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港大醫學院聯同懲教署推出為期3年丙肝篩查計劃 目標邀請500在囚人士參與

社會事

港大醫學院聯同懲教署推出為期3年丙肝篩查計劃 目標邀請500在囚人士參與
社會事

社會事

港大醫學院聯同懲教署推出為期3年丙肝篩查計劃 目標邀請500在囚人士參與

2024年01月10日 11:24 最後更新:18:47

港大醫學院團隊聯同懲教署,推行為期3年的丙型肝炎篩查先導計劃,向特定丙肝高危群組提供服務,為自願參與的合資格在囚人士進行檢測,並替帶病毒者提供抗病毒藥物治療,預期治療率逾九成。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計劃於去年10月率先於赤柱監獄推行,目標邀請約500名合資格在囚人士參加。截至去年12月4日,有106名在囚人士參與計劃,所有確診丙肝在因人士,在確診後1個月內獲發直接抗病毒藥物,整個療程期為2至3個月。研究團隊表示,將於2026年底計劃完結後,收集數據進行研究分析。

團隊表示,由於本地丙肝病毒感染率只有0.32%,約有2.2萬名患者,難以透過大型篩查找出患者,故此以「目標群組消除」策略,集中資源為特定丙肝高危群組提供服務,能更有效提供篩查及治療。

(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丙科學系腸胃及肝臟科主任兼講座教授袁孟峰說,曾經共用針筒或有「男男性接觸」等人士,有較高風險感染丙肝。絕大部分丙肝患者都没有病徵,計劃可提高在因人士對丙肝的認識,為合資格人士進行篩查及治療,減少患者因延缓治療導致病情惡化及罹患嚴重肝病的風險,大大減輕延醫對醫療系統及資源的負擔。

懲教署高級監督黃啟泰說,計劃為在因人士提供健康教育及輔導、丙肝快速測試、及為確診的在因人士處方直接抗病毒藥物,過程簡單快捷,毋須押解在囚人士到外間醫院接受檢查及治療,合資格在因人士亦有踴躍參與計劃。

港大醫學院及工程學院的跨學科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創新篩選平台,可快速評估新冠病毒變異對疾病嚴重程度的影響,新方法比傳統方法速度提升39倍。

港大醫學院

港大醫學院

研究人員亦專注了解病毒變異如何影響「合胞體」形成,即受感染細胞與未感染細胞融合的過程,這有助識別可能對公共衞生構成重大風險的新興病毒變異株。

通過研究刺突蛋白及其突變,研究人員發現某些變異株,如 Delta變異株,與病毒原始株相比形成較大的合胞體,團隊發現單個K854H突變可將Omicron 變異株轉變為具有高融合能力的變異株。研究又發現一些變異,系統可預測出它們與Omicron和Delta等現有變異株具有相近的變異機率,顯示這些新變異應受監控,因可能在未來病毒演變中出現。

為提高篩選效率,團隊開發了一種根據細胞大小篩選的策略,在更大範圍上將融合和未融合的細胞進行高速篩選;與傳統方法比較,新方法精確度超過80%

團隊還確定兩種已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批准的藥物,可減輕疾病嚴重程度。倉鼠模型實驗顯示,藥物可抑制由刺突蛋白誘導的合胞體形成,並有潛力緩解病情。

團隊認為,新系統不僅有助快速追蹤新冠病毒變異並找出治療方案,還可廣泛應用於各種與細胞融合相關的生物醫學研究,包括癌症免疫療法。而細胞互作平台可系統分析多種病毒的合胞體形成能力,包括愛滋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疱疹病毒科、新冠病毒和其他誘導合胞體形成的冠狀病毒。

團隊期望從這項研究中獲得嶄新方法和深入知識,為治療新冠病毒病症和其他涉及細胞融合的疾病提供新策略。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