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千帆競發,百舸爭流

博客文章

千帆競發,百舸爭流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千帆競發,百舸爭流

2024年01月29日 11:07 最後更新:11:32

 

作者:周春玲,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高昇基金執行主席

中國內地有31個省級行政區,各省在經濟發展上既是夥伴拍檔又是競爭對手,上演了一齣齣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好戲。

每年的1月底,各地人大政協兩會密集召開,按慣例會提前公佈過去一年各自的經濟運行狀況,正是「狼煙盡、冠軍出」之時。

細看上週陸續公佈的2023年地方經濟數據,大抵能夠揭示出各地在過去一段時間,於經濟發展方面下的功夫深不深。

眾多省份中,廣東省和海南省等地的表現格外引人注目,他們在強鏈興業(強化產業鏈供應鏈、發展新興產業)上展現出了各自的亮點。

同時,這些亮點完全可以為香港在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方面提供重要參考。

廣東繼續領跑全國經濟,廣州提出「二次創業」

在全國126萬億元人民幣的經濟版圖中,廣東作為經濟大省,保持了4.8%的穩定增長,成為全國首個突破13萬億元的省份,經濟總量連續35年居於榜首。

廣州市地區生產總值正式突破三萬億,重回內地城市經濟總量前四名;深圳成為廣東第二個萬億元消費城市;佛山成為廣東第二個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3萬億元的城市。

過去幾年,作為廣東省省會城市的廣州,經濟總量逐漸被深圳拉開、又一度被重慶超過。

受疫情和國際環境影響,在廣州經濟中佔重要地位的外貿和出口加工業受到衝擊。

廣州整體產業結構呈現出「退二進三」的走勢,工業比重從2010年前後的35%左右一路降低到24%左右。

在上一年,廣州喊出了「二次創業,再造一個新廣州」的口號,這種級別的國際都市中,能像廣州這樣務實、敢於自我突破實屬難得。

「二次創業」的過程中,廣州在傳統的汽車製造、商貿外,很快找到了新的突破點。

一方面,廣州的會展、旅遊、演藝等產業實現快速發展。

在互聯網經濟上,廣州除了微信、網易這些老牌互聯網企業外,近年來還發展出了跨境電商巨頭Shein、拼多多海外版Temu等後起之秀,帶動第三產業實現5.3%增長,成為了廣州發展的新引擎。

另一方面,廣州也在第二產業中找到了新的動能,包括新能源汽車、光伏、工業機器人等。

廣州新能源汽車產值已連續多年位列全國城市之首,走出了廣汽埃安、小鵬汽車等龍頭品牌。

產業發展是決定各城市經濟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但若僅依靠傳統支柱產業釋放紅利,很有可能遭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的風險。

培育新的支柱產業和產業集群,是當前包括廣州在內眾多城市共同發力的方向。

海南以9.2%的經濟增速引人矚目

無獨有偶,海南省在2023年的經濟數據中也亮點頻出。

得益於消費恢復和自貿港政策效應釋放,海南以9.2%的經濟增速引人矚目。

2024年是自貿港全面完成封關軟硬件建設的一年,海南更是提前定下8%的經濟增長目標,也屬全國最高一檔。

作為自貿港的海南省,過去一年中在服務業和航天產業等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海南作為香港在多領域密切聯繫、熱絡交流的夥伴,借鑑其成功經驗,香港也應一手鞏固旅遊業等傳統產業基礎,一手培育高端服務業和創新型製造業,通過維護高度自由的營商政策和法治體系,擴大與周邊地區的經貿合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023年中國內地各省的經濟發展經驗,為香港提供了良好的模板,綜觀上述省份的發展情況不難看出,唯有在保持原有優勢的情況下不断创新和改革,尋找新的增長動能,才能在經濟建設的「華山論劍」中立於不敗之地。

誠然,追求各個領域齊頭並進是最完美的情況,但現實經驗表明,各地經濟發展的本質是在充分了解本地的資源稟賦與局限性的情況下,做到揚長避短,在將長處發展到極致的同時,盡力把短板逐漸補平。

之於香港,繼續鞏固金融、商貿、法治等既有優勢是整座城市的共識,此外,同時開創科技、先進製造業、生物醫藥等全新、前沿的產業平台,才是令香港始終保持競爭力、為市民創造更加繁榮和可持續未來的不二法門。




簡思智庫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構建多極化世界,中國作出了示範

2024年05月13日 11:47 最後更新:11:51

作者:周春玲,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高昇基金執行主席

上週,中國與位處歐洲的法國、塞爾維亞、匈牙利三國開展的元首外交活動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今年首場外訪為什麼選擇這三個國家,訪問意在傳遞怎樣的信號,值得持續關注。

總體而言,此訪最深刻的意義,是顯示出在推動世界秩序從單極向多極轉變的「世界觀」指導下,中國逐漸形成並掌握了一套具備複製推廣條件的「方法論」。

其一,秉持外交獨立自主

外交是各方互動,講求你來我往,你情我願。

中國需要歐洲三國,原因是希望在美西方陣營對中國崛起的遏制中找出並不斷放大空隙。

另一方面,歐洲也有求於中國,希望擴大雙邊經貿同時緩和發生在自己身邊的熱戰局面。

今年是中法建交60週年,中法長期以來「相互欣賞、相互吸引」,這呼應了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外交領域的習慣,他始終相信個人化色彩是外交成敗的關鍵。

從上年訪問中國時的廣州茶敘,到本次在比利牛斯山脈的特色午餐,都能夠看出來。

作為歐盟的主要領導者之一,馬克龍領導下的法國代表了歐盟內部一種日益發酵的聲音,即不再願意無條件忍受美歐關係的不平等。

今年是美國大選年,特朗普捲土重來正為美歐關係帶來諸多不確定性,歐盟對美國國內政治變化的無力感,疊加不平等產生的焦慮,正通過聯合國等越來越多的渠道反映出來。

雖然馬克龍在很多對華問題上立場強硬,但他也反覆強調「歐洲主權」的概念,敦促歐洲在能源、防務和經濟領域實現戰略自主,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歐洲就需要有著相似理念的中國繼續參與全球議題。

中國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戰略思想,正在影響越來越多的國家,這也是中國在國際上形成最廣泛認同的外交思想。

看來以法國、塞爾維亞和匈牙利為代表的不少國家,都高度認同這一點,這也創造了中國加快構建多極化世界的上乘時機。

其二,深化經貿互利共贏

塞爾維亞、匈牙利都是歐洲的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特別是匈牙利在今年下半年還將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中匈關係在這個時間點的升溫,對於中歐關係的發展至關重要。

匈牙利在右翼總理歐爾班的領導下,已成為中國重要的貿易和投資夥伴。

這與其他一些考慮減少對中國依賴的歐盟國家形成鮮明對比。

匈牙利不僅是第一個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歐洲國家,歐爾班更連續三次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歐洲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的最大目的地,去年上半年佔比達39%以上。匈牙利位處歐洲腹地,是亞洲國家進入歐洲市場的中轉地和集散地。

去年10月論壇後,歐爾班沒有直接回國,而是到深圳訪問比亞迪。時隔不到三個月,比亞迪去年12月宣佈在匈牙利設立歐洲首個整車製造基地。

除了比亞迪,全球最大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等中國企業過去一年也宣佈在匈牙利投資設廠。

此次訪問,匈牙利政府再與中國簽署了包括鐵路、公路、汽車工業等領域合作在內至少16項協議。

中國也從上週四(5月9日)起,允許符合相關要求的匈牙利鮮食櫻桃進口。顯示出雙方深化經貿往來、拓展中歐市場的共同訴求。

其三,夥伴關係量身定制

中匈兩國領導人在此次訪問後共同宣佈,將中匈關係提升為「新時代全天候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中國的「夥伴關係」,除了冠以「戰略」「合作」「友好」等一級定語,還可進一步冠以「全面」「全方位」「全天候」「新型」「創新」等二級定語,從而對雙邊關係作出更加細緻精准的定位,體現針對不同對象量身定制的獨特性。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對一些國家的夥伴關係的表述是「獨一無二」的,最有代表性的便是與俄羅斯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

在這個大背景下,5月7號,普京宣誓就任俄羅斯聯邦第八屆總統,也宣布本屆總統任期內的首訪國家為中國。

我們也可以暢想一下即將登場的中俄元首外交,那才是中國秉持多極化「世界觀」,應用這一整套外交思想的最佳舞台。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