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多間急症需輪候逾8小時 7指定診所預約遙距診症額滿

社會事

多間急症需輪候逾8小時 7指定診所預約遙距診症額滿
社會事

社會事

多間急症需輪候逾8小時 7指定診所預約遙距診症額滿

2022年12月26日 17:15 最後更新:18:09

本港疫情確診數字一連3日突破2萬宗,到指定診所求診人數亦大增。根據醫管局流動應用程式「HA Go」顯示,截至26日下午1時27分,7間指定診所預約遙距診症及指定診所服務全數額滿。

醫管局。資料圖片

醫管局。資料圖片

醫管局於預約頁面提醒,即使應用程式內顯示額滿,市民可透過致電有關指定診所作出預約;較高風險患者則可透過關愛預約專線預約診症服務。

醫管局。資料圖片

醫管局。資料圖片

醫管局日前亦表示,因應節慶,社交聚會活動頻繁,近期每日新增個案有所上升,預計公立醫院的負擔可能更為沉重,建議感染人士如有需要,可向私家醫院查詢並考慮使用其醫療服務,以期及早得到適切治療,作為使用公立醫院服務以外的選擇。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另外,根據醫管局資料,數間醫院急症室等候時間超過8小時。截至下午4時30分,聯合醫院、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及天水圍醫院急症室最長等候時間超過8小時;北區醫院最長輪候時間逾7小時;北大嶼山醫院及瑪嘉烈醫院亦要輪候逾6小時。醫管局建議,病況輕微的病人可考慮使用私營醫療服務。

公立醫院內科病床亦超負荷。醫管局公布,現時急症醫院內科病床整體佔用率平均約為112%。當中,伊利沙伯、明愛、沙田威爾斯、瑪嘉烈及聯合醫院的內科病床佔用率更高。 

醫學會會長鄭志文建議,非情況危急的求診市民,考慮改為向私家醫院或私家診所求醫,有助更快獲妥善治療。他指,醫學會有提供「醫訊通」免費電話熱線,提供假期間應診醫生的聯絡資料,但數目不多,呼籲有需要的市民盡早預約。

聯合醫院、東區醫院及天水圍醫院急症室最長等候時間超過8小時。資料圖片

聯合醫院、東區醫院及天水圍醫院急症室最長等候時間超過8小時。資料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醫管局:2030年料缺1570名醫生及180名牙醫

2024年06月07日 22:35 最後更新:06月08日 00:09

醫管局完成新一輪人力推算報告,推算期為未來20至30年,報告顯示,考慮到提升全民口腔健康的部分措施對人手的影響,推算本港短中期牙醫人手將有欠缺。

醫管局

醫管局

2030年和2035年分別短缺180和120名牙醫,但當臨近推算期末人手將漸趨充足,至2040年將多出20人。當局相信這是未來增加本地牙科學額後的成果,但推算結果未計及為引入合資格非本地培訓牙醫增設新註冊途徑,對人力供應的影響,建議採取措施回應短缺,並進一步觀察長期的人手供求情況。

醫務衞生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指委託醫管局進行人力推算,最新估算2030年、2035年和2040年,分別短缺1570、1400和1200名醫生,相信隨著本地培訓畢業生的供應有所提升,同時引入更多非本地培訓醫生,自2032年起至其後多年,人手差距將會收窄。當局建議繼續採取有助增加本地和合資格非本地培訓醫生供應的措施,包括進一步增加本地醫科學額、招聘和挽留公營界別的醫生,及為新增的特別和有限度註冊途徑提供便利等。

報告說,政府雖然已採取措施增加普通科護士供應,但與對上一次在2020年的推算相比,短中期普通科護士人手短缺將進一步加劇,反映醫療和福利界別,及現有和新規劃服務,對普通科護士的需求有增無減;又指公立醫院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進一步拉闊人力差距。至於福利界別,當已規劃的安老和復康服務等新措施陸續實施後,對普通科護士的需求亦會穩步增長。

報告推算,至2030年、2035年和2040年,本港將分別短缺8700、6900和6000名普通科護士,建議盡早採取措施積極回應護士人手不足問題,包括引入合資格非本地培訓護士和進一步提升本地培訓。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