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中大考古文物研究首用尖端鐳射成像技術 揭隱藏歷史訊息

社會事

中大考古文物研究首用尖端鐳射成像技術 揭隱藏歷史訊息
社會事

社會事

中大考古文物研究首用尖端鐳射成像技術 揭隱藏歷史訊息

2022年05月31日 13:52 最後更新:15:08

維魯拉米恩(約公元50–450年)是位於英格蘭東南部的古羅馬城,於過去一百年吸引不少考古人員探索及研究其文物。香港中文大學科學家最近利用高科技鐳射成像技術,在該古城鎮的文物中發現一些隱藏訊息,更成功將2000年前羅馬人的指紋首次呈現在文物表面,有助科學家更全面研究及了解歷史。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由中大研究團隊研發的鐳射螢光成像技術,簡稱LSF技術,是一種非破壞性的成像技術。高功率的鐳射光照射在文物上會令其表面發出螢光,從而顯示出肉眼看不見,而且往往是未知的新發現。此技術過去曾揭示恐龍化石上隱藏的軟組織,亦結合無人機技術協助在野外尋找化石,以及了解洞穴的形成。

文嘉棋(左)與Thomas G. Kaye(右)展示維魯拉米恩的地圖。圖片提供:文嘉棋博士及Thomas G. Kaye。

文嘉棋(左)與Thomas G. Kaye(右)展示維魯拉米恩的地圖。圖片提供:文嘉棋博士及Thomas G. Kaye。

中大生命科學學院助理教授文嘉棋帶領的國際團隊首度將LSF技術應用在考古學,研究維魯拉米恩的出土文物、壁畫、馬賽克地板、教堂的天花板,陶器和玻璃製品,並發掘出一些新資訊,包括它們的生產過程。相關研究結果已刊登在《The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

研究團隊於一個1930年代於維魯拉米恩東南面的三角神殿出土的碗上發現一個手繪符號,與古希臘字母gamma相似,這個符號之前從未被注意到。文嘉棋表示,憑藉LSF技術,可以推論碗上的標記可能是由古希臘人或懂得希臘語的人留下,這個碗亦可能是從希臘語系地區進口到古城。利用同一技術,研究團隊從一個由維魯拉米恩出土的瓶子的表面發現數個人類指紋。美國科學進步基金會主任以及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Thomas G. Kaye指出,瓶上的指紋有可能是羅馬工匠在瓶子表面還是濕的時候留下。

中大考古文物研究首用尖端鐳射成像技術 發現隱藏歷史訊息

中大考古文物研究首用尖端鐳射成像技術 發現隱藏歷史訊息

維魯拉米恩博物館的藏品館長(史前到中世紀)David Thorold表示,很高興研究團隊將這新式的成像技術率先應用在維魯拉米恩博物館中的古城文物上。研究成果展示新技術的潛力,有助發現更多考古新證據。

圖片提供:文嘉棋及Thomas G. Kaye。

中大考古文物研究首用尖端鐳射成像技術 發現隱藏歷史訊息

中大考古文物研究首用尖端鐳射成像技術 發現隱藏歷史訊息

往下看更多文章

當局冀港大中大今年內展開校園發展工程計劃 多名議員支持

2024年05月03日 13:54 最後更新:14:34

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在立法會一個委員會交代香港大學及中文大學的校園發展工程計劃,期望本年內展開工程。多名發言議員都說支持兩間大學的發展工程。

其中,港大計劃將位於本部校園的梁球琚樓重新規劃為研發中心,將會提供先進的科研室、辦公室和課室,估計開支2億940萬元;中大計劃興建一座10層高的科研大樓,提供實驗室和科研等設施,預料需要6億4500多萬元,希望得到議員支持,再提交予工務小組審議及向財委會申請撥款。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多名發言議員都說支持兩間大學的發展工程。教育界朱國強表示,投資教育會有回本,並非只是開支;選委界郭玲麗關注,如果工程超支,要否再到立法會申請撥款,施俊輝表示,實際回標價格要去到工務小組才知道,一旦超支,會再與兩間大學商討如何處理。

選委界管浩鳴認為,港大及中大的籌款能力不俗,目前政府庫房處於艱難時間,能否各出一半費用應付工程支出。施俊輝說,大學有一定的籌款能力,但期望議員明白捐款人有其特定用途,今次兩間大學的工程是要提升科研設施,政府有需要支持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科中心。

教育界議員朱國強 (資料圖片)

教育界議員朱國強 (資料圖片)

港大首席副校長王于漸表示,騰空梁球琚樓再轉為研發中心需要銀行貸款80億元,大學一方面籌款,一方面融資,即使撥款足夠,預計港大仍要填補餘額。中大常務副校長陳金樑說,中大的情況與港大相似,又指,一般捐款者都有其支持項目,例如獎學金,如仍有多餘的籌款金額,中大會用於改善基建,而投入最多的是改善學生的全人教育,包括加強國家觀念。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