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本港業界指收「加一」約定俗成 拆解日本點解無小費文化?

社會事

本港業界指收「加一」約定俗成  拆解日本點解無小費文化?
社會事

社會事

本港業界指收「加一」約定俗成 拆解日本點解無小費文化?

2023年04月10日 11:30 最後更新:11:33

不同國家或城市都有其「畀貼士」方式,香港人慣付的「加一服務費」有何源由?究竟有多少由提供服務的侍應「落袋」?

美加餐廳收貼士補選低薪員工

更多相片
郭先生指在外國一般會「單對單」地直接付小費給侍應,但香港則一向都是「一大棚人咁收、大家一齊分」。

郭先生指在外國一般會「單對單」地直接付小費給侍應,但香港則一向都是「一大棚人咁收、大家一齊分」。

陳先生與黃小姐認為送外賣的車手「辛勞程度」比侍應高,因此更願意付「貼士」給外賣速遞員。

陳先生與黃小姐認為送外賣的車手「辛勞程度」比侍應高,因此更願意付「貼士」給外賣速遞員。

關女士認為餐廳服務質素良莠不齊的情況下,卻指定要收取加一服務費則說不過去。

關女士認為餐廳服務質素良莠不齊的情況下,卻指定要收取加一服務費則說不過去。

現時本港的兩間大型手機外賣應用程式內,均設有「貼士或小費功能」。(Deliveroo 網站截圖)

現時本港的兩間大型手機外賣應用程式內,均設有「貼士或小費功能」。(Deliveroo 網站截圖)

顧客可以選擇在落單時或完成送遞後,給予外賣員小費,有預設的金額,亦可讓顧客自由決定。(Food Panda 網站截圖)

顧客可以選擇在落單時或完成送遞後,給予外賣員小費,有預設的金額,亦可讓顧客自由決定。(Food Panda 網站截圖)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表示,「加一服務費」屬於「約定俗成」的傳統。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表示,「加一服務費」屬於「約定俗成」的傳統。

根據美國2021年的一份研究文章指,美國及加拿大收取貼士有兩大原因,包括用作補償低薪金員工的收入,以及讓客人在餐廳受對待的質素能被保障。報告指貼士的金額由二戰前的10%,增至現時高達20%,就連沒有堂食服務的咖啡店亦要收取小費,認為那些給予高額貼士的人,一般都不希望在日常生活遇上風險,因此冀透過付小費來保證能在餐廳獲得滿意的服務,更指部分人是為了炫耀自己的身份地位來給侍應高額小費。

郭先生指在外國一般會「單對單」地直接付小費給侍應,但香港則一向都是「一大棚人咁收、大家一齊分」。

郭先生指在外國一般會「單對單」地直接付小費給侍應,但香港則一向都是「一大棚人咁收、大家一齊分」。

至於一向被香港人認為服務好的日本,並無收小費文化,有指「畀貼士」反而被認為是不尊敬的行為,因在日本文化中,侍應認為收取貼士是在「受客人恩惠」,又或代表客人質疑餐廳「賺不到錢」。

陳先生與黃小姐認為送外賣的車手「辛勞程度」比侍應高,因此更願意付「貼士」給外賣速遞員。

陳先生與黃小姐認為送外賣的車手「辛勞程度」比侍應高,因此更願意付「貼士」給外賣速遞員。

消委會:原意是對服務員獎賞

消委會回覆《星島頭條》時表示,餐飲行業的堂食「服務費」,原意是消費者對服務員的一點獎賞,涵蓋整個用餐體驗,由食肆前線人員的款待、訂餐、送餐,以至廚師、清潔工所提供的各項服務。這類服務小費,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同規定或約定俗成的金額,在外地可能是10%至25%不等,而在本地,傳統上以10%服務費較為常見。

關女士認為餐廳服務質素良莠不齊的情況下,卻指定要收取加一服務費則說不過去。

關女士認為餐廳服務質素良莠不齊的情況下,卻指定要收取加一服務費則說不過去。

黃家和:「加一」與外國餐廳「畀貼士」有別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表示,「加一服務費」屬於「約定俗成」,與外國餐廳給侍應的「貼士」有分別,指香港的「加一」一般由餐廳「落袋」,用作彌補營運成本,例如垃圾費、排污費等。他指不同餐廳有不同服務費,例如10%或15%,甚至不收取服務費,唯一般有列明收費,例如酒樓的茶錢、茶芥、酸菜等。

現時本港的兩間大型手機外賣應用程式內,均設有「貼士或小費功能」。(Deliveroo 網站截圖)

現時本港的兩間大型手機外賣應用程式內,均設有「貼士或小費功能」。(Deliveroo 網站截圖)

現時本港兩間大型外賣平台的手機應用程式內,均設有「貼士功能」,顧客可選擇在落單時或完成送遞後,給予外賣員小費,有預設金額,亦可讓顧客自由決定。在這情況下,俗稱「貼士」的小費就真正落到提供服務的外賣員手上。

顧客可以選擇在落單時或完成送遞後,給予外賣員小費,有預設的金額,亦可讓顧客自由決定。(Food Panda 網站截圖)

顧客可以選擇在落單時或完成送遞後,給予外賣員小費,有預設的金額,亦可讓顧客自由決定。(Food Panda 網站截圖)

受訪市民陳先生與黃小姐指,一般不會去收取加一服務費的餐廳進食,但認為送外賣的車手「辛勞程度」比侍應高,因此更願意付「貼士」給外賣速遞員。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表示,「加一服務費」屬於「約定俗成」的傳統。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表示,「加一服務費」屬於「約定俗成」的傳統。

往下看更多文章

垃圾電話攔截程式暴露用戶通訊錄 黃鳳嫺籲三思選用留意條款

2024年05月17日 10:19 最後更新:10:19

消委會發現兩款垃圾電話攔截程式會將用戶及其通訊錄資料供他人搜索,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提醒消費者下載時要多留意。

消委會提醒消費者選用和下載垃圾電話攔截程式時,要多留意條款。(消委會)

消委會提醒消費者選用和下載垃圾電話攔截程式時,要多留意條款。(消委會)

消委會昨天(16日)公布5款垃圾電話攔截程式調查結果,發現兩款有上述問題,黃鳳嫺今早(17日)在港台節目上表示,消費者要留意是否需要下載這些程式,如下載程式亦要留意條款。

她說,有一些屬於付費計劃,不是移除程式便可除消計劃,而是要去程式商店提出取消,亦有消費者登記個別程式時,要提供8項個人資料,包括姓名、出生日期及電郵地址等。她質疑如果是電話攔截程式,是否需要取得這麼多個人資料。消委會並無收到相關投訴,她相信是因為消費者根本不知道這些情況。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資料圖片)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資料圖片)

消委會的調查又發現,有一款程式在存取用戶通訊錄後,會自動將所有聯絡人的資料上載和整合到商戶的資料庫內,供其他用戶「反向搜索」。至於能否防範或找出哪人上載了電話號碼,黃鳳嫺說,消委會在今次實試中亦找不到,如消費者擔心電話被上載,可以透過電郵方式到應用程式的官網,按程序要求取消他的名字及電話號碼。但如有其他人,例如他的朋友使用這個程式,他的電話號碼亦有可能再被上載至資料庫,因此沒完沒了,難以移除號碼。

消委會提醒消費者選用和下載垃圾電話攔截程式時,要多留意條款。(消委會)

消委會提醒消費者選用和下載垃圾電話攔截程式時,要多留意條款。(消委會)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