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香港專業人士深圳創新創業交流座談會在深舉行 研兩地進一步加強服務業專業交流

社會事

香港專業人士深圳創新創業交流座談會在深舉行 研兩地進一步加強服務業專業交流
社會事

社會事

香港專業人士深圳創新創業交流座談會在深舉行 研兩地進一步加強服務業專業交流

2024年05月24日 17:48 最後更新:18:32

粵港澳專業人士(深圳)交流服務中心於昨日(23日)舉辦香港專業人士深圳創新創業交流座談會,旨在深化深港兩地專業人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探索香港專業人士在深圳的創新創業機遇,並深入解讀相關創業政策,以進一步發揮粵港澳專業人士(深圳)交流服務中心作為橋樑和紐帶的作用。

粵港澳專業人士(深圳)交流服務中心於5月23日成功舉辦了香港專業人士深圳創新創業交流座談會。

粵港澳專業人士(深圳)交流服務中心於5月23日成功舉辦了香港專業人士深圳創新創業交流座談會。

座談會由交流中心常務副主任汪仁芳主持,深圳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強,副部長吳歡,福田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立萍,香港專業人士協會創會主席、首席會長簡松年,協會會長陳建強、黃山,協會主席龐朝輝出席本次會議。會議還邀請了來自市衛健委、前海管理局、福田區司法局、住建局、投資促進局、人力資源局、衛健局等職能部門的代表,以及香港和深圳的專業人士代表。

更多相片
粵港澳專業人士(深圳)交流服務中心於5月23日成功舉辦了香港專業人士深圳創新創業交流座談會。

粵港澳專業人士(深圳)交流服務中心於5月23日成功舉辦了香港專業人士深圳創新創業交流座談會。

粵港澳專業人士(深圳)交流服務中心於5月23日成功舉辦了香港專業人士深圳創新創業交流座談會。

粵港澳專業人士(深圳)交流服務中心於5月23日成功舉辦了香港專業人士深圳創新創業交流座談會。

座談會開始前,香港專業人士協會代表一行參觀了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

座談會開始前,香港專業人士協會代表一行參觀了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

座談會開始前,香港專業人士協會代表一行參觀了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

座談會開始前,香港專業人士協會代表一行參觀了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

市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處副處長林敏作政策分享。

市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處副處長林敏作政策分享。

前海管理局專業服務業處處長助理胡佳作政策分享。

前海管理局專業服務業處處長助理胡佳作政策分享。

香港專業人士協會會長陳建強發言。

香港專業人士協會會長陳建強發言。

香港專業人士協會常務副主席簡汝謙發言。

香港專業人士協會常務副主席簡汝謙發言。

匯業律師事務所大灣區涉外法律服務中心執行主任劉海春發言。

匯業律師事務所大灣區涉外法律服務中心執行主任劉海春發言。

武志紅心理工作室/秄和心理工作室心理咨詢師、督導師劉吉華發言。

武志紅心理工作室/秄和心理工作室心理咨詢師、督導師劉吉華發言。

香港專業人士協會主席龐朝輝講話。

香港專業人士協會主席龐朝輝講話。

深圳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吳歡講話。

深圳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吳歡講話。

粵港澳專業人士(深圳)交流服務中心常務副主任汪仁芳。

粵港澳專業人士(深圳)交流服務中心常務副主任汪仁芳。

粵港澳專業人士(深圳)交流服務中心於5月23日成功舉辦了香港專業人士深圳創新創業交流座談會。

粵港澳專業人士(深圳)交流服務中心於5月23日成功舉辦了香港專業人士深圳創新創業交流座談會。

座談會開始前,香港專業人士協會代表一行參觀了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實地感受了深圳的創新氛圍和發展潛力。

座談會開始前,香港專業人士協會代表一行參觀了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

座談會開始前,香港專業人士協會代表一行參觀了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

座談會開始前,香港專業人士協會代表一行參觀了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

座談會開始前,香港專業人士協會代表一行參觀了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

會議開始,在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強等嘉賓的見證下,交流中心主任陳顯康為成放晴頒發了榮譽顧問聘書,同時為王宇、龍卓瑜頒發了高級顧問聘書。

成放晴、王宇和龍卓瑜都是各自專業領域的傑出代表,今後,中心將依托專家顧問團豐富的專業經驗、廣泛的社會資源和影響力,更好服務深港高端專業人士在大灣區合作交流、創新創業。

隨後,市、區政府職能部門就香港專業人士關心的創新創業問題進行了解答。市衛健委醫政醫管處副處長林敏就香港專業醫師來深執業作了三個路徑的詳細介紹,前海管理局專業服務業處處長助理胡佳分享了港澳專業服務人士在前海執業的相關政策。

市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處副處長林敏作政策分享。

市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處副處長林敏作政策分享。

前海管理局專業服務業處處長助理胡佳作政策分享。

前海管理局專業服務業處處長助理胡佳作政策分享。

此外,深港兩地的專業人士們也進行了積極的交流互動,分享各自的經驗故事,重點圍繞深港兩地專業人士如何更好地展開合作、如何克服兩地機制融合障礙、如何加強兩地服務業專業交流等話題展開了廣泛交流。

香港專業人士協會會長陳建強發言。

香港專業人士協會會長陳建強發言。

香港專業人士協會常務副主席簡汝謙發言。

香港專業人士協會常務副主席簡汝謙發言。

匯業律師事務所大灣區涉外法律服務中心執行主任劉海春發言。

匯業律師事務所大灣區涉外法律服務中心執行主任劉海春發言。

武志紅心理工作室/秄和心理工作室心理咨詢師、督導師劉吉華發言。

武志紅心理工作室/秄和心理工作室心理咨詢師、督導師劉吉華發言。

最後,由香港專業人士協會主席龐朝輝醫生和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吳歡總結發言。

龐朝輝醫生表示,在此次座談會中,深圳各職能部門領導為香港專業人士協會帶來了寶貴的政策信息與指導,香港專業人士協會將不斷推動深港兩地的專業服務交流,重點關注創新領域,以專業人士的力量作為推動器,推動深港兩地多元化的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為粵港澳大灣區及國家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香港專業人士協會主席龐朝輝講話。

香港專業人士協會主席龐朝輝講話。

吳歡指出專業人才是香港的寶藏資源,如何更好地發揮專業人才在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創業的中堅力量,將是未來需要雙方共同推進的方向。深圳經濟增速快、城市活力強,未來深圳將更加竭盡所能為來深創新創業的香港專業人士提供政策支持、突破執業障礙,讓專業人才充分留下來。同時,應充分利用好粵港澳大灣區專業人士交流服務中心這一平台,歡迎香港專業人士多交流、多走動,更好地發揮交流中心的橋樑作用。

深圳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吳歡講話。

深圳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吳歡講話。

會後,粵港澳專業人士(深圳)交流服務中心常務副主任汪仁芳表示,深港兩地在專業服務領域的合作將進一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助力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同時增強了香港同胞對祖國的向心力。交流服務中心將通過香港專業協會不斷引進國際頂尖人才,發揮人才優勢,為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粵港澳專業人士(深圳)交流服務中心常務副主任汪仁芳。

粵港澳專業人士(深圳)交流服務中心常務副主任汪仁芳。

在深創業港籍專業人士、和光數字(深圳)有限公司創始人寇立岩接受採訪時表示,作為香港專業人士選擇來深創業,是因為深圳的創新環境、人才優勢及開放包容程度非常有利於中小企業快速成長。希望未來醫療人工智能企業可以得到更多關注和支持,讓優質的科技項目更好的服務人民群眾。

往下看更多文章

少訊創新科技大賽激發學童科創潛能 9歲少年設計發明逾60項

2024年05月09日 00:01 最後更新:10:38

警務處舉辦「少年警訊創新科技大賽2023-24」,逾145名參賽者在超過1600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獲獎,其中有9歲少年學習編程2年,至今已有超過60項設計發明。

警務處舉辦「少年警訊創新科技大賽2023-24」,各獲獎者分享創作經歷。巴士的報記者攝

警務處舉辦「少年警訊創新科技大賽2023-24」,各獲獎者分享創作經歷。巴士的報記者攝

為讓中小學生綜合運用STEAM知識和技能,警務處少年警訊主辦「少年警訊創新科技大賽2023-24」,讓學生透過體驗學習,於「出行」、「生活」、「環境」及「經濟」等範疇上,提出創新可行的方案以實踐「智慧城市」的概念,大賽吸引逾1600名來自近170間中小學校的學生參加,超過145名參賽者獲獎。

香港培正小學的楊曉悅同學以「發電減壓閥2.0」獲得高小組冠軍。巴士的報記者攝

香港培正小學的楊曉悅同學以「發電減壓閥2.0」獲得高小組冠軍。巴士的報記者攝

香港培正小學的楊曉悅同學以「發電減壓閥2.0」獲得高小組冠軍,她利用水瓶、水管、壓力計等材料,發明了一個發電減壓閥,利用水流的壓力動能推動閥內水車,將動能轉換為電能,供電力裝置使用,同時,楊曉悅在發明中融入樓宇食水品質及安全管理概念,加入溫度探測器,通過水溫推測水中餘氯含量,當食水餘氯耗盡時,減壓閥就會發出警報,提醒用水人士不要直接飲用食水。

從構思到設計成品,楊曉悅花費了將近一年的時間,並在家裡試驗多次,小有成效。她表示,創作靈感來源於在親戚家見到減壓閥,了解到減壓閥對樓宇的食水供水系統十分重要,於是萌生出發明減壓閥的念頭,希望能夠通過發明,幫助長期病患或者長者注意食水安全。

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的蔡錡浚同學以「水浸車,No Way」奪得高小組傑出表現獎。巴士的報記者攝

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的蔡錡浚同學以「水浸車,No Way」奪得高小組傑出表現獎。巴士的報記者攝

來自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的蔡錡浚同學以「水浸車,No Way」奪得高小組傑出表現獎。今年9歲的蔡錡浚從2年前開始接觸編程,並利用編程進行創造發明,目前已有60多個發明設計,獲得許多獎項。蔡錡浚表示,「水浸車,No Way」的創作靈感來源於2023年的超強颱風「海葵」,當時錄得一小時雨量一度高達158.1毫米,許多停車場的車都受到影響,而蔡錡浚本身十分喜歡汽車,因此希望能發明設計以幫助停車場,避免出現「水浸車」的情況,減低車主損失和涉水救車的危險性。

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的蔡錡浚同學以「水浸車,No Way」奪得高小組傑出表現獎。巴士的報記者攝

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的蔡錡浚同學以「水浸車,No Way」奪得高小組傑出表現獎。巴士的報記者攝

「水浸車,No Way」以嵌入的方式安裝在停車格內,並配備高敏感度的水位感應器以及伺服馬達Servo,蔡錡浚設計了相應的程式,當水位超過程式所設定的高度,伺服馬達將自動把車子抬高,同時發出警報聲提醒周圍車主。目前該設備僅能在電腦上操控,蔡錡浚亦打算再進一步改善,希望能通過加入手機APP等形式讓車主可以遙距控制,增加靈活性。

(從左到右)順德聯誼總會翁祐中學的林美喬、李美琳、陳曉澄以「虛擬交通安全城」奪得初中組冠軍得獎作品。巴士的報記者攝

(從左到右)順德聯誼總會翁祐中學的林美喬、李美琳、陳曉澄以「虛擬交通安全城」奪得初中組冠軍得獎作品。巴士的報記者攝

初中組冠軍得獎作品為「虛擬交通安全城」,由來自順德聯誼總會翁祐中學的陳曉澄、李美琳、林美喬創作設計。「虛擬交通安全城」利用VR技術,在Cospaces平台上製作虛擬道路安全城,以包括濕地公園在內的4個輕軌站作為遊戲場景。玩家戴上VR眼鏡後,能體驗真實道路情景,並解答各種道路安全問題。

順德聯誼總會翁祐中學的林美喬、李美琳、陳曉澄以「虛擬交通安全城」奪得初中組冠軍得獎作品。巴士的報記者攝

順德聯誼總會翁祐中學的林美喬、李美琳、陳曉澄以「虛擬交通安全城」奪得初中組冠軍得獎作品。巴士的報記者攝

遊戲分為「地區交通知識」和「交通法例冷知識」兩個主題,之後更會加入「新法例宣傳」。在第一個主題中,玩家需要在輕軌站找到出入站處理器以及車票購買機,在第二個主題中,玩家需要判斷在一些意外狀況下最佳處理方法。

該項設計的創作靈感來源於「交通安全城」,她們一直有關注警務處的宣傳教育工作,其中最吸引三人的是交通安全城,為民眾提供模擬道路環境,學習基本道路安全知識。但三人留意到,交通安全城只設立在沙田、觀塘與北角三個地區,並非每個人都有機會實地體驗,因此萌發設計「虛擬交通安全城」的想法,為確保遊戲的真實性和教育效果,三人分別負責實地拍攝、編程設計以及設計問題等工作,並在Cospaces平台加入360度照片,模擬車輛行駛、行人移動和交通事故等情況,希望藉此讓更多人了解道路安全知識及法例。

順德聯誼總會翁祐中學的林美喬、李美琳、陳曉澄以「虛擬交通安全城」奪得初中組冠軍得獎作品。巴士的報記者攝

順德聯誼總會翁祐中學的林美喬、李美琳、陳曉澄以「虛擬交通安全城」奪得初中組冠軍得獎作品。巴士的報記者攝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