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堅強」標本正式回歸四川省大邑縣建川博物館,面向公眾展出。

汶川地震14周年,「豬堅強」標本在建川博物館展出。

汶川地震14周年,「豬堅強」標本在建川博物館展出。

2020年5月,建川博物館,「豬堅強」在「豬堅強之家」前和遊客互動。澎湃新聞

2020年5月,建川博物館,「豬堅強」在「豬堅強之家」前和遊客互動。澎湃新聞

建川博物館的「豬堅強」標本展示小屋,由「豬堅強之家」改造而成,展廳正中擺放著栩栩如生的「豬堅強」標本,以及存放該標本的紅色陳列櫃,其下方為「豬堅強」曾經使用過的的食槽。展廳內還陳列有「豬堅強」從汶川地震後獲救到建川博物館,十多年間的生活記錄照片及簡介。

更多相片
汶川地震14周年,「豬堅強」標本在建川博物館展出。

「豬堅強」標本正式回歸四川省大邑縣建川博物館,面向公眾展出。

2020年5月,建川博物館,「豬堅強」在「豬堅強之家」前和遊客互動。澎湃新聞

2020年5月,建川博物館,「豬堅強」在「豬堅強之家」前和遊客互動。澎湃新聞

2022年5月2日,建川博物館,遊客進入改造完成後的「豬堅強之家」參觀。澎湃新聞

建川博物館的「豬堅強」標本展示小屋,由「豬堅強之家」改造而成,展廳正中擺放著栩栩如生的「豬堅強」標本,以及存放該標本的紅色陳列櫃,其下方為「豬堅強」曾經使用過的的食槽。展廳內還陳列有「豬堅強」從汶川地震後獲救到建川博物館,十多年間的生活記錄照片及簡介。

牆壁上陳列著「豬堅強」的生前照片。澎湃新聞

牆壁上陳列著「豬堅強」的生前照片。澎湃新聞

2022年5月,四川省建川博物館內,「豬堅強之家」展廳正中放置著準備陳列標本的陳列櫃和「豬堅強」的食槽。澎湃新聞

在「汶川大地震」中被活埋36天後奇跡生存的「豬堅強」,曾作為鮮活的地震記憶和抗震精神標誌,被建川博物館收養。去年6月16日,14歲高齡的「豬堅強」去世後,大連鴻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採用生物塑化專利技術,將「豬堅強」的骨骼、皮毛、肌肉、內臟製作為四件塑化標本,這也是該項專利技術在非珍稀保護生物個體上的首次應用。其中「豬堅強」的皮膚和骨骼標本,回歸建川博物館,而塑化肌肉標本和內臟標本,留在大連生命奧秘博物館,長期展出。

「豬堅強」的生前的相關報道。澎湃新聞

「豬堅強」的生前的相關報道。澎湃新聞

2022年5月2日,建川博物館,遊客進入改造完成後的「豬堅強之家」參觀。澎湃新聞

2022年5月2日,建川博物館,遊客進入改造完成後的「豬堅強之家」參觀。澎湃新聞

牆壁上陳列著「豬堅強」的生前照片。澎湃新聞

牆壁上陳列著「豬堅強」的生前照片。澎湃新聞

在「汶川大地震」中被活埋36天後奇跡生存的「豬堅強」,曾作為鮮活的地震記憶和抗震精神標誌,被建川博物館收養。去年6月16日,14歲高齡的「豬堅強」去世後,大連鴻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採用生物塑化專利技術,將「豬堅強」的骨骼、皮毛、肌肉、內臟製作為四件塑化標本,這也是該項專利技術在非珍稀保護生物個體上的首次應用。其中「豬堅強」的皮膚和骨骼標本,回歸建川博物館,而塑化肌肉標本和內臟標本,留在大連生命奧秘博物館,長期展出。

2022年5月,四川省建川博物館內,「豬堅強之家」展廳正中放置著準備陳列標本的陳列櫃和「豬堅強」的食槽。澎湃新聞

2022年5月,四川省建川博物館內,「豬堅強之家」展廳正中放置著準備陳列標本的陳列櫃和「豬堅強」的食槽。澎湃新聞

「豬堅強」的生前的相關報道。澎湃新聞

「豬堅強」的生前的相關報道。澎湃新聞

在汶川地震14周年到來之際,遊客可以在建川博物館見到「復活」的「豬堅強」,它將作為汶川特大地震一段特殊的記憶,在博物館內得到長久的保存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