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斧聲燭影 趙光義登基之謎至今成疑

史空穿梭

斧聲燭影 趙光義登基之謎至今成疑
史空穿梭

史空穿梭

斧聲燭影 趙光義登基之謎至今成疑

2018年07月05日 10:00 最後更新:10月22日 12:11

北宋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駕崩,宋太宗趙光義繼位,由於太宗登基出現不少爭議,令不少人懷疑趙光義是弒兄奪位,又稱「斧聲燭影」。

金匱之盟的說法是來自《宋史》。 (網上圖片)

金匱之盟的說法是來自《宋史》。 (網上圖片)

據《宋史》記載,宋太祖於建隆二年已立下「金匱之盟」,由杜太后,即趙太祖、太宗的生母,在臨終時召宰相趙普入宮所立的遺言,並指名於太祖死後,由其弟光義繼位。

更多相片

金匱之盟的說法是來自《宋史》。 (網上圖片)

北宋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駕崩,宋太宗趙光義繼位,由於太宗登基出現不少爭議,令不少人懷疑趙光義是弒兄奪位,又稱「斧聲燭影」。

網上圖片

據《宋史》記載,宋太祖於建隆二年已立下「金匱之盟」,由杜太后,即趙太祖、太宗的生母,在臨終時召宰相趙普入宮所立的遺言,並指名於太祖死後,由其弟光義繼位。

宋太宗 (網上圖片)

不過,由於宋太宗在上任後,一反次年才改元的慣例,在登基之日便立刻改元太平興國。不久之後,太宗又先逼太祖之子趙德昭自刎身亡,加上太祖四子趙德芳亦離奇病死,英年早逝。令人不禁懷疑趙光義成功登基,是另有原因。

司馬光 (網上圖片)

當時由北宋僧人所撰寫的《續湘山野錄》所載,宋太祖是在燭影斧聲中突然死去的,而當晚趙光義剛好留宿於宮中,次日便在靈柩前即位,令人懷疑其有弒兄之嫌。

另有意見認為,宋太祖的死與宋太宗無關,北宋司馬光於《涑水紀聞》的記載,指宋太祖駕崩後,已是四鼓時分,趙光義是得悉死訊後才入宮,因此不可能「弒兄」。但究竟事實為何?至今史家仍未有定案。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不過,由於宋太宗在上任後,一反次年才改元的慣例,在登基之日便立刻改元太平興國。不久之後,太宗又先逼太祖之子趙德昭自刎身亡,加上太祖四子趙德芳亦離奇病死,英年早逝。令人不禁懷疑趙光義成功登基,是另有原因。

宋太宗 (網上圖片)

宋太宗 (網上圖片)

當時由北宋僧人所撰寫的《續湘山野錄》所載,宋太祖是在燭影斧聲中突然死去的,而當晚趙光義剛好留宿於宮中,次日便在靈柩前即位,令人懷疑其有弒兄之嫌。

司馬光 (網上圖片)

司馬光 (網上圖片)

另有意見認為,宋太祖的死與宋太宗無關,北宋司馬光於《涑水紀聞》的記載,指宋太祖駕崩後,已是四鼓時分,趙光義是得悉死訊後才入宮,因此不可能「弒兄」。但究竟事實為何?至今史家仍未有定案。

往下看更多文章

失明欲見太陽 「扣盤捫燭」誤認長笛為太陽

2024年04月26日 20:00

「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宋朝蘇軾所寫的《日喻》,當中有言:「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為日也。」

從前,有戶人家生下一個男嬰。本應是天大的喜事,卻沒想到這名男嬰出生時雙目就失明了。家人雖感到惋惜,卻不因此而薄待小男孩,反而對他更為疼愛。因此,就算男孩從未見過一件實實在在的東西也不感到氣餒。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有天,男孩漫步於大街小巷中。熠耀的陽光灑在他的身上,照得他心中暖洋洋的。當時的他還不知道太陽的存在,所以他便隨便向一名路人問道:「今天天氣怎麼那麼暖和啊?」路過的人聽到便如實回答:「那是因為今天陽光普照吧!」聽過路人的回覆後,男孩平生第一次在心中萌生出如此強烈的願望:想知道太陽是怎麼樣的。於是,他向前摸索了幾步,再次攔住了一個過路人問道:「我眼睛看不見,你可以告訴我太陽是怎麽樣的嗎?」過路人心裡感到奇怪,但因看到男孩呆滯的眼神,還是盡力地描述太陽的模樣:「太陽呀,形狀就像個銅盤吧!」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男孩得到想要的答案後,便迫不及待地趕回家。還沒等到他回家,他的家人便聽到他焦急的聲音從遠處傳來。「快⋯⋯快給我一個銅盤!」銅盤拿到手後,他便用手敲打了兩下。銅盤錚錚作響,只見他聽到銅盤發出的當當響聲後就高興地喊道:「我聽見太陽了!我聽見太陽了!」周圍的人都不禁楞了一下,隨即便是一陣哄堂大笑。其中一個人笑著對他說:「那是敲銅盤的聲音,太陽可不會發出聲音呢!」男孩聽了,懊喪地問道:「那……太陽究竟是什麽樣子呢?」那個人告訴他:「太陽之所以是太陽,是因為它會發光,就像蠟燭一樣!」於是男孩馬上又讓家人找出一根蠟燭。他把蠟燭從上到下摸了個遍,邊摸還邊想著:這下我終於知道太陽長什麼樣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之後過了好幾日,男孩無意中碰到一根長笛。他隨手一摸,然後又突然跳了起來,大聲喊道:「我又摸到太陽了!」

後人據此提煉出「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比喻不經實踐,認識片面,難以得到真知。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