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史教育中心校長、全國政協委員何漢權12日接受電台訪問,他表示本港學生認識「一國兩制」下的「一國」歷史有其重要性,認為討論中美關係等議題時,若不了解中國歷史,會令討論片面和失真,他認同中史應該獨立成科。
何漢權表示本港學生認識「一國兩制」下的「一國」歷史有其重要性。(資料圖片)
今屆中學文憑試報考中國歷史科的人數只有5,938人,何漢權認為國民教育的根本是中國歷史,學生除了學習歷史進程,亦應了解中國文化,指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包含文化、多元民族、共融等討論,是寶貴的學問,應該由學校開始推廣,令學生更認識中國歷史。身兼港大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課程同學會會長的何漢權指,同學會每年舉辦「香港青年史學家年獎」,鼓勵中學生研習中史,認為經各界努力,學界更加重視學習中國歷史。
今屆中學文憑試報考中國歷史科的人數只有5,938人(資料圖片)
何漢權認為討論中美關係等議題時,若不了解中國歷史,會令討論片面和失真。(資料圖片)
東莞暨大港澳子弟學校總校長賴炳華表示,教育局對大灣區開設中學文憑試考場及保送學生應考申請審批嚴謹。
中學文憑試最快2024年可在內地應考。教育局說,據悉大灣區有數間開辦香港高中課程的學校,有意申請保送學生考文憑試及成為試場。考評局表示,正與相關部門商討及處理內地港人子弟學校的申請,並研究其他考試詳細安排。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東莞暨大港澳子弟學校總校長賴炳華表示,2022年8月已向教育局申請在大灣區開設中學文憑試考場,以及保送學生應考,目前仍未知道審批結果。他說當局的審批相當嚴謹,包括要審視大灣區的中學課程質素是否與香港相若,否則不予考慮,同時要考慮提出申請的大灣區中學,硬件上是否符合要求,包括燈光,通風,以及聆聽設置等。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賴炳華表示,在考卷的儲存方面,局方要求學校要存放在有密碼鎖的夾萬內,同時存放的房間,要在二樓或以上,不能夠有窗戶,並需設有閉路電視。另外,學校要為三類人士提供住宿安排,包括居住在距離考場較遠的考生,來自不同學校的監考老師,以及考評局派往試場的主任人員。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