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中國城市人口密度榜:21城每平方公里破千人

兩岸

中國城市人口密度榜:21城每平方公里破千人
兩岸

兩岸

中國城市人口密度榜:21城每平方公里破千人

2022年09月20日 11:46 最後更新:12:29

據統計,中國共有21個城市市域人口密度超過1000人/平方公里,其中深圳超過了7000人/平方公里,和東莞、上海位居前三位;人口密度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京津等地。

「第一財經網」收集官方的統計發現,全國城市市域人口密度最高的10個城市分別是深圳、東莞、上海、廈門、佛山、廣州、中山、汕頭、鄭州和無錫。其中前8個城市的人口密度超過了2000人/平方公里。

中國主要城市人口。(互聯網資料)

中國主要城市人口。(互聯網資料)

需要說明的是,這裏的人口密度,是按照建制市範圍內的總面積來計算的。但由於部分城市下轄的縣域比較多,或者山區、河湖的占比較大(如北京、杭州),因此這也影響了市域的人口密度,如果只計算主城區的人口密度,則主要城市之間的差距比較小。

作為四大一線城市之一,深圳本土面積為1997平方公里,加入深汕合作區之後,深圳總面積達到了2465平方公里,仍是目前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市域面積最小的。

僅看深圳本土地區(不含深汕合作區),人口密度已高達8821人/平方公里,是第二名東莞的兩倍多。值得注意的是,深圳本土地區還有一大部分是山體,也就是說,深圳的城區實際人口密度早已經突破每平方公里1萬人大關。當前深圳本土可供開發的土地空間已經基本飽和。

數據顯示,2020年深圳常住人口達到1756萬,較2010年新增了714萬,新增人口居全國第一。在大量人口流入之下,深圳目前的承載力也逐漸趨於飽和,特別是住房、教育、醫療的短板較為明顯,深圳的公共設施面臨非常大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深圳的落戶門檻也在提高。

毗鄰深圳的「世界工廠」東莞位居第二。面積僅2474平方公里的東莞,在1988年升格為地級市。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出口貿易的發展,東莞逐漸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制造業基地之一,形成以電子信息、電氣機械、紡織服裝、家具、玩具、造紙及紙制品業、食品飲料、化工等八大產業為支柱的現代化工業體系。近年來,東莞的產業升級不斷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

產業的發展也帶動了大量人口流入。數據顯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比較,東莞全市常住人口增加224.64萬人,首次突破千萬大關,達到了1046.66萬人,2021年進一步增至1053.68萬人。2021年東莞的人口密度達到每平方公里4259人,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地級市,在所有城市中也僅次於深圳,位居第二。

上海的人口密度達到了3926人/平方公里,位居第三。上海不僅人口密度高,而且建成區規模大,城區人口規模大。上海是中國城區人口最大的城市,數據顯示,上海城區人口達到了1987萬人,比第二名北京多了200多萬人。

深圳是全國人口密度第一城市。

深圳是全國人口密度第一城市。

往下看更多文章

研究指日本2050年4成行政區生育女性減半 有滅市危機

2024年04月26日 09:20 最後更新:11:16

日本民間專家組成的「人口戰略會議」發表分析報告,指全國4成「自治體」(行政區)年輕女性人口到2050年將減少一半,呼籲政府應對。

分析人口數據 推算生育年齡女性人口變化
NHK報道,「人口戰略會議」以國立社會保障及人口問題研究所於23年12月公布的「2050年各地未來人口」推估數字,分析全國各市町村20至39歲女性,即介乎生育年齡「年輕女性人口」的變化。

研究指日本有滅市滅町滅村的危機。AP圖片

研究指日本有滅市滅町滅村的危機。AP圖片

744市町村生育女性人口至少減半
研究發現,由2020年至2050年的30年,年輕女性人口減少至一半的「自治體」,共有有744個,佔全國4成,這意味這些行政區人口將急劇減少,甚至消失。

專家指日本「少子化」基調沒有改變。

專家指日本「少子化」基調沒有改變。

東北地區情況最嚴峻
若以地區分類,東北有多達165個「自治體」「面臨消失風險」,為全國最多;沖繩和九州則只有76個,為全國最少。

日本生育女性人口逾來逾少。 巴士的報記者攝

日本生育女性人口逾來逾少。 巴士的報記者攝

外來人口或「救亡」但少子化基調沒變
比對10年前的分析數字,可能消失的「自治體」減少至152個,原因是未來外來人口將會增加,但專家指出,「實際上少子化基調完全沒有改變,情況不容樂觀。」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