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後餘生的10年,稚嫩的孩子已經長大成人,不同人選擇了不同的生活,卻同樣地理解了人生。

汶川地震之後,北川中學是最受社會關注和關愛的一個學校。而只有他們這些同學,齊齊整整,是整個北川中學初中部唯一全部倖存的班級。他們的高中三年,是校園重建的三年,城市在重建,心靈也在重建。

更多相片
2008年初三四班補拍的畢業照(網上圖片)

劫後餘生的10年,稚嫩的孩子已經長大成人,不同人選擇了不同的生活,卻同樣地理解了人生。

2016年初三四班春節聚會(網上圖片)

陸春橋當年是這個班的學生之一,她後來去了南京一所大學學攝影,畢業後在上海工作,決定留在那生活。然而一切都在2015年夏天因為一場對話而改變。一位同樣來自四川的前輩問她,一點看不出你是經歷過地震的哦。她說,我們班上體育課嘛,都活下來了。前輩又問,你知不知道其他同學在幹什麼?他們身上發生的事,也許值得拍個片子。

陸春橋的家鄉北川縣小壩鄉(網上圖片)

第一個讓她印象深刻的故事,來自班裡一個優等生。地震前,陸春橋和她不太熟。但在7年後的長途電話裡,她將家裡的往事和盤托出,那是電影《唐山大地震》的複刻版。地震時,這位優等生在北川中學讀書,她的妹妹在位於北川老縣城的曲山小學。媽媽找到姐姐後,聽大家說,曲山小學已經沒了,就灰心了,沒去找妹妹。結果妹妹活著,被壓了十幾個小時,自己爬了出來。在那之後,妹妹對整個家庭都有一種怨氣,覺得沒人在乎她。姐姐從小懂事,成績好,但一直心事重重,因為妹妹那件事,姐姐一直耿耿於懷。

陸春橋工作照(網上圖片)

扛著機器跑來跑去的一千多個日子,她第一次理解了,在一個人價值觀養成的珍貴十年裡,地震對這群孩子到底意味著什麼。它給予他們倖存者的罪惡感、失去所愛的體驗,還會或多或少影響他們對親密關係的探索。就像一枚神秘的羅盤,冥冥中指引他們,又在他們後來的人生里反复閃現。

肖靜接受采訪(網上圖片)

最開始拍攝時,陸春橋想拍的主題是「選擇」,大學畢業,到達新的十字路口,她想知道同學們選擇什麼樣的工作,在哪里安家,選擇什麼樣的方式生活。很多人回了北川,有人早早結婚,有人在山里開挖掘機,還有一些在縣城裡做生意、送外賣、打工,為生計奔波。不是所有人都上了大學。地震影響了他們的選擇嗎?她想了想說,「應該是影響了他們做選擇的能力」。

母志雪和丈夫去北川老縣城(網上圖片)

「你知道,整個學習氛圍可能很差,但你會覺得,這幫人一起經歷過地震,需要理解、需要勇氣才能夠繼續走下去,至少當時,你是和一群彼此能懂的人一起生活。 」

母志雪、丈夫和母親相擁(網上圖片)

班級裡年齡最小、1994年出生的黃金城,也開始理解他的父親。他們父子在過去十年相處並不愉快。地震後,父親似乎放棄了自己的人生,成天待在家,什麼也不做,一發呆就是一整天。嚴重時甚至自言自語,還讓妻子煙抽。震後家裡一無所有,當時黃金城還在讀書,母親只好出去打工,硬撐著養活全家。

2008年初三四班補拍的畢業照(網上圖片)

2008年初三四班補拍的畢業照(網上圖片)

陸春橋當年是這個班的學生之一,她後來去了南京一所大學學攝影,畢業後在上海工作,決定留在那生活。然而一切都在2015年夏天因為一場對話而改變。一位同樣來自四川的前輩問她,一點看不出你是經歷過地震的哦。她說,我們班上體育課嘛,都活下來了。前輩又問,你知不知道其他同學在幹什麼?他們身上發生的事,也許值得拍個片子。

陸春橋想了想,能夠零星地憶起一點往事,但是同學們現在在幹嘛,經歷了什麼,她不知道。2008年那場地震,他們整個班級因為上體育課而全部倖存。此後7年,大家都很少聯繫了。

那時陸春橋即將大學畢業,讀大學時她也拍過一些視頻,於是就想打電話聯繫以前的同學們問一下他們的近況。經過一個月的溝通聯絡,她有了很大的震撼,原來地震後很多同學經歷的家庭變故、人生選擇,還有關於愛情與親情的複雜體驗,都超出她的想象。

2016年初三四班春節聚會(網上圖片)

2016年初三四班春節聚會(網上圖片)

第一個讓她印象深刻的故事,來自班裡一個優等生。地震前,陸春橋和她不太熟。但在7年後的長途電話裡,她將家裡的往事和盤托出,那是電影《唐山大地震》的複刻版。地震時,這位優等生在北川中學讀書,她的妹妹在位於北川老縣城的曲山小學。媽媽找到姐姐後,聽大家說,曲山小學已經沒了,就灰心了,沒去找妹妹。結果妹妹活著,被壓了十幾個小時,自己爬了出來。在那之後,妹妹對整個家庭都有一種怨氣,覺得沒人在乎她。姐姐從小懂事,成績好,但一直心事重重,因為妹妹那件事,姐姐一直耿耿於懷。

「我為什麼不早點關注他們?」陸春橋覺得這件事要做,「那時全國媒體都在報導北川,一個極端就是很慘,一個極端就是歌頌。我看到的報導,或者是別人眼中的北川,沒人去講普通年輕人的故事。」之後3年,她就潛心去做這件事,去拍這個倖存的班級裡,36個人從15歲到25歲的十年青春,紀錄片的名字就叫《初三四班》。

陸春橋的家鄉北川縣小壩鄉(網上圖片)

陸春橋的家鄉北川縣小壩鄉(網上圖片)

扛著機器跑來跑去的一千多個日子,她第一次理解了,在一個人價值觀養成的珍貴十年裡,地震對這群孩子到底意味著什麼。它給予他們倖存者的罪惡感、失去所愛的體驗,還會或多或少影響他們對親密關係的探索。就像一枚神秘的羅盤,冥冥中指引他們,又在他們後來的人生里反复閃現。

大年初三,她組織了一次同學會,他們回到了北川中學的教室。 8年沒見,大家都成了大人。有人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但大家還是很快親近起來,互相喚起彼此的花名外號。「我們是5月12號那天晚上,曾經一起背靠著背坐在操場上的那個班級。不管關係好還是不好,但凡能夠一起經歷這場地震,經歷一次生死,你都覺得,你跟他(她)心裡面是有連接的。」

20歲之後的日子,他們已經開始思考自我與外部世界的關係。肖靜是初三四班裡幾個好看的女孩兒之一,十年後還會被男生們提起。回想起當年的事,她的眼淚一下子就滾了下來,「我會想起當時那些(去世的)同學、老師,總覺得我們現在這些好的條件,都是因為一場地震、那麼多人死去,才換來的。」

地震那天,初三四班在操場裡上體育課,男生們在打籃球,女生們走路的時候莫名其妙摔倒了,接著灰塵遮天幕地,聽見喊叫聲,看到人從教學樓里跑出來,然後就再看見教學樓垮了。當時他們才15、16歲,個個都懵了。他們班的體育老師田強,在操場里大喊:「還有那麼多孩子啊!都在裡面,怎麼得了啊!」呆站在老師旁邊的男生黃金城,不明白老師哭什麼,心裡第一反應是「不用上課了」。

肖靜呆在操場上,直到媽媽找到她,把她一下子抱住,跪下來,「哇」地一聲哭出來。那種哭法令人心碎,好像她全身上下唯一的器官,就是一雙流淚的眼睛。肖靜看著她,腦子是木的,別人叫她,她就轉過頭看人,不答應,也不說話,哭不出來。

陸春橋有個好朋友當時讀高一,教學樓整個垮掉了,她想去救,但沒辦法。她們從小一起玩耍。那是一個愛紮馬尾、喜歡穿橫條短袖的女孩,一周前,她才開始和隔壁班男孩的戀愛。還有他們的班主任,本來已經跑到了空地上,但擔心有學生留在教室裡,又折返回去,再也沒出來。

只有他們,齊齊整整,是整個初中部唯一全部倖存的班級。

陸春橋工作照(網上圖片)

陸春橋工作照(網上圖片)

最開始拍攝時,陸春橋想拍的主題是「選擇」,大學畢業,到達新的十字路口,她想知道同學們選擇什麼樣的工作,在哪里安家,選擇什麼樣的方式生活。很多人回了北川,有人早早結婚,有人在山里開挖掘機,還有一些在縣城裡做生意、送外賣、打工,為生計奔波。不是所有人都上了大學。地震影響了他們的選擇嗎?她想了想說,「應該是影響了他們做選擇的能力」。

她慢慢覺得,拍攝這個班級,其實是在拍整個北川中學的那一代人。他們有相同的命運。這是值得研究的一代人——震後,北川中學是非常典型的、被最高權力關注也被社會極度關愛的一個學校。而他們那一屆,是震後第一屆高中生,也是新學校建好後入學的第一屆學生。

他們的高中三年,是重建的三年,城市重建,心靈也重建。生活中的一些好事,他們都過早地、不費吹灰之力得到了。首先是豐盛的物質。震後兩年,北川中學不用交學費,春節每個學生有500元壓歲錢,成績排名全縣前100的,每月還有350元生活費。每隔幾天,他們就排隊領外界捐助的匡威、耐克,甚至還有洗面奶和衛生巾。

肖靜原來是每周只有兩天能吃到肉的山區孩子,但突然間,有了北京來的老師教她舞蹈,她進了藝體班,校服是裁縫為每個人量身定做的白襯衫、百褶裙,還有一套運動服,是好看的藍白相間的網球裙。陸春橋那時已經意識到,豐富物質的另一個結局是迷失,「很多很多小孩被這種關愛扭曲了,原來只有上大學這一條路,但現在他覺得我不用努力學習,不用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

另一個原因是,學習之外的活動太多了。常常上課上到一半,廣播就通知全體學生穿上校服,操場集合,哪個領導或明星又來慰問了,以前他們沒見過的,那幾年都見了。 「其實沒有太多的機會和心思去學習。」

也有客觀因素,經歷過那麼巨大的創傷,人們沒辦法立刻緩過來。陸春橋印像中的高一,整個學校都沉浸在痛苦與虛妄中,老師天天守著學生,但無心上課,其實不是真的「無心」,而是沒辦法上課,因為他們的孩子也不在了。他們要花很大努力,才能讓自己不站在講台上哭出來。

當時的價值體系裡,沒人在意孩子們的未來怎樣,活著已是萬幸,快樂就好。 「地震時多少小孩死了,你家小孩還活著,想要什麼,家長就給他什麼。」3年後,他們都經歷了不甚順利的高考。在8年後的同學會上,很多人會感嘆,在北川中學的高中生活「毀了」自己的一生。可是他們又會轉念想,如果當時不那樣,又能怎麼樣呢?似乎也別無選擇。

肖靜接受采訪(網上圖片)

肖靜接受采訪(網上圖片)

「你知道,整個學習氛圍可能很差,但你會覺得,這幫人一起經歷過地震,需要理解、需要勇氣才能夠繼續走下去,至少當時,你是和一群彼此能懂的人一起生活。 」

那次見面會,一個女孩的發言讓陸春橋改變了拍攝主題。母志雪,原來在班裡毫不起眼,那天卻在講台上大放光彩,驕傲地宣告自己的夢想是當個包工頭。 7年的反差實在太大,陸春橋好奇她怎麼變成今天的樣子,跟拍一段時間後,母志雪成了紀錄片的主人公。片子的主題,也從「選擇」變成「理解」:年輕人對過去發生事情的理解,對失去的理解,對家庭關係的理解,對父母的理解。那是陸春橋覺得整個過程裡,最讓她感動、也最摧殘她的部分。

地震時,母志雪失去了父親。最初她怕別人可憐自己,故意表現得開朗,日子久了,這成了她性格的一部分。再遇見陸春橋時,她剛剛開始一段戀愛。他們認識時間不長,但很快就結了婚。談這段戀愛時,母志雪投入而認真,她突然想明白了一件事——為什麼2009年的春節,她母親會一個人在河邊哭了那麼久。

父親去世後那幾年,最開始她很傷心,後來傷心變成一種遺憾。但她一點都理解不了母親的那種傷心。這一年,有了愛情的體驗,她理解了。地震後母親的所有舉動,失去丈夫的那種悲傷和不捨,她感同身受。她心疼母親。

母志雪和丈夫去北川老縣城(網上圖片)

母志雪和丈夫去北川老縣城(網上圖片)

班級裡年齡最小、1994年出生的黃金城,也開始理解他的父親。他們父子在過去十年相處並不愉快。地震後,父親似乎放棄了自己的人生,成天待在家,什麼也不做,一發呆就是一整天。嚴重時甚至自言自語,還讓妻子煙抽。震後家裡一無所有,當時黃金城還在讀書,母親只好出去打工,硬撐著養活全家。

黃金城不能理解,家裡也沒親人去世,怎麼父親就成了這個樣子。他看著母親辛苦支撐,就總和父親吵架,罵他懦弱、沒用、不擔當。也是到自己工作了以後,他才明白,當地震發生後,他們一家走在廢墟里,望著前後一片荒涼,父親說的那句「這下我們是真的什麼都沒了」,到底意味著什麼。

作為頂樑柱的父親,辛苦一輩子買的房子沒了,工作也沒了,他忽然發現自己曾無比自豪的優越、安穩的生活都消失了,奮鬥的半生頃刻間清零。人到中年,不再對生活有信心。其實沒辦法要求誰一定要堅強,父親也很脆弱。

這群同學,現在25歲,再過十年,就是35歲,真正接近爸媽在經歷地震時的年齡,陸春橋說,「我們都在慢慢往父母的年齡走,在變成一個大人的時候,你才會真正理解08年的很多東西。」

母志雪、丈夫和母親相擁(網上圖片)

母志雪、丈夫和母親相擁(網上圖片)

當年地震時,北川中學初三還曾有過一個被全年級熱議的愛情故事。當時四班的一個男孩和另外一個班的女孩戀愛。女孩被埋在下面十個小時,男孩守了十個小時,怎麼勸都勸不走。女孩康復後,他們分了手。所有人都說女孩變了心,愛上了志願者,男孩兒的曠世真心被辜負了,女孩從未出來澄清。

一次回北川拍攝,陸春橋想起這個故事,去找了當年飽受詬病的女孩,她問起這件事,女孩說,如果不是因為地震的話,他們不會分手,甚至可能已經結婚了。

她覺得那份愛太重了。男孩當時說的是,就算你是殘疾人,我也會娶你。在那樣的大背景下,原本對等的愛扭曲了,成了負擔,女孩覺得無法承受。沒有什麼第三者,也沒有辜負這一說。

只是一些非常細微的因素,讓他們的青春和人生從此不同了。陸春橋那時覺得自己能夠理解女孩了,大家都經歷過愛情,知道沒有人能在不對等的愛里得到自由。

這三年,陸春橋進入一家電影公司,全職拍這部片子,這三年她是熬過來的,要耐寂寞,很多時候都是一個人,不斷回看當年的報導,了解以前的故事,而且她不是一個完全的他者,地震裡也有她心碎的回憶。但等到真正拍完,她攤開這些素材,在上海的剪輯室裡反复咀嚼的時候,又覺得自己有幸,也覺得特別值得,辛苦這三年,她了解並進入了同學們的人生,還了解了她父母的愛情。

2017年,她一直拍到了母志雪結婚。在紀錄片裡,婚禮的畫面非常動人。母志雪、她的母親、她的丈夫,三個人微笑抱在一起。在母志雪婚禮前一個月,母志雪對著陸春橋的鏡頭,講了一段想說給爸爸聽的話:「爸爸,我想讓你活過來一次,哪怕是一天,我就想讓你看看我,我從15歲到25歲的十年,我過得有多麼優秀。我現在馬上要結婚了,要嫁給這個男生,如果你在的話,對他滿不滿意啊?」她沒有哭,是笑著說的,但眼睛裡有淚。

在北川,很多老同學等著看陸春橋的紀錄片。最初她去拍他們,他們受寵若驚。他們都在這個小縣城裡生活,在交通局上班,在北川地震博物館上班,有人開個小店,還有人送外賣。一些人結了婚,一些人很快就要做爸爸媽媽了。

初三四班的故事,還會拍成一部劇情片。 2015年和陸春橋對話的那位前輩,就是金馬獎製片人韓軼。後來韓軼介紹了導演柯文思和她認識。陸春橋提供了近十萬字的採訪素材,柯文思完成了劇本。這部電影將會在2019年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