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自導自演? 美媒:中國從本土向美國釋放「間諜氣球」

博客文章

自導自演? 美媒:中國從本土向美國釋放「間諜氣球」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自導自演? 美媒:中國從本土向美國釋放「間諜氣球」

2023年02月03日 17:07 最後更新:17:15

美國又炒作「中國威脅」「中國間諜論」,繼美智庫編造「中國間諜冰箱」後,美軍方近日又稱發現疑似「中國間諜氣球」。

多家美國媒體報道稱,美國國防部官員當地時間2月2日表示,美國軍方正在追蹤突現美國大陸上空的一顆疑似來自中國的高空「間諜」氣球,並稱這顆「間諜」氣球的出現可能進一步加劇緊張的中美關係。

多位中國相關領域專家均認為,美方的相關指控欠缺依據,探空氣球從中國本土飛往美國大陸的可能性很小,「在美國上空從事監視活動」更是無稽之談。

2月1日,疑似涉事高空氣球漂在美國蒙大拿州比靈斯市上空。網上圖片

2月1日,疑似涉事高空氣球漂在美國蒙大拿州比靈斯市上空。網上圖片

美國五角大樓發言人帕特里克·萊德2日表示,美國政府發現並正在追蹤一個在美國大陸上空已飛行數日的高空監視氣球,美軍方「確信」這顆高空氣球「來自中國」。「在過去的幾年中,包括在本屆政府之前,我們多次監測到這種活動。」帕特里克稱。

《紐約時報》的報道則援引一位五角大樓官員的話稱,這顆探空氣球從中國本土飛往美國阿拉斯加附近的阿留申群島,並在過去幾天中穿過加拿大的西北部,然後到達美國蒙大拿州上空,並在此處盤旋。《紐約時報》的報道稱,目前尚不清楚這顆氣球在蒙大拿州「尋找」什麼,但該州是美軍馬爾姆斯特羅姆空軍基地第341導彈聯隊所在地,該基地是美國三個洲際彈道導彈基地之一,「掌管」著一百餘枚「民兵III」洲際彈道導彈。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五角大樓官員則告訴路透社,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在本周三曾召集五角大樓高級官員就該氣球事件進行討論,並考慮是否在美國西北部蒙大拿州上空擊落氣球,但鑒於氣球碎片可能會對地面人員造成威脅,軍方最終建議總統拜登不要這麼做,但出動F-22戰鬥機追蹤氣球。

美國官方沒有透露這顆探空氣球所處的具體高度,只是表示這顆氣球在民航空域之上和「外層空間」之下航行,且氣球的尺寸有「三輛公共汽車那麼大」。

對於美國軍方的指控以及釋放出的一系列真假難辨的信息,內媒《環球時報》3日引述中國空間科技信息專家,科技情報公司覓熵科技負責人劉明指出,這種探空氣球從中國本土飛往美國的概率極小。

劉明表示,這種探空氣球一般都在平流層高度飛行,方向難以控制,通常都是借助風力飛行,或者是通過「發氣」的方式控制方向,因此氣球的生命周期有限,想從中國本土釋放,精準地飛往美國軍事要地上空可能性微乎其微,「此前其他國家曾有通過超壓式氣球實現洲際飛行的案例,但美國方面公布的圖像顯示,這個探空氣球更像是零壓式氣球,不太可能做這種遠距離航行。」

劉明進一步介紹稱,事實上這些探空氣球更有可能來自於在美國西海岸航行的各國商船。這些商船經常會釋放這種探空氣球,一方面用於氣像觀測,另一方面則是在美國軍方活動和演習期間通過釋放探空氣球獲得雷達信息,從而確保自身安全。

「例如有一些民船會在美國北島海軍基地有海事活動或者演習期間釋放這種探空氣球,因為航行的區域有可能會和美軍演習區域有衝突,因此會釋放氣球獲取美軍的雷達信息,規避風險。」劉明稱,這種民間自發釋放探空氣球的行為在美國極為普遍,美國此前公布的UFO報告中就顯示,許多美國民眾所觀察到的UFO事件其實就是來自於這種大型探空氣球。

美國《國會山報》等媒體1月12日曾報道,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當天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過去兩年裡,美國報告或發現的UFO事件數量急劇增加,總數多達510起。這份報告表示,負責跟蹤和研究這些目擊事件的美國國防部辦公室已初步確定,其中163份報告涉及的物體是氣球,還有一些報告涉及的物體為無人機、鳥類、天氣事件或塑料袋等。

《環球時報》引述中國空氣動力學家黃志澄介紹稱,在本世紀中,美國空軍提出了一個新的戰鬥領域,名叫臨近空間,也稱之為近太空,「美國在該領域的戰鬥武器是指臨近空間內低速、長時間飛行的飛行器,包括飛艇,氣球和高空無人機,美國在氣球和飛艇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主要功能是用於偵察和通信。但美國至今還並沒有廣泛使用這項技術,因為臨近空間屬於領空的一部分,當氣球或者飛艇侵入他國領空時,對方可以將其擊落。」

上世紀30年代美國的阿克倫級飛艇。

上世紀30年代美國的阿克倫級飛艇。

黃志澄認為,按照美國公布的數據,該氣球體積約有40米左右,而且可以「從中國飛到美國」,長距離的可控的飛行,「目前世界上能製造出這樣大體積的氣球,並且是可控飛行的,那麼只有美國和中國了。如果美國有確切證據能證明這只氣球屬於中國,表明中國在該領域的技術已經領先美國。」黃志澄認為,美國是有能力利用衛星,飛機對該氣球進行偵察,應該提出更直接的證據來顯示這只氣球來自中國,而不是空口無憑地指責。

此外《環球時報》還引述中國軍事專家張學峰表示,美國指稱該氣球「可能屬於中國」毫無根據,不排除是美國自導自演鬧劇的可能。氣球仍然在高空,目前美國的識別手段無法識別該氣球的國別,「建議美國將該氣球擊落,找到一些蛛絲馬跡後再來指責別國。」

張學峰進一步指出,氣球的可控性差,搭載的設備裝備少,中國有衛星網絡,用氣球偵察美國本土沒有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一位美國軍方官員在接受CNN採訪時態度曖昧,一方面表示美軍正在採取措施以防這顆氣球收集敏感信息,另一方面又認為中國的低軌衛星能夠具有類似或更好的情報搜集能力,相比而言,「這顆高空氣球收集不到任何有價值的信息。」

對於美國憑空指責中國的行為,劉明指出,美國公布的圖片上顯示,這個氣球上帶有載荷,這當中有些零部件可能由中國企業生產,因此不能排除美國就是拿此大做文章,聲稱這些氣球「由中方釋放」,從而污蔑中國。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加拿大

威尼斯正在通過向一日遊遊客收取「進城費」的方法,在遊客和居民之間尋找平衡點。

意大利水城威尼斯25日開始對一日遊遊客收取5歐元(約合42港元)入城費,以便在旅遊高峰期控制客流量。

威尼斯開始對一日遊遊客收取5歐元入城費。AP圖片

威尼斯開始對一日遊遊客收取5歐元入城費。AP圖片

威尼斯市議會表示,已有5500人預約了25日的進城門票,徵收進城費首日已為市政府帶來了2.75萬歐元(約合23.11萬港元)的收入。市長雖然否認此舉是為了賺錢,但也表示若進城費制度取得成功,就會削减居民稅費。

AP圖片

AP圖片

威尼斯主管旅遊事務的官員西莫內•文圖里尼指出,威尼斯需在遊客和居民之間尋找新的平衡點,在保證居民生活空間的同時,於特定時期「勸退一些一日遊遊客」。文圖里尼說,對一日遊遊客收費仍處於試行階段,今後可能在某些時段提高收取入城費,以進一步控制客流量。

據央視新聞,有遊客表示,「我對收費完全贊同,哪怕要收50歐元我也可以接受。只要能减少遊客數量,投資城市維護,這就是個好辦法。」也有遊客表示,「我們的房東通知我們,我們今天要進行網上預約。但我們覺得這有點複雜,我們只想度個假,不想操心這些事情,我們就只待一天。」

當地抗議收費的人。AP圖片

當地抗議收費的人。AP圖片

不過,據海外網,數個居民委員會和協會已計劃發動抗議,他們認為徵收進城費絲毫無助於解决問題。有居民組織表示「幾乎整個城市都反對」徵收入城費,「他們正在做的一切就是把城市改造成主題樂園。對威尼斯來說,這是個不良的形象。」

AP圖片

AP圖片

據南方都市報,收取遊客「進城費」計劃受到密切關注,因為世界各地的旅遊目的地都在努力應對遊客數量的激增。遊客數量促進了當地經濟,但也面臨著當地社區不堪重負並破壞脆弱的生態系統和歷史遺迹的風險。

威尼斯市長路易吉•布魯格納羅將上述計劃描述為「一項實驗,這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是第一次」。「我們的目標是讓威尼斯更加宜居,」他本月早些時候告訴記者。

據央視新聞,威尼斯位於意大利東北部,於1987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名錄,是世界著名旅遊景點,多年來受困於遊客太多帶來的問題。法新社數據顯示,旅遊高峰期時在威尼斯市中心留宿的遊客可達10萬人次,相當於威尼斯本地居民人數的兩倍。

AP圖片

AP圖片

由於遊客數量太多、開發過度、氣候變化導致海平面上升等原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23年7月在一份報告中建議將威尼斯列入《瀕危世界遺産名錄》。不過,由於威尼斯最終出台了打造防洪系統等保護水城的措施,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可,從而免於被列入這一名錄。2021年8月1日起,威尼斯禁止大型郵輪駛入威尼斯潟湖。威尼斯市政府去年末宣布,擬從2024年6月起,把進入威尼斯的旅行觀光團組人數限制在25人以內。

據新民晚報,為了控制遊客數量,2018年時威尼斯就提議過「進城費」,價格在3至10歐元,視遊客數量而定。該提議宣布於2020年7月實施,但每次快要施行時就因各種原因推遲。威尼斯酒店經營者兼市民協會Venessia.com的創始人馬蒂奧•塞基認為,對一日遊遊客徵收「進城費」是合理的,「因為他們不會對當地經濟做出太大貢獻,並且他們的消費並不高。」但同時他也提到這種費用背後的隱憂:「遊客們一旦付了錢,就會認為他們可以為所欲為,忽視了保護文化遺産的必要性。」

千萬遊客湧入威尼斯,當地人却在紛紛撤離。15年前,威尼斯的人口超過6萬。到2022年時,威尼斯的人口已經跌破5萬,但自2008年以來,可供遊客使用的床位却翻了兩番。「你再也無法四處走動,當地人需要的商店一家接一家地關門,轉而開起了紀念品商店。」馬蒂奧•塞基眼中的威尼斯越來越不真實,快要成為一座沒有當地人的城市。

2021年,威尼斯已經對每天有數千名一日遊遊客的大型郵輪實施了禁令,將他們改道至更遠的工業港口。它還對過夜遊客徵稅。數據顯示,2023年,這項稅收給政府帶來了3700萬歐元收入。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