚至開始耕種。這也標誌著人類社會開始由採集狩獵邁向農業社會。

由於長江氣候潮濕,古代的稻米未必有幸能夠保存下來。圖為玉蟾岩遺址的炭化稻米。(網上圖片)

由於長江氣候潮濕,古代的稻米未必有幸能夠保存下來。圖為玉蟾岩遺址的炭化稻米。(網上圖片)

中國考古學會植物考古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趙志軍表示,越來越多的考古發現證實,稻米的馴化過程大約起源於距今1萬年的前後,地點就在長江中下游地區。他認為,古人最初耕種水稻可能只是為了提高植物的產量,以供給不斷增加的人口,而非為了改變植物的生物特性,但在不知不覺間開始了水稻的馴化過程。

在此之前,中國曾經在湖南省道縣玉蟾岩遺址、江西省萬年縣仙人洞遺址、浙江省浦江縣的上山遺址,都發現年代逾萬年的水稻遺存。但由於保存條件不好,僅在玉蟾岩和上山遺址發現過零星的炭化稻米。

稻米至今仍是中國人的主要糧食。(網上圖片)

稻米至今仍是中國人的主要糧食。(網上圖片)

水稻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為主要食物來源。稻作農業的起源和發展,是世界考古學界持續不衰的熱門課題。

往下看更多文章

楚國「武王墩墓」果蔬清單大公開!檢測確認為:梅核、栗子及甜瓜籽

2024年04月20日 14:20 最後更新:18:16

楚國「武王墩墓」項目近日有新進展,出土了梅核、栗子及甜瓜籽等果蔬產品,為研究當時飲食文化提供了線索。

「武王墩墓」漂浮物含梅核、栗子及甜瓜籽

武王墩墓是目前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結構最複雜的大型楚國高等級墓葬。考古隊員在武王墩墓的東Ⅰ槨室中發現了一批漂浮的植物遺存,其中包括梅核、栗子、甜瓜籽等果品。

這些果品被初步鑒定為漿果和乾果兩類。由於腐化和炭化等原因,漿果只留下了梅核和甜瓜籽,而栗子則保存得相對完整,並展現出仍具有彈性的特點。

CCTV圖片

CCTV圖片

從植物學考古的專業角度出發,考古專家通常將果實歸類到植物分類中的「屬」這一級。至於武王墩墓發現的栗子,專家一般不再進一步區分是板栗還是其他細分種類。

為楚國飲食文化提供線索

此前在其他楚墓的考古發現中,也曾出土過相對豐富的栗子和梅核等果品。這些發現提供了對古代楚國飲食文化的了解。在本次武王墩墓的考古發現中,甜瓜籽也被發現在果品遺物中。

CCTV圖片

CCTV圖片

果品遺物主要在東Ⅰ槨室  不同槨室或具不同功能

考古學家還注意到,果品遺物主要在東Ⅰ槨室中發現,而其他槨室則未有發現。這可能暗示不同槨室具有不同的功能,放置的文物也因此而異。

央視新聞圖片

央視新聞圖片

墓葬的發現提供了重要考古資料

據悉,武王墩墓位於中國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區三和鎮徐窪村,自2020年開始進行考古發掘並取得多項成果。這座墓葬的發現對研究戰國晚期楚國高等級墓葬制度以及楚國東遷後的歷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資料。

CCTV圖片

CCTV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