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訪問永春派陳凱旋師傅中,陳師傅在細述他習武見聞時,亦有說到南派之中,有很多門派都有六點半棍的套路,絕非永春派、詠春拳所獨有。  熱愛武術的朋友,相信大家在坊間都曾有看過很多門派演繹不同的六點半棍法。當然亦會有人會問,那麼多套棍法到底那套棍法才是正宗的?如要筆者答的話,我就只能說:(家家都正宗、派派是真傳)。

據筆者搜集資料永春派的六點半棍,是由少林至善禪師所傳下來的支源,亦有分紅船梁二娣、黃華寶一系和清遠飛來寺鄧算一系, 而葉問一系所傳下的六點半棍,所提及的源流是與紅船一脈相連的。  在走訪詠春派有關六點半棍的資料裡,有人說要用十二呎的長棍練習,據說因仿效梁二娣,在紅船時作船夫時,起航、停船、泊岸、單憑一枝長竹竿,運竹如筷,至善祖師看見梁二娣在船上幹活,認為他是練棍材料,所以才把棍法傾囊相授給他。  

但傳說歸傳說!每個人喜愛怎樣練去習,都有一套個人的心得。筆者十分認同十二呎棍是練習功力的最佳伙伴,但練習棍法的運用時,我就會覺得稍為略欠靈活,七尺二寸是較為合適。

      置於葉問系的六點半棍所說的六招半棍法,實則是七式棍種所形成,七式棍種是:「槍、割、圈、點、流水、彈、欄」。 而七式棍種内就包含有:「剛、柔、正、偏、迎、伏、偷、漏、標、削、圈、點、彈、挑」十四訣,所謂知棍式、明要訣,加上苦練有恆,便能自由打出不同應敵的組合。

「槍棍」

「槍棍」     槍棍也稱「標龍棍」,這式棍法取自中平槍,練習槍棍講求來回一條線,但運用時可自由攻三路,槍棍由腰出,勢順力猛。 有個傳統練習槍棍的方法,就是把三分長的鐵釘,先釘一分入吊起的木牌上,然後用槍棍把那突出的部分打進木牌內,這就是練習準繩的「釘棍牌」。

「削棍  」  削棍也稱割棍,是起棍即打,專削敵方前鋒手。所謂:「棍無兩響」,運用這式棍,剛為削、柔為伏。只要與敵人兵器相碰,我棍即沿對方兵器邊緣盡力削下令敵人手腕重創,棄棍而敗。

「圈點棍」     圈點棍是單頭棍以陰陽變速的偷漏打法。有些詠春派的老前輩會稱點棍為「釘棍」。傳說從前有個練習方法就是讓助人不規則的拋岀多粒欖核在地下時,持棍者必須疾速用點棍去擊欖核打破欖核時,棍不收回再以另半個圈作回旋力連續去做擊打動作,重覆練習。  有曾聽老前輩解釋過,六點半棍的所謂半點棍,由於這式棍法在套路上演繹,打出的棍只有半個圈,所以就不成一點棍,只算半點,六點半棍的半點就是因此而定名。  

六點半棍第四式稱為:「彈棍」   彈棍全憑後手操控,後發先至是這式棍法的特色。彈棍乃守棍式,看似棍尖下垂,使敵無跡可乘,令敵人不敢冒險搶進,輕則取手、重則撩陰,也是我說的鈎魚棍法。

「流水棍」

第五式「流水」、「撐舟棍」     流水棍同撐舟棍是兩個動作,但實際可歸納為一式。棍訣有云:「流水打八字」,凡用這兩式棍必須要跟「棚棍」配合用之,可連消帶打,是六點半棍的下路的棍法。 流水棍又叫兩儀棍,六點半棍的棍路,是以打開紙扇面的半月型為行棍的範圍,而流水棍隨了攻防外另一方個用途,便是轉方向,所以我們說的兩儀為:「開門頭」棍。

「挑棍」

第六式「挑棍」 挑棍又名「攤棍」,因為廣東佛山言語發音關係兩稱皆可。攤棍是以短距離爆發力,彈開來者兵器,以膞力壓打敵人身體。乃陰手棍亦可順勢削打前封手。

第七式「欄棍」 攔棍是橫破直的招式,一式裡有三個打法,欄棍是用子午馬在胸前以水平線推出,巧妙在以後手控制棍枝,力發在棍非在手,在六點半棍套路裡面,欄棍是結合挑、槍、割、型成了一個組合稱為:「子午撩陰棍」。    

詠春六點半棍的步法以四平馬、午子馬、吊馬為主。所以我們會由「扯棍馬」開始練習,扯棍馬是練習身體的起動及整個身體的對拉力。   我的六點半棍是先由「抽棍」、「凳棍」單式開始練習示為棍功,按部就班,一式一式練下去的,熟練了單式棍後,就學習整套六點半棍。

    六點半棍又名「扇面棍」,意思是依著中國的紙扇形狀為整套棍法的方位、角度結構。棍法一展開,就有如打開一把紙扇,有人說六點半棍有一式「兩儀棍」,其實它不是棍法,而是走的步法和方位。

「黐棍」是二人對練的方法,是練習雙方的「力覺」、「觸覺」,圈棍練習的纏絲力。黐棍是定步的棍法鍛鍊,活步鍛鍊是「走棍圈、打棍廊」。 「走棍圈」又稱「磨棍」,是兩人棍纏棍走不停留,所謂「棍圈」有固定的活動的範圍,練的是棍訣:「剛、柔、正、偏、迎、伏」利用步法去佔核心,爭位置。

「打棍廊」是練習互相攻防的對拆,利於實戰,由套路演變而成,雙方棍法攻防對打法度嚴密。棍廊以:「偷、漏、標、削、圈、點、彈、挑」八法為主體,「打棍廊」動靜剛柔、高低快慢、上下起伏、結構嚴謹,風格樸實無華,打法不離一個梅花形,是六點半棍法的精華所在。




江志強武術專欄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