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將軍澳入境處大樓地盤冧天秤 壓毀頂層棚架幸無人傷

社會事

將軍澳入境處大樓地盤冧天秤  壓毀頂層棚架幸無人傷
社會事

社會事

將軍澳入境處大樓地盤冧天秤 壓毀頂層棚架幸無人傷

2022年12月28日 14:12 最後更新:14:58

將於明年竣工的將軍澳入境事務大樓,28日早上一個位於天台、俗稱「天面吊」的巨型天秤突然拗曲倒塌,壓住頂層棚架,搖搖欲墜懸掛半空,幸沒釀成傷亡,今次已是本港四個月內第二次冧天秤嚴重事故,《星島頭條網》正向建築署查詢。

塌平秤位於平台位置。(fb:安全主任和安全督導員)

塌平秤位於平台位置。(fb:安全主任和安全督導員)

事發於上午10時許,位於唐賢街近善街將軍澳入境事務大樓17樓高平台的一個天秤突然塌下,網上圖片顯示,一個重逾數十噸的天秤倒塌,黃色天秤架壓住頂層棚架,搖搖欲墜,其中一相片拍到,天秤架疑不堪負荷拗曲向下墜落,高懸半空。

更多相片
塌平秤位於平台位置。(fb:安全主任和安全督導員)

將於明年竣工的將軍澳入境事務大樓,28日早上一個位於天台、俗稱「天面吊」的巨型天秤突然拗曲倒塌,壓住頂層棚架,搖搖欲墜懸掛半空,幸沒釀成傷亡,今次已是本港四個月內第二次冧天秤嚴重事故,《星島頭條網》正向建築署查詢。

天秤伸出樓宇外,搖搖欲墜。(fb:安全主任和安全督導員)

事發於上午10時許,位於唐賢街近善街將軍澳入境事務大樓17樓高平台的一個天秤突然塌下,網上圖片顯示,一個重逾數十噸的天秤倒塌,黃色天秤架壓住頂層棚架,搖搖欲墜,其中一相片拍到,天秤架疑不堪負荷拗曲向下墜落,高懸半空。

將軍澳入境大樓地盤發生冧天秤意外。(fb:安全主任和安全督導員)

將軍澳入境大樓地盤發生冧天秤意外。(fb:安全主任和安全督導員)

天秤壓毀頂層棚架。(fb:安全主任和安全督導員)

將軍澳入境處大樓地盤由建築署負責,總承建商為協興工程,佔地約1.7萬平方米,分為第一座及第二座,料於2023年第3季竣工,上月剛完成平頂儀式,2024年將取代灣仔入境大樓,分階段搬遷入新總部。工程包括一幢樓高17層設有南、北兩翼的主大樓、一幢樓高16層的保安大樓及一層地庫停車場,總建築面積約為14萬平方米。該地盤過去曾發生奪命意外,今年5月22日,入境處新總部大樓地盤內一個約2米高的升降機支架平台突然倒塌,一名48歲姓莊男工人被壓斃。

將軍澳入境大樓地盤發生冧天秤意外。

將軍澳入境大樓地盤發生冧天秤意外。

將軍澳入境大樓地盤發生冧天秤意外。

今次已是本港四個月內第二宗天秤倒塌意外,9月7日,秀茂坪安達臣道房協地盤發生奪命工業意外,一個重65噸的天秤倒塌,導致3死6傷。

黃色天秤架拗曲。(fb:安全主任和安全督導員)

黃色天秤架拗曲。(fb:安全主任和安全督導員)

天秤伸出樓宇外,搖搖欲墜。(fb:安全主任和安全督導員)

天秤伸出樓宇外,搖搖欲墜。(fb:安全主任和安全督導員)

將軍澳入境大樓地盤發生冧天秤意外。(fb:安全主任和安全督導員)

將軍澳入境大樓地盤發生冧天秤意外。(fb:安全主任和安全督導員)

將軍澳入境處大樓地盤由建築署負責,總承建商為協興工程,佔地約1.7萬平方米,分為第一座及第二座,料於2023年第3季竣工,上月剛完成平頂儀式,2024年將取代灣仔入境大樓,分階段搬遷入新總部。工程包括一幢樓高17層設有南、北兩翼的主大樓、一幢樓高16層的保安大樓及一層地庫停車場,總建築面積約為14萬平方米。該地盤過去曾發生奪命意外,今年5月22日,入境處新總部大樓地盤內一個約2米高的升降機支架平台突然倒塌,一名48歲姓莊男工人被壓斃。

天秤壓毀頂層棚架。(fb:安全主任和安全督導員)

天秤壓毀頂層棚架。(fb:安全主任和安全督導員)

將軍澳入境大樓地盤發生冧天秤意外。

將軍澳入境大樓地盤發生冧天秤意外。

今次已是本港四個月內第二宗天秤倒塌意外,9月7日,秀茂坪安達臣道房協地盤發生奪命工業意外,一個重65噸的天秤倒塌,導致3死6傷。

將軍澳入境大樓地盤發生冧天秤意外。

將軍澳入境大樓地盤發生冧天秤意外。

黃色天秤架拗曲。(fb:安全主任和安全督導員)

黃色天秤架拗曲。(fb:安全主任和安全督導員)

往下看更多文章

甯漢豪:擬短期內加強合約條款 工人沙井地面工作亦須接受課程訓練

2024年04月28日 13:52 最後更新:17:04

沙田源禾遊樂場沙井致命工業意外,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在一個電視節目表示,有關調查仍在進行,重申渠務署作為委託工程一方,合約已表明一般要在地面工作,當局現正考慮能否短期內加強相關合約條款。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甯漢豪舉例,包括可能要求工人即使在沙井地面工作,亦要先接受大約一天的課程訓練,以熟悉沙井內清渠運作,加強意識。

另外,本港去年曾受極端天氣影響,多處嚴重水浸;最近鄰近的深圳等亦受暴雨影響,被問到當局如何評估今年會否出現類似天氣情況,甯漢豪說,要由專家判斷,當局有與各地政府交流,大家也不能杜絕水浸,除非大力投資有關基建。

她舉例,香港氣溫從來不會降至零下50度,無人會花很多錢購買很昂貴羽絨放在家中。她提到從世界各地新聞片段可見,部分地方水浸時有如澤國,很長時間仍未能清理,本港上次出現類似情況,基本需時一日左右,市民生活已大致回復正常。

甯漢豪說,渠務署正檢視如何可以隨時調配更多人手,在不同地方做疏水工作。另外亦會探討利用更多科技,做好清理渠道及預警工作。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