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全球首例!廣州醫療團隊成功完成自主呼吸麻醉下雙肺移植手術

兩岸

全球首例!廣州醫療團隊成功完成自主呼吸麻醉下雙肺移植手術
兩岸

兩岸

全球首例!廣州醫療團隊成功完成自主呼吸麻醉下雙肺移植手術

2024年04月20日 09:20 最後更新:14:10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家呼吸醫學中心的何建行教授團隊最近取得了重要突破,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在自主呼吸(非插管)麻醉下進行的雙肺移植手術。

肺移植是患者唯一延長生命辦法

據悉,這次手術的患者是一位終末期肺疾病患者,他的肺功能持續惡化,肺移植是唯一能延長他生命並改善生活品質的方法。該患者等待了一段時間後,通過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系統獲得了肺移植的機會。

光明網圖片

光明網圖片

創新引入「無管」理念應用於肺移植手術

由於患者的左肺病變嚴重且伴有肺心病,需要在體外膜肺氧合(ECMO,又稱人工心肺)的輔助下進行移植手術。經過多學科團隊的評估和討論,他們決定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創新地引入「無管」理念,將其應用於肺移植手術中。

Getty圖片

Getty圖片

傳統的肺移植手術是胸外科領域中非常高難度的手術之一。傳統手術中,必須在氣管插管和呼吸機的支持下進行肺移植,但這可能會伴隨嚴重的併發症,特別是與呼吸機相關的肺損傷,這不僅會進一步惡化肺功能,還可能增加危重患者的死亡風險。

何建行:長期使用呼吸機支持或導致呼吸肌功能下降

何建行教授介紹說,長期使用呼吸機支持除了可能引起呼吸機相關的肺損傷外,還會導致呼吸肌(尤其是膈肌)功能下降,可能使患者出現焦慮、抑鬱和孤獨感等嚴重心理疾病。

光明網圖片

光明網圖片

自主呼吸麻醉下雙肺移植 可保護移植肺功能

通過多年的發展和臨床實踐,「無管」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基於這一成果,何建行教授認為在自主呼吸(非插管)麻醉下進行肺移植手術能夠避免呼吸機相關的肺損傷,減少鎮痛鎮靜和肌鬆藥物的使用,減輕全身炎症反應,保護移植肺的功能,並加速術後康復。同時,這也可以減少鎮靜、鎮痛和肌松藥物的使用,有效減少藥物的副作用。

光明網圖片

光明網圖片

在手術過程中,該醫院的器官移植科和麻醉手術科等部門緊密合作,在ECMO的輔助下,使用喉罩實現了保留自主呼吸的麻醉方式,成功地完成了雙肺移植手術。

往下看更多文章

英聾人看病無手語翻譯險被割睪丸 病人狠手批NHS「不友善」

2024年05月02日 12:20 最後更新:15:37

英國一名聽障人士,因為看醫生時沒有手語翻譯員在場,差點被切睪丸。他痛批當地的NHS醫療系統對聽障人士不友善,要求當局改善。

NHS doctors mistakenly thought deaf man 'begged for his testicle to be removed' https://t.co/VZkyAeAL97

— Anda (@andakalnins) April 28, 2024

看病時只靠寫字讀唇溝通
47歲男子威利(Andrew Wiley)2月在肯特郡坎特伯雷(Canterbury)的肯特和坎特伯雷醫院(Kent and Canterbury Hospital)醫院就醫時,雖然其妻子事前已要求院方提供手語翻譯,但在診症時卻沒有翻譯在場。結果全程只能以紙筆、讀唇語等方式和醫生溝通,結果獲安排做手術。

威利(右)差點被切睪丸。Amanda Wiley FB

威利(右)差點被切睪丸。Amanda Wiley FB

醫生口音很重看病很求祈
不過,兩個月後他進行手術時,才知道自己要進行睪丸切除手術,即時嚇到標冷汗,並即時拒絕。「當時診症室內只有2名醫生,我試着讀唇語,但這真的很困難,因為醫生口音很重,我又試着向醫生表達我有多疼痛,但也很不容易,一切感覺很求祈。」威利表示憶述當時的情況時說,醫生檢查時發現,造成威利睪丸疼痛的原因是良性腫瘤,在醫生沒有向他詳細說明下,決定為他安排「切丸」手術。

威利求診的肯特和坎特伯雷醫院。 Kent and Canterbury Hospital 圖片

威利求診的肯特和坎特伯雷醫院。 Kent and Canterbury Hospital 圖片

「醫生說我『乞求』進行手術切除」
威利表示,醫生並沒有向他解釋,手術風險或是相關併發症,直到4月返回要進行手術時才得知手術內容,「真的就是溝通不良,醫生還說我當時『乞求』他幫我進行手術切除,但其實根他本沒有和我好好說明手術的風險,因為他不想和我多費唇舌」。

威利太太(左)說她已要求院方為丈夫(右)提供手語翻譯,但看病時沒有現身。 Andrew Wiley FB

威利太太(左)說她已要求院方為丈夫(右)提供手語翻譯,但看病時沒有現身。 Andrew Wiley FB

「如果我不是聾就會得到良好治療」
威利表示,在重新了解手術風險後,他最後決定還是不進行手術。回憶起過往的看診經歴時,威利說其實也發生過很多次類似情況,「如果我不是聾的話,就能更快獲得理解和治療」。醫院則對威利看診時所遇到的事致歉,稱會確保所有病患看病時都能得到良好的溝通。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