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支援香港對抗第5波疫情的,既有醫療、民生等物資,更有人員,包括協助開展大規模核酸檢測的醫學化驗人員、建造隔離屋及方艙醫院的內地工程技術人員,以及直接提供臨床救治服務的醫護人員。對此,港人是知道一些,但又知之不詳,聽到的往往是零碎,甚至負面新聞,一個例子是,據傳根據一份兩地護士工作分配表,派駐亞博館的內地人員,分配到的全是最髒最累最基礎的護理工作,引起了爭議。但特區政府和醫院管理局的回應卻「欲言又止」,起不到真正澄清是非的作用。實際上,儘管他們已援港78個日夜,政府和醫管局均沒有主動、有系統地向全社會、向香港醫護人員好好介紹過援港人員在港的工作和生活,放棄了拉近雙方的距離、消除不必要隔閡的機會,甚是可惜。好在這個缺陷由香港護士總工會、香港政府華員會護士分會和香港醫護人員國情研習班同學會於5月14日共同舉辦的線上《與內地援港醫療隊護士同業交流座談會》作了一些填補。

據介紹,援港醫療隊下設護理組,有3位領隊,他們全都參加了座談會: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科科護長黎漸英護士長,她也是座談會內地主持人;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醫院急診科護士長淩傳仁主管護師 ,他是《工作與生活分享》的講者;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科科護長李莉莉副主任護師 ,她是《防疫護理特點及需求分析》的講者。座談會還有一位講者: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外科片區總護士長李建雲主任護師 ,講題是:《粵港協作,互助三贏》 。3位講者與香港同業們分亨了他們在香港的工作與生活,令人倍感興趣,也令人感到羞愧。

令人感到興趣的是他們鼎盛的陣容、嚴密強大的組織架構、孜孜不倦的專業鑽研精神和「兩點一線」高度封閉,但照顧周到的生活安排。令人感到羞愧的是,受助受恩的香港,竟出現部分港人、醫護同業對臨危受命、滿腔熱情、冒著健康風險,緊急馳援香港抗疫的內地「逆行天使」,心存的不是感恩、欣賞,而是無端的傲慢和偏見、亳無根據的猜忌和恐懼,甚至別有用心、混雜「反中」陰謀的誣衊。何以致此、如何改善,值得政府、醫管局、法定管理局、專業團體等集體反思。

內地援港醫療隊護理組大合照

內地援港醫療隊護理組大合照

據淩傳仁主管護師的介紹,醫療隊陣容鼎盛,有女護士240人、男護士48人,共計288人,年齡為22-46歲,平均年齡為32歲。他們來自24家醫院,其中廣州地區14家、佛山地區8家、深圳地區1家、珠海地區1家,共有護士長27名。

醫療隊員雖來自24家不同的醫院,但絕非「烏合之眾」,它擁有雄厚的專業實力,計有主任護師4人、副主任護師22人、主管護師109人、護師128人、護士25人,以重症、感染、急診、呼吸等內科專業為主。其中,各學科專科護士有78人,佔醫療隊全部288人的27%。選拔時,以懂粵語、英文基礎好作為優先考慮。

醫療隊護理組的3位領隊各自有分工:黎漸英護士長負責整體統籌、制訂規章制度等,李莉莉副主任護師負責培訓、醫院感染保護、後勤等,淩傳仁主管護師負責人力資源(考勤、排班)等。他們接管了亞博館6個病區,進行分區分組管理,每個區的護士分為7個小組,每組約5-7名護士,每個小組設帶班組長1名,採用「小組制+責任制+功能制」的混合護理模式開展工作。制度管理方面,他們制定了護理人員駐地酒店生活管理制度、工作制度、考勤制度、培訓制度、交接班制度、護理工作職責和護理突發事件處置流程。質量管理方面,他們開展了以醫護一體化管理為責任,以「領隊-護長-組長」三級質控為抓手,以精細化護理為目標,實施了「細心、貼心、暖心」的優質護理工作。

醫療隊還為自己制定了護理工作特色目標,受惠的不僅有病患者,也有自己的隊員。例如,他們根據患者習慣餵食;添加烏梅改善中藥的口感;瞭解患者飲食需求,提供麵食、蛋糕等;改善基礎護理措施:溫水擦浴;話療:心理護理;針對長者多,請營養、吞嚥、康復醫師評估;制訂個性化措施,提升護理效果,等等。可謂無微不至!

援港醫療隊十分注重護理品質控制、護理安全。為此他們採取了3項措施:

在回應兩地合作問題上,淩傳仁主管護師強調了他們其中一個護理工作特色目標是:粵港雙劍合璧、協同「作戰」、共創三贏。為此,他們建立傷口專業小組,成員包括香港傷口護理師3名、香港護理人員1名、內地傷口護理師5名、內地管理人員3名。採用的模式是既獨立,又協作;不定期專業交流;每週病例討論。

在他們的努力下,他們共護理了傷口患者1000余人次,護理效果受到上級肯定及好評。

「他們很有團隊精神,有商有量有交流,值得學習!」座談會上,一位曾在亞博館工作過的香港同業Jessica表達了她對內地同業的敬意:「他們好有愛心!扶著一位婆婆慢慢地走去廁所。」「他們好有禮貌,稱呼我們叫『老師』!」「感謝你們來香港幫我們,如沒有你們,我們會好辛苦!」

觀此,可知部分香港同業對內地援港醫護人員的資格和質素的不信任,對內地同業的專業能力抱持質疑態度,徒顯自己的無知,全無必要。而內地人員功成身退,全部撤回內地,令他們將留港「搶」香港醫生、護士、醫學化驗人員飯碗的擔心成為笑話。對起初曾流傳的負面新聞,內地醫護殊不理會,沒有受到挑撥,反而強調與香港同業「雙劍合璧」、「協同合作」、「共創三贏」,展示的是大度、正向、敬業樂業、優秀專業操守。對此,香港的同業們豈能不急起直追?

黃河 前華員會會長、前香港護士管理局成員




前華員會會長 黃河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