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雙方經過兩天的密集會談,結果對當前形勢仍是各自表述,布林肯此行最大的收獲是會見了習近平,不過,下一回合的中美交鋒即將展開。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他上任兩年半來對中國首次訪問最後一天(6月19日)下午會見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不過安排有點特殊,據悉,當全世界猜測習近平會否現身之際,雙方官員在會談一個小時前才對外宣佈這次會晤,外界認為,從布林肯抵京下機時中方沒有舖出紅地毯,到離京前一刻才得知獲得接見,安排盡顯布林肯之行是主動有求而來的,中方全程以「聽其言,觀其行」冷靜加幾分冷淡的姿態對待。

AP圖片

AP圖片

中美是否破冰?中美往後可會緩和?法國RFI的分析是「布林肯此次訪華也有為拜登與習近平未來舉行峰會鋪路的意圖,今年9月印度舉行的G20峰會,以及11月在美國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美中領導人都有機會會晤。」不過,考慮中美正處於交鋒狀態,習拜會的基礎不是太穩固, RFI最後只說︰「當然,誰也無法預料習近平的日程表。」

中美沒有任何表示雙方尖銳的關係已告一段落,新华社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對布林肯說,中美關係陷入低谷的根源在於美方抱持錯誤的對華認知,導致錯誤的對華政策。王毅要求美方停止炒作中國威脅論,放棄對中國科技發展打壓,不得肆意干涉中國的內政,並稱在台問題上,中國沒有任何妥協退讓的餘地。

美國媒體認為王毅之言,比起以前中國官員表示中美兩國要對話不要對抗、要合作不要衝突,顯得更強硬和更具挑釁性。同時,美國政壇人士紛紛指責布林肯向中方示弱,並且指習近平有向布林肯施下馬威之嫌。《美國之音》︰「中方遲遲不公開確認習近平是否與布林肯會面是因為北京希望對外擺出的一種姿態,那就是中國現在強大了,並掌握話語權,外國官員能否見到中國國家元首,主動權和決定權在中方。」報導引述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麥克馬斯特說,北京希望「製造這樣一種印象:我們(美國官員)去那裡訪問展現了對中國共產黨的順依。」

不過,布林肯可沒有美國人想像那麼軟和弱,更精確的說,布林肯是棉裡藏針,事關今次主場是中國,大前提是不要談崩,但是布林肯根本沒有向中國讓步,反而是婉轉地向中國遞出一封戰書,相約中美下一回見︰與外長秦剛結束會談後,美方通報指,「布林肯表示美國將始終捍衛美國人民的利益和價值觀,並與其盟國和夥伴合作,推動我們對自由、開放和維護基於國際規則的秩序的世界願景。」

看明白了吧,美國將不會確認與中國平起平坐,美國依然是世界領導者,往後仍會貫徹保衛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帶領西方盟友,包括日本、印度、韓國抗衡中國的進步,換言之,美國不承認世界有新文明秩序,一意孤行要與抓緊百年大變局有所作為的中國,鬥爭到底。

習近平接目布林肯是希望所有人都了解「世界需要總體穩定的中美關係」的道理,至於布林肯能聽得進去嗎?我只能說,美國好自為知,懸崖上是容不得誤判。




深藍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