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網購騙案大增1.6倍 警方金融界推防騙視伏器連接轉數快提警示

社會事

社會事

社會事

網購騙案大增1.6倍 警方金融界推防騙視伏器連接轉數快提警示

2023年08月21日 00:01 最後更新:19:38

警方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8 月18日表示,本年度上半年錄得科技罪案達15,637宗,總體損失達20.3億,按年上升28%,其中網上購物騙案錄得4,872宗,涉案金額逾9,400萬,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幅達1.6倍,增幅顯著。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安全組高級督察陳智穎(左一)、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情報組總督察顏凱欣(左二)、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安全組警司陳純青(右二)、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情報組高級督察吳柏慧(右一)。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安全組高級督察陳智穎(左一)、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情報組總督察顏凱欣(左二)、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安全組警司陳純青(右二)、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情報組高級督察吳柏慧(右一)。

警方指,留意到近期有騙徒假扮賣家,利用社交平台、買賣平台或討論區的帖文開設專頁售賣物品,在騙取錢財後失去聯絡,甚至封鎖賬戶。根據警方的情報,與網購騙案相關的高危貨品有演唱會及主題公園門票、酒店套票及餐飲服務、名牌手錶及手袋、網上遊戲賬戶、傢俬電器等。

更多相片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安全組高級督察陳智穎(左一)、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情報組總督察顏凱欣(左二)、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安全組警司陳純青(右二)、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情報組高級督察吳柏慧(右一)。

警方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8 月18日表示,本年度上半年錄得科技罪案達15,637宗,總體損失達20.3億,按年上升28%,其中網上購物騙案錄得4,872宗,涉案金額逾9,400萬,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幅達1.6倍,增幅顯著。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情報組總督察顏凱欣。

警方指,留意到近期有騙徒假扮賣家,利用社交平台、買賣平台或討論區的帖文開設專頁售賣物品,在騙取錢財後失去聯絡,甚至封鎖賬戶。根據警方的情報,與網購騙案相關的高危貨品有演唱會及主題公園門票、酒店套票及餐飲服務、名牌手錶及手袋、網上遊戲賬戶、傢俬電器等。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安全組警司陳純青。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情報組總督察顏凱欣介紹,為持續打擊網上購物騙案,自2021年至今,警方已經進行了8次代號「鐵將」(IRONWARRIOR)的全港執法行動,共偵破逾3,900宗網上騙案,涉及金額達2,676萬。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安全組高級督察陳智穎。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安全組警司陳純青表示,與以往相比,今年上半年網購騙案金額急升,這與「彈票黨」出現有關。騙徒由以往主要集中在價值低的貨物轉向價值比較高的貨物。在過去半年,損失最大銀碼涉及價值600萬的虛擬資產。騙徒通常假借不同藉口,如行政費或運費,令受害人信以為真,最後將價值600萬的虛擬資產轉賬給了騙徒。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情報組高級督察吳柏慧。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安全組高級督察陳智穎介紹分辨社交平台專頁真偽的方法。騙徒通常會在社交平台開設專頁,但上面沒有公司的登記資料,專頁上放置的鏈接亦沒有確定的網站。此外,專頁管理員位置均不在香港,並且開設專頁的時間較短等。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情報組總督察顏凱欣。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情報組總督察顏凱欣。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情報組總督察顏凱欣介紹,為持續打擊網上購物騙案,自2021年至今,警方已經進行了8次代號「鐵將」(IRONWARRIOR)的全港執法行動,共偵破逾3,900宗網上騙案,涉及金額達2,676萬。

損失最大涉及價值600萬虛擬資產

顏凱欣表示,在網購騙案中,「彈票黨」所佔比例較高,騙徒會充當買家尋找出售名貴物品的受害人,以無效支票付款,將未能兌現的支票存入賣家戶口,營造虛假的入帳紀錄。此外,有騙徒扮演俗稱「找錢黨」的買家,到購物平台找高價物品的賣家,之後用無法兌現的支票入帳並聲稱入多了錢,要求受害人退回,受害人只查看賬面結餘就將款項交給騙徒,最後才知受騙。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安全組警司陳純青。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安全組警司陳純青。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安全組警司陳純青表示,與以往相比,今年上半年網購騙案金額急升,這與「彈票黨」出現有關。騙徒由以往主要集中在價值低的貨物轉向價值比較高的貨物。在過去半年,損失最大銀碼涉及價值600萬的虛擬資產。騙徒通常假借不同藉口,如行政費或運費,令受害人信以為真,最後將價值600萬的虛擬資產轉賬給了騙徒。

「轉數快」將顯示「高危有伏」賬戶

陳純青透露,在今年年底,警方將會聯同金融及銀行界推出第一階段「可疑指標警示機制」,警方的「防騙視伏器」將會連接到轉數快平台,市民在進行與轉數快相關的轉賬時,收款方若被標記為「高危有伏」,市民將會收到警示。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安全組高級督察陳智穎。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安全組高級督察陳智穎。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安全組高級督察陳智穎介紹分辨社交平台專頁真偽的方法。騙徒通常會在社交平台開設專頁,但上面沒有公司的登記資料,專頁上放置的鏈接亦沒有確定的網站。此外,專頁管理員位置均不在香港,並且開設專頁的時間較短等。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情報組高級督察吳柏慧。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情報組高級督察吳柏慧。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情報組高級督察吳柏慧表示,市民在進行交易時,應小心提防,光顧信譽良好的賣家,盡量選擇當面交收,在轉賬之前使用「防騙視伏器」或「防騙視伏APP」查一查。若懷疑自己受騙,應保存相關訊息,盡快致電18222或報警求助。

往下看更多文章

內地春假後「痔瘡膏」銷量翻3倍成上班族新寵 原來關「假期病」事

2024年02月22日 10:20 最後更新:11:40

內地春節長假後,打工仔復工意外令「痔瘡膏」銷量翻3倍,成為上班族的新辦公室好物,原來和假期作息有關。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據《紅星新聞》報導,內地春節假期結束後,一家電商平台舉辦的促銷活動意外引發了「痔瘡膏」的熱賣潮,銷量增加了3倍,成為許多人在恢復上班時的「不能說的秘密」,引起了不少打工人的共鳴,也引發大家對假期後的「隱疾」頻發的好奇和討論。

微博圖片

微博圖片

原來由於春節期間飲食不規律和作息混亂,導致很多人出現了痔瘡的症狀,因此痔瘡膏成為了辦公桌上的新寵。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據悉,過去痔瘡的發病率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然而現代人的飲食習慣和作息改變,「有痣青年」在中國社會中逐漸增多,發病的年齡層也有所降低。特別是在春節期間,暴飲暴食和熬夜等不良作息導致痔瘡的發病率升高。回到職場後,痔瘡膏成為了打工人們的新寵。

GETTY圖片

GETTY圖片

一些網友表示,「以前打工人是雙手長茧,現在是大痣若愚」、「難怪過年後就發病了」。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