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斬是古代封建社會對犯人處以的一種刑罰。清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898年),即是120年前的戊戌年,戊戌變法失敗。慈禧將光緒囚禁到中南海瀛台,同時大肆捕殺維新黨人,其中維新派的首領康有為和梁啓超,早已事先聽到風聲逃了日本,而譚嗣同、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第、康廣仁等六人則被捕,最後就義於菜市口,遭斬頭處決,被後人稱為「戊戌六君子」。

1898年10月8日英國《笨拙》雜誌漫畫中的慈禧與光緒的形象 (網上圖片)

1898年10月8日英國《笨拙》雜誌漫畫中的慈禧與光緒的形象 (網上圖片)

以康有為為首的維新派,於1898年6月11日開始在滿清體制下進行改革,不過最後隨著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的阻撓,變法於1898年9月21日徹底的失敗告終。維新失敗導致六君子走上這個結果。然而,行刑砍頭在古代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快刀行刑,基本劊子手一刀下去,過程中犯人不會受到太大痛苦,另外就是使用鈍刀行刑,這對犯人來說是非常殘忍,一般折磨至少十幾刀或者幾十刀,犯人才會斷氣。一般犯人家屬,為了讓親人少受罪,很多時候會在刑場「打點一下」,好讓處決時使用快刀。不過這一次「戊戌六君子」不單止被朝廷,還要被慈禧盯上,由於戊戌首領康有為和梁啓超逃脫了,憎恨維新黨人的慈禧,要用盡方法來解心頭之恨,告訴天下,她是大清最有權力的人。

更多相片
1898年10月8日英國《笨拙》雜誌漫畫中的慈禧與光緒的形象 (網上圖片)

處斬是古代封建社會對犯人處以的一種刑罰。清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898年),即是120年前的戊戌年,戊戌變法失敗。慈禧將光緒囚禁到中南海瀛台,同時大肆捕殺維新黨人,其中維新派的首領康有為和梁啓超,早已事先聽到風聲逃了日本,而譚嗣同、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第、康廣仁等六人則被捕,最後就義於菜市口,遭斬頭處決,被後人稱為「戊戌六君子」。

戊戌六君子,上至下左至右為譚嗣同、楊深秀、楊銳、康廣仁、林旭、劉光第。

以康有為為首的維新派,於1898年6月11日開始在滿清體制下進行改革,不過最後隨著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的阻撓,變法於1898年9月21日徹底的失敗告終。維新失敗導致六君子走上這個結果。然而,行刑砍頭在古代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快刀行刑,基本劊子手一刀下去,過程中犯人不會受到太大痛苦,另外就是使用鈍刀行刑,這對犯人來說是非常殘忍,一般折磨至少十幾刀或者幾十刀,犯人才會斷氣。一般犯人家屬,為了讓親人少受罪,很多時候會在刑場「打點一下」,好讓處決時使用快刀。不過這一次「戊戌六君子」不單止被朝廷,還要被慈禧盯上,由於戊戌首領康有為和梁啓超逃脫了,憎恨維新黨人的慈禧,要用盡方法來解心頭之恨,告訴天下,她是大清最有權力的人。

慈禧 (網上圖片)

在處斬戊戌六君子的時,朝廷特意選用鈍刀。「戊戌六君子」被處決當中,譚嗣同因為那首絕命詩,令人印象最為深刻:「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內容表達自己對革命就義的絕然,而譚嗣同的行刑場面,也悲壯和慘烈得也令人心痛。

清廷折磨斬殺犯人的狀況 (網上圖片)

據指,在六君子處決當中,慈禧要求的不只於用鈍刀那麼簡單,而是使用「將軍刀」,是鈍刀之中鈍,簡單來說其實只是沒有開刃的鐵片。有份去到刑場目撃處決的譚嗣同好友,晚清著名武術家胡志廷,本身與另一好友「大刀王五」王子斌一起劫法場打算營救譚嗣同,但因守衛森嚴而沒有成行。

還有指,劊子手刀刀亂砍,將譚嗣同後腦、脖頸、後背看出條條血痕。十餘刀砍過後,譚嗣同雖滿臉滿身是血,但仍可喊出:「吾有一言!」,其後譚嗣同英勇就義,這句話也因此成了千古之謎。

戊戌六君子,上至下左至右為譚嗣同、楊深秀、楊銳、康廣仁、林旭、劉光第。

戊戌六君子,上至下左至右為譚嗣同、楊深秀、楊銳、康廣仁、林旭、劉光第。

在處斬戊戌六君子的時,朝廷特意選用鈍刀。「戊戌六君子」被處決當中,譚嗣同因為那首絕命詩,令人印象最為深刻:「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內容表達自己對革命就義的絕然,而譚嗣同的行刑場面,也悲壯和慘烈得也令人心痛。

慈禧 (網上圖片)

慈禧 (網上圖片)

據指,在六君子處決當中,慈禧要求的不只於用鈍刀那麼簡單,而是使用「將軍刀」,是鈍刀之中鈍,簡單來說其實只是沒有開刃的鐵片。有份去到刑場目撃處決的譚嗣同好友,晚清著名武術家胡志廷,本身與另一好友「大刀王五」王子斌一起劫法場打算營救譚嗣同,但因守衛森嚴而沒有成行。

據胡志廷的《譚嗣同就義目擊記》記載,當天行刑之時的頭一刀是殺康廣仁,直到第五個才開始殺譚嗣同。所使用的是「將軍刀」的鈍刀:「幾刀下去根本要不了人命,這根本不叫斬首和鋸頭沒什麼區別,其手段比砍頭的痛苦不知多少倍。譚嗣同卻一直是若無其事的樣子,神情若然,毫不畏懼,直至幾十刀後譚嗣同才斷氣,享年33歲。」

清廷折磨斬殺犯人的狀況 (網上圖片)

清廷折磨斬殺犯人的狀況 (網上圖片)

還有指,劊子手刀刀亂砍,將譚嗣同後腦、脖頸、後背看出條條血痕。十餘刀砍過後,譚嗣同雖滿臉滿身是血,但仍可喊出:「吾有一言!」,其後譚嗣同英勇就義,這句話也因此成了千古之謎。

譚嗣同死後被人冒險搶走屍首,葬在其家鄉湖南瀏陽城南約8公里的一處石山下,父親譚繼洵因子獲罪罷官回到瀏陽,並為譚嗣同輓聯作詩:「謠風遍萬國九洲,無非是罵;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