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香港新的預算案在“小陽春”與“大發展”中求平衡

博客文章

香港新的預算案在“小陽春”與“大發展”中求平衡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香港新的預算案在“小陽春”與“大發展”中求平衡

2024年03月04日 15:41 最後更新:15:53

 

作者:周春玲,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高昇基金執行主席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宣佈即日起樓市全面撤辣後,最開心是房屋經紀,他們手腳不停地“跑”起來,不少人在自媒體推出的視頻,已見喜笑顏開,應該是近幾年來少有遇到的好日子。

一些地產商家也抓住機會,利用“撤辣”政策儘快套現減債,這是他們逃生的難得機會!其他小型發展商也紛紛出售物業,在樓市方面出現了“小陽春”的景象。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可以預見,這個“小陽春”不會持續太長,因為世界在變,大的經濟環境也在變,逼著香港別無選擇,必須向优質經濟方向發展。

為提振疫情後弱勢經濟主體的信心和能力,上一年的香港特區政府《財政預算案》措施所涉及的資源,超過八成用在了市民和中小企身上,緩解了市民和中小企業的財務壓力。

與上年著重紓困顯著不同的是,今年新一份的預算案突出強調了投入更多資源推動香港經濟轉型,是另一種意義上的「以工代賑」,或者更準確說是「以轉型升級代替派糖」。

通過長遠培育更多面向未來的產業和創造更多高淨值的工作,代替短期直接開倉派糖。

香港要準備好又一次的驚險一躍

經濟轉型並非一蹴而就,這中間往往會出現或大或小的鴻溝。上世紀60到80年代,香港就曾成功完成這驚險一躍,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香港經濟的發展模式始終沒能實現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新舊動能的轉換不暢,經濟對外部需求依存度極高,嚴重影響產業增值能力和競爭能力。

如今,社會各界都應高度警惕「中等收入陷阱」的再次形成和惡化,能不能完成這二十一世紀的驚險一躍,考驗著香港施政者的能力和智慧。

香港经济既需要小阳春,更需要大发展

正如司長在講辭中所說,「這份預算案的主題是:堅定信心、抓緊機遇、推動高質量發展」。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也的確在促進經濟轉型、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香港八大中心方面著墨頗多,可以說是近年來最具針對性和力度最大的一份預算案。

其中特別提到,綠色未來及數字化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兩條主線。

當今世界,數字化和綠色化是兩大趨勢,也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孿生體,兩者相互融合、相互促進。

以數字化促進綠色化、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將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整體效應。

數字化與綠色化相融合,也有助於降低全鏈條能源消耗,推動生產效率和能源效能共同提升,以及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香港作為數字經濟和低碳轉型的先行者,港府在預算案中提出的一系列措施,根本目的就是希望在具體規則設定上最大化凝聚各方共識,參與構建協調統一的數字及綠色治理體系,以實現香港在數字和綠色新賽道上的長遠發展。

一個例子就是預算案提出,將新設「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科技概念驗證測試資助計劃」,撥款三十億元推行「人工智能資助計劃」,全速設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繼續發揮「低碳綠色科研基金」效用等。

希望為香港綠色和數字科技的科研項目提供資助,進而在數字技術、綠色環保等前沿領域提出香港方案。

這不僅有利於香港自身的長遠發展,還是發揮香港所長、貢獻國家所需的重要領域。香港擁有優越的區位優勢、開放自由的市場環境、被全球認可的監管標準,以及大批專業服務業人才,完全有機會發揮自身基礎科學能力和國際公信力優勢,吸引或成立相關國際機構,引領國際規則制定。

協助國家在數字技術、綠色環保等具體領域貢獻更多中國標準、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以適應全球經濟數字化、綠色化、區域化的新趨勢。

另一個例子是預算案提出將延續「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與迪拜金融服務管理局共同在港舉辦氣候金融會議,以及針對可持續披露準則制訂路線圖及願景宣言等。

這些措施均是希望利用國際金融中心基礎,銳意建設國際綠色金融中心。

此外,預算案還提出將在未來一年啓動「數碼港元」先導計劃的第二階段試驗,以及推出「多種央行數碼貨幣跨境網絡」(mBridge)第一階段的服務,這也將成為全球領先的、以多種央行數碼貨幣為企業跨境交易進行結算的項目。

通過這些措施,有望將數字經濟、數字技術與香港傳統優勢相結合,開拓新的發展空間。

萬事開頭難,只要肯登攀

正如司長所說,只要香港用好「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優勢穩步前行,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對接國家發展戰略,繼續發揮國內與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節點功能,前景定十分亮麗。




簡思智庫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構建多極化世界,中國作出了示範

2024年05月13日 11:47 最後更新:11:51

作者:周春玲,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高昇基金執行主席

上週,中國與位處歐洲的法國、塞爾維亞、匈牙利三國開展的元首外交活動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今年首場外訪為什麼選擇這三個國家,訪問意在傳遞怎樣的信號,值得持續關注。

總體而言,此訪最深刻的意義,是顯示出在推動世界秩序從單極向多極轉變的「世界觀」指導下,中國逐漸形成並掌握了一套具備複製推廣條件的「方法論」。

其一,秉持外交獨立自主

外交是各方互動,講求你來我往,你情我願。

中國需要歐洲三國,原因是希望在美西方陣營對中國崛起的遏制中找出並不斷放大空隙。

另一方面,歐洲也有求於中國,希望擴大雙邊經貿同時緩和發生在自己身邊的熱戰局面。

今年是中法建交60週年,中法長期以來「相互欣賞、相互吸引」,這呼應了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外交領域的習慣,他始終相信個人化色彩是外交成敗的關鍵。

從上年訪問中國時的廣州茶敘,到本次在比利牛斯山脈的特色午餐,都能夠看出來。

作為歐盟的主要領導者之一,馬克龍領導下的法國代表了歐盟內部一種日益發酵的聲音,即不再願意無條件忍受美歐關係的不平等。

今年是美國大選年,特朗普捲土重來正為美歐關係帶來諸多不確定性,歐盟對美國國內政治變化的無力感,疊加不平等產生的焦慮,正通過聯合國等越來越多的渠道反映出來。

雖然馬克龍在很多對華問題上立場強硬,但他也反覆強調「歐洲主權」的概念,敦促歐洲在能源、防務和經濟領域實現戰略自主,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歐洲就需要有著相似理念的中國繼續參與全球議題。

中國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戰略思想,正在影響越來越多的國家,這也是中國在國際上形成最廣泛認同的外交思想。

看來以法國、塞爾維亞和匈牙利為代表的不少國家,都高度認同這一點,這也創造了中國加快構建多極化世界的上乘時機。

其二,深化經貿互利共贏

塞爾維亞、匈牙利都是歐洲的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特別是匈牙利在今年下半年還將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中匈關係在這個時間點的升溫,對於中歐關係的發展至關重要。

匈牙利在右翼總理歐爾班的領導下,已成為中國重要的貿易和投資夥伴。

這與其他一些考慮減少對中國依賴的歐盟國家形成鮮明對比。

匈牙利不僅是第一個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歐洲國家,歐爾班更連續三次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歐洲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的最大目的地,去年上半年佔比達39%以上。匈牙利位處歐洲腹地,是亞洲國家進入歐洲市場的中轉地和集散地。

去年10月論壇後,歐爾班沒有直接回國,而是到深圳訪問比亞迪。時隔不到三個月,比亞迪去年12月宣佈在匈牙利設立歐洲首個整車製造基地。

除了比亞迪,全球最大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等中國企業過去一年也宣佈在匈牙利投資設廠。

此次訪問,匈牙利政府再與中國簽署了包括鐵路、公路、汽車工業等領域合作在內至少16項協議。

中國也從上週四(5月9日)起,允許符合相關要求的匈牙利鮮食櫻桃進口。顯示出雙方深化經貿往來、拓展中歐市場的共同訴求。

其三,夥伴關係量身定制

中匈兩國領導人在此次訪問後共同宣佈,將中匈關係提升為「新時代全天候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中國的「夥伴關係」,除了冠以「戰略」「合作」「友好」等一級定語,還可進一步冠以「全面」「全方位」「全天候」「新型」「創新」等二級定語,從而對雙邊關係作出更加細緻精准的定位,體現針對不同對象量身定制的獨特性。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對一些國家的夥伴關係的表述是「獨一無二」的,最有代表性的便是與俄羅斯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

在這個大背景下,5月7號,普京宣誓就任俄羅斯聯邦第八屆總統,也宣布本屆總統任期內的首訪國家為中國。

我們也可以暢想一下即將登場的中俄元首外交,那才是中國秉持多極化「世界觀」,應用這一整套外交思想的最佳舞台。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