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兵馬俑修復師馬宇與歷史對話 千萬碎片在手中「化零為整」

美善人生

兵馬俑修復師馬宇與歷史對話 千萬碎片在手中「化零為整」
美善人生

美善人生

兵馬俑修復師馬宇與歷史對話 千萬碎片在手中「化零為整」

2022年07月19日 10:00 最後更新:10:28

令古老的文物煥發新生命

秦始皇兵馬俑號稱「世界第八大奇跡」,2000多年前,一群卓越的工匠團隊創作了當時中國的巨型雕塑工程,留下了讓今日中國驕傲於世的文化豐碑。如今,兵馬俑成為陜西的一張文化名片,亦是中國古代文明輝煌的象征,自1979年10月對外開放以來,先後有200多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參觀過,世界各地的遊客也紛紛來此朝聖,瞻仰東方文明的奇跡。

更多相片
網上圖片

令古老的文物煥發新生命

網上圖片

不過這些陶俑在1974年剛剛出土時,並不像現在人們所看到的那樣氣勢恢宏,它們多呈倒伏狀,破損十分嚴重。2000多年的歷史積塵,早已將它們壓成了碎片,有些殘片甚至已和地下環境融為一體。如何讓這個碎片化的歷史文化奇跡完整地挺立,在修復之初,全世界沒有人面對過這麽大的難題。而這些古老的陶俑最終得以重現在大家眼前,一群專業的文物修復師功不可沒。

網上圖片

馬宇記得,自己生命中第一次對兵馬俑留下印象是在13歲時,一天他路過兵馬俑一號坑外圍建築時,抬頭偶然看到父親創作的那組浮雕,心里開始浮想聯翩,甚至在腦海里浮現出古人製造兵馬俑時的畫面,年少的馬宇第一次對古老的兵馬俑產生了強大的好奇心。不過唯一能夠充當馬宇領路人的父親卻在不久因病去世,馬宇也因此險些與兵馬俑擦肩而過。大學畢業後,他開始從事室內設計,每天設計裝修圖樣。直到有一天,父親原單位的同事帶來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招聘文物修復師的消息

網上圖片

在培訓班進行過一段時間學習後,馬宇發現,國外的文物修覆工藝,與他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接觸過的老師傅修復文物的方式完全不同,意大利的修復理論和技術更加科學系統,他們尤其看重培養修覆師對文物的「敬畏之心」。令他逐漸明白,這些看似沒有生命的陶片,深埋在地下卻穿越了千年,作為能夠接觸到第一手文物資料的工作人員,盡可能完好地再現文物從前的風姿,讓今人目睹到古人的精湛工藝是職業使命。

網上圖片

從業27年,馬宇和團隊成員一起修覆了200餘件文物,其中不乏一些國寶級文物,包括秦始皇帝陵的第一件戟、第一件石鎧甲、第一件水禽。他表示,每一件文物都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是有生命的,他甚至能夠通過文物的修復,實現與古代工匠們的「對話」。因此,對待文物必須時刻保持一顆敬畏之心,這也是他從進入文物修復師這個行業一直保持的初心。

網上圖片

馬宇還記得,最初加入兵馬俑修復團隊時,工作環境十分艱苦,一邊是敞開式的深坑,一邊是用玻璃圍成的工作間,他在這兩個地方來來回回,反反覆覆忙碌了十多年。每當夏季來臨,覆蓋著大棚的兵馬俑坑就成了大蒸籠,坑內的溫度甚至會達到40攝氏度以上,最難的是要在這樣的環境中持續保持冷靜。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不過這些陶俑在1974年剛剛出土時,並不像現在人們所看到的那樣氣勢恢宏,它們多呈倒伏狀,破損十分嚴重。2000多年的歷史積塵,早已將它們壓成了碎片,有些殘片甚至已和地下環境融為一體。如何讓這個碎片化的歷史文化奇跡完整地挺立,在修復之初,全世界沒有人面對過這麽大的難題。而這些古老的陶俑最終得以重現在大家眼前,一群專業的文物修復師功不可沒。

47歲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修復師馬宇,和兵馬俑打了27年交道,逐漸成為一名優秀的文物修復師,見證並幫助這些古老的陶俑,從碎片一步步回復為「人形」,重現昔日風采。

馬宇與兵馬俑的淵源要追溯到他十多歲的時候,他的父親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開館以來,就一直在此從事雕塑藝術工作,曾制作過微縮版兵馬俑工藝品以及博物院建築上的浮雕,兵馬俑氣宇軒昂的形象,在很早的時候就植入了馬宇的心里。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馬宇記得,自己生命中第一次對兵馬俑留下印象是在13歲時,一天他路過兵馬俑一號坑外圍建築時,抬頭偶然看到父親創作的那組浮雕,心里開始浮想聯翩,甚至在腦海里浮現出古人製造兵馬俑時的畫面,年少的馬宇第一次對古老的兵馬俑產生了強大的好奇心。不過唯一能夠充當馬宇領路人的父親卻在不久因病去世,馬宇也因此險些與兵馬俑擦肩而過。大學畢業後,他開始從事室內設計,每天設計裝修圖樣。直到有一天,父親原單位的同事帶來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招聘文物修復師的消息

1992年,馬宇離開原單位,來到了父親曾工作過的地方,接下了這根接力棒。憑借著紮實的繪畫功底和自小父親的耳濡目染,馬宇很快從那批年輕人中脫穎而出,不久後,中國和意大利聯合舉辦了第一批文物保護修覆培訓班,馬宇成為20名學員中的一員,開始了為期三年的專業理論和實踐學習。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在培訓班進行過一段時間學習後,馬宇發現,國外的文物修覆工藝,與他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接觸過的老師傅修復文物的方式完全不同,意大利的修復理論和技術更加科學系統,他們尤其看重培養修覆師對文物的「敬畏之心」。令他逐漸明白,這些看似沒有生命的陶片,深埋在地下卻穿越了千年,作為能夠接觸到第一手文物資料的工作人員,盡可能完好地再現文物從前的風姿,讓今人目睹到古人的精湛工藝是職業使命。

在馬宇看來,秦始皇帝陵的兵馬俑修復工作是一項龐大的「復活」工程。通過對文物的修復,能讓大秦帝國的歷史文化坦露出更多秘密,雖然艱難卻無比神聖。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從業27年,馬宇和團隊成員一起修覆了200餘件文物,其中不乏一些國寶級文物,包括秦始皇帝陵的第一件戟、第一件石鎧甲、第一件水禽。他表示,每一件文物都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是有生命的,他甚至能夠通過文物的修復,實現與古代工匠們的「對話」。因此,對待文物必須時刻保持一顆敬畏之心,這也是他從進入文物修復師這個行業一直保持的初心。

深埋地下數千年之後,秦始皇帝陵的兵馬俑大部分陶片和地下環境已融為一體,突然出土會給兵馬俑的存身環境帶來了巨大變化,為避免環境變化對文物造成二次損害,修復工作必須在坑內原始的自然環境下進行。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馬宇還記得,最初加入兵馬俑修復團隊時,工作環境十分艱苦,一邊是敞開式的深坑,一邊是用玻璃圍成的工作間,他在這兩個地方來來回回,反反覆覆忙碌了十多年。每當夏季來臨,覆蓋著大棚的兵馬俑坑就成了大蒸籠,坑內的溫度甚至會達到40攝氏度以上,最難的是要在這樣的環境中持續保持冷靜。

馬宇說,整個修復工作,要經歷提取、清理、回貼、加固、拼對、補全和封護等多個步驟。這些工作要運用到化學、物理知識,全程使用手工技術,每一件不同的器物,修復過程中運用的方法也完全不同。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由於秦始皇兵馬俑采用「泥條盤鑄」的制作方法,用泥條一圈一圈地盤旋造型。古人在製作過程中,要在表面不斷加泥,再用工具修正外形。相比西方雕塑在石頭上做「減法」,這種「加法」式的雕塑方法更為複雜,令修復難度也提升。文物修復師要在碎片中拼接陶俑,就顯得更加困難,一旦有一塊陶片位置出現錯誤,整個拼接過程就必須重來。在修復過程中,為了一塊陶片,馬宇有時需要琢磨十多天,反覆預演數十甚至上百次,才能夠使陶片回歸到最準確的位置。因此,一件兵馬俑的修覆往往耗時一年,甚至更久。

千萬碎片一點點在馬宇的手中化零為整,陶俑從腳到身體一步步完整起來,重新煥發出昔日的神采。馬宇說,文物的修復過程是修覆師給予文物的第二次生命,也體現著現代工匠對古代前輩的尊重,對歷史文化的敬畏。

貴州列車出發前遇惡劣天氣,列車長冒雨指揮180名乘客安全登車,全身濕透仍細心叮囑乘客「小心別滑倒」!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綜合內媒報導,內地貴州畢節一輛前往貴陽北站的C5941次列車日前準備出發時遭遇惡劣天氣,當地出現強風、大雨和冰雹,影響了列車的正常運行,更對出行的乘客造成不便。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面對極端天氣,列車乘務長趙菊為防止乘客在月台發生意外滑倒,選擇堅守在崗位上組織近180名乘客登車。只見她冒著風雨站在月台上為乘客指明最近的四號車門,「時間緊急,來不及也顧不上避雨,心裡只想著要讓乘客一個個安全上車。」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在整個過程中,儘管趙菊已經全身濕透,但她仍不忘提醒乘客「注意腳下,別滑倒」。直至所有乘客都安全上車之後,她才意識到自己的衣服和裙子在不停滴水。但當她轉身看見車廂的乘客紛紛豎起大拇指為她點讚時,她感受到了溫暖和滿足,「那一刻感覺心裡暖暖的」。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