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大熱日劇《First Love初戀》中的一首主題曲,喚起了不少人廿多年前的回憶,也在劇中喚起了女主角失去了的記憶。筆者想起自己年老的爸爸,也曾試過在聽60年代的歌曲時喚醒了一些感覺,回想到當年生活的情景,激起大大小小的回憶。

原來,我們在人生中一些重要時期所聽過的音樂,在多年後重聽時,往往能帶領着我們回到聽見音樂當下的那段時光,毫不費力地提取以為失去了的「回憶」。這正正是「音樂治療」的其中一環,利用音樂喚醒舊時回憶,以緩減腦退化及對抗早期認知障礙。這絕對是個行之有效的持續性治療方案。

所謂「音樂治療」,是根據臨床和研究考證去使用音樂,以達到治療的目的,是專職醫療的一種,它能有系統地為有需要的人解決或舒緩心理、生理、行為和認知等問題,包括:情緒、減壓、溝通、社交、痛楚舒緩等等。註冊音樂治療師會依據心理學或腦神經學為基礎,以個人為中心,從社交心理的角度利用音樂協助長者。根據參加者不同能力調節活動的內容,從而令每位參加者都能主動地參與。

根據《精神健康檢討報告2017》,本港患有認知障礙症的病者多達100,000人。患者會感覺到自己的記憶力慢慢衰退,為自己不能記起的事情及身體功能退化而感到不安及哀傷,引發負面情緒與行為困擾患者的家人,影響他們的健康和生活質素。

研究發現,音樂可促進多巴胺分泌,刺激控制情緒的大腦區域而令人放鬆和獲得情感滿足。而度身訂造的音樂治療,可幫助認知障礙患者減輕抑鬱和行為問題,加強社交和情緒表達。精心舖排的音樂活動,能為長者帶來正向的經歷,啟發和正面改變他們的內在思想,繼而把這些改變轉化到生活層面上,以助其個人發展。這些音樂活動包括:

音樂同時亦提供一個平台,給予患者恰度的刺激,讓他們與照顧者共享快樂,獲得放鬆和休息。長期參與,可大大促進他們的健康和生活質素,從而減輕照顧者的重擔與壓力。

雖然人們普遍認同及欣賞音樂藝術,唯「音樂治療」在香港社區暫未普及,且現時在香港執業的註冊音樂治療師數目不多,在推廣及使用上仍然有很大的進步及實踐空間。筆者認為上述的「音樂治療」活動,在周詳的計劃下是可以非常生動及十分有意義的,因不會加劇病情或有其他負面作用,實踐上亦相對安全,是個可行的途經去幫助認知障礙人士及照顧者改善生活質素。相關機構應多作這方面的推廣考慮,為認知障礙症患者及樂齡人士帶來更多支援。

原文連結: https://inews.hket.com/article/3461284?r=cpstni




妙談護匡樂齡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