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福建艦成功海試歸來 有哪些細節不容錯過?

博客文章

福建艦成功海試歸來 有哪些細節不容錯過?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福建艦成功海試歸來 有哪些細節不容錯過?

2024年05月09日 16:41 最後更新:16:56

在熱烈期待中,中國首艘自主研發的超級航母開啟首次海上試驗之旅。經過8天緊張有序的測試,福建艦於5月8日順利返回江南造船廠碼頭。

首航試驗中的中國海軍福建艦。新華社圖片

首航試驗中的中國海軍福建艦。新華社圖片

今次海試,福建艦完成了動力、電力系統的全面檢測,並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福建艦雖然完全由中國自主研製,船型設計肯定經過了反復模擬計算和在船池的多次測試,但作為一艘排水量超過8萬噸的新型巨艦,其基本性能的測試尤為重要。

新華社圖片

新華社圖片

這也符合慣例,艦艇的首航通常是對其基本航海性能進行測試,包括艦體設計是否存在問題,動力系統能不能與之匹配等。部分國家就在海試中發現問題,像是印度國産航母「維克蘭特」號,它在第一次出海航行時就出現了嚴重的縱搖情況。

印度航母在海試中出現了嚴重的「磕頭」現象。

印度航母在海試中出現了嚴重的「磕頭」現象。

與中國海軍前兩艘航母遼寧艦和山東艦相比,福建艦的航海性能和關鍵設備都面臨更為複雜的考驗。遼寧艦由於基於蘇聯「瓦良格」號改造,初期海試較為謹慎;而山東艦則因與中國自行設計的福建艦相似,海試進程相對較快。福建艦的首次海試持續了8天時間,預計關於該艦基本性能的海試複雜度應該在遼寧艦和山東艦之間。

福建艦上的氣象水文部門人員在海上進行人工氣象探測。新華社圖片

福建艦上的氣象水文部門人員在海上進行人工氣象探測。新華社圖片

值得注意的是,福建艦在海試中特別關注了電力系統,這與它搭載的電磁彈射系統密切相關。眾所周知,福建艦的一大重要技術突破就是安裝了電磁彈射系統,它在航母艦載機的出動效率方面起到關鍵作用。電磁彈射系統對電力供應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有著極高的要求,福建艦在這一方面的測試結果達到預期,顯示出其電力系統已為高效運作做好準備。

此外,福建艦在相對平穩的海面上進行了不同航速的測試,包括高速轉彎試驗,這對於提升戰術反應速度和應對威脅具有重要意義。在二戰時期,航母等水面艦艇往往需要利用高速轉彎的劇烈機動來擺脫對手發射的魚雷和炸彈;即便是在精確制導武器時代,這樣的高速機動能力仍是航母應對各種突發情况、規避來襲武器或搶奪戰位的重要手段。美國超級航母在海試期間也都會進行類似測試,例如「福特」號航母就曾發布高速轉彎測試的照片和視頻以展示其優良的航海性能。

從官方發佈的伴隨著船頭劈開的浪花,福建艦高速航行時排出淡淡煙霧——相信這是該航母採用常規動力的最好證據了。福建艦5月1日從港口起航,到如今的高速航行,從它排出的煙霧也能看出,這艘航母的動力系統始終在相當穩定地運行。

在官方發佈的福建艦各個角度的高清圖片中,我們可以清晰看到福建艦飛行甲板的精巧布局。從俯視角度看,飛行甲板清楚地劃分出了了停機區、滑行跑道、起飛著落標記等各類分區標識。

從照片中可見福建艦甲板相當壯觀,甚至比足球場還要大。新華社圖片

從照片中可見福建艦甲板相當壯觀,甚至比足球場還要大。新華社圖片

此前西方觀察家曾根據衛星照片分析稱,福建艦的右舷彈射器位置與前升降機靠得過近,可能影響會飛行甲板的調度。但從最新照片可以確認,福建艦的飛行甲板布局經過精心策劃,這些擔心實在是有些多慮了。

儘管目前尚未見艦載機的身影,但這預示著福建艦在完成更多海試後,將會與艦載機進行緊密配合,帶來更多驚喜。




止戈堂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殲-20可輕易達到超音速巡航 未來空戰或扮演類似「狙擊手」角色

2024年05月29日 12:19 最後更新:12:22

長期以來,殲-20有沒有超音速巡航能力,一直是西方爭論的熱門話題。最近,東部戰區首次官方確認。向來戴著有色眼鏡看待中國軍事發展的西方媒體也不得不承認,這是中國航空工業能力的巨大飛躍。

東部戰區近日組織戰區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等兵力,位台島周邊開展「聯合利劍-2024A」演習。東部戰區還重點介紹了「越海殺器」系列武器裝備,其中對於殲-20隱形戰鬥機的介紹中提到它可「輕易達到超音速巡航」,引起了外媒的廣泛關注。

東部戰區於26日在官方微博與微信公眾號平台發布了關於一段殲-20的混剪視頻。其中提到殲-20具有多種特徵:高隱身性——輕鬆突破敵防空系統;高機動性——輕易達到超音速巡航;高感知性——快速識別目標精確打擊。東部戰區還稱殲-20為「長空利劍」「制勝先鋒」「踹門神器」。

《保加利亞軍事》網站27日稱,解放軍東部戰區發布的殲-20混剪視頻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其中强調了殲-20已經具備三個「S」特性,即隱身(Stealth)、超音速巡航(Super cruise)與態勢感知能力(Situational awareness)。報道提到,殲-20的動力系統一直是外界重點關注的話題。「最初,它由俄羅斯製造的AL-31F發動機提供動力,並不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此後殲-20換裝國産WS-15發動機後,外界傳聞其可靠性存在問題。」而東部戰區關於殲-20的最新介紹,無疑是澄清了外界的這些質疑。

接受《環球時報》採訪的軍事專家表示,東部戰區提到殲-20具備的幾種特徵是第五代戰鬥機的典型標志,一些專業人士也把這些特徵作為衡量第五代戰鬥機的標準。其中,外媒往往最為關心殲-20的超音速巡航能力。

專家介紹說,超音速巡航是指戰鬥機在不開啓發動機加力的情况下能持續保持較長時間的超音速飛行。超音速巡航可以讓戰鬥機快速到達作戰區域,搶占優勢發射陣位並壓縮敵方反應時間。在超音速飛行中發射導彈,可以給導彈更高的初速度,從而增加導彈的射程。第五代戰鬥機利用隱身突防發起攻擊後,還可以借助超音速巡航快速脫離戰場,讓自身的生存力大大提升。因此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可以在戰場上帶來諸多戰術優勢。

專家表示,從本次東部戰區發布的消息看,殲-20配備的國産發動機動力澎湃,加上自身獨特的鴨式氣動布局,使得殲-20具備非常高的機動性,完全可以達到超音速巡航。

印度《歐亞時報》27日稱,殲-20已經成為解放軍空軍的中流砥柱,據信擁有比其他解放軍空軍戰機更先進的電子設備,所裝備的傳感器可以輔助飛行員作出最佳的戰鬥與戰術决策。在未來空戰中,殲-20可能會扮演類似「狙擊手」的角色,利用近乎無法被發現的能力,躲開敵方戰鬥機的攔截,直接打擊諸如敵方預警機與空中加油機等高價值目標。

內地軍事專欄「空天力量」提到,無論是美國的F-35還是俄羅斯的蘇-57,它們在超音速巡航方面都明顯不合格——F-35是因為臃腫的氣動布局帶來的先天限制,而蘇-57則是由於配套的「産品-30」發動機遲遲無法交付,而只能使用117S發動機凑數,難以發揮它的高速性能。

作為後來的追趕者,中國殲-20隱形戰鬥機在設計之初就試圖在各項指標上對標F-22,但由於當時的技術條件限制,早期型殲-20配備的俄製AL-31F發動機不給力,使它在超音速巡航方面遲遲無法達標。有傳聞稱,為了達到超音速巡航,殲-20的氣動布局進行了很多專門修改,但效果始終不够理想,最多只能算是勉强達標。但隨著國産WS-15發動機的研製成功,殲-20配上這款動力澎湃的「國産心」後,終於獲得了超音速巡航能力。

美國《國家利益》網站也不情不願地承認,需要正視殲-20對於美國空軍帶來的全面威脅——「即便它的空戰性能趕不上F-22,但憑藉超音速巡航能力和超機動性能,仍能在對抗F-35時獲得優勢」。但糟糕的是,F-22的生産綫早已經被拆除,現有的100多架無法補充,而殲-20依托中國强大的航空製造能力正在快速追趕。美國空軍官員此前已經警告說,伴隨著殲-20、殲-16、殲-10C等新一代戰鬥機的批量生産,中國很快就將在空軍規模上趕超美國。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