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社協推算約3成劏房單位不符合最低住屋標準

社會事

社協推算約3成劏房單位不符合最低住屋標準
社會事

社會事

社協推算約3成劏房單位不符合最低住屋標準

2024年05月26日 17:50 最後更新:18:39

社區組織協會表示,按全港目前近11萬戶劏房推算及前線觀察,估計全港約三成並不符合最低住屋標準。

社區組織協會在1月至5月期間,透過問卷訪問近500名劏房住戶,結果顯示劏房租戶的租金佔入息比例,較全港住戶多近一倍。有七成受訪者人均居住面積低於5.5平方米,低於人均居住面積7平方米就有八成。有近九成四人贊成要取締劏房,但近九成人要求先安置後清拆。

社區組織協會

社區組織協會

協會建議就劣質劏房政策要有嚴格定義,亦要有可行的執行機制及安置政策。他們認為對於劣質劏房,業主有6個月的整改期,如仍未改善,不可再出租。如在法例生效後簽訂租約,居住在不符合最低標準的租戶有權提早解約。

往下看更多文章

調查:7成受訪劏房戶贊成立法規管劏房 6成擔心取締後租金上升

2024年06月16日 12:16 最後更新:15:17

有調查發現,7成受訪劏房戶贊成政府立法規管劣質劏房,但同時有超過6成受訪者擔心政府取締劣質劏房後,劏房的租金上升,找不到市區可負擔租金的單位。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明愛社區發展服務去年12月至今年4月期間,訪問了231個基層劏房戶,近7成受訪者表示,單位沒有足夠的伸展空間,近3成室內沒有自然光,分別近兩成半及1成4受訪者的單位內沒有通風設施及可打開的窗戶。有兩成多受訪者說,有天花石屎剝落及牆身滲漏嚴重的情況,近兩成屋內有嚴重的鼠患、木蝨等問題,有近一半受訪者認為所住單位是劣質劏房,當中以需要共用廚房或廁所的劏房戶佔大多數。

巴士的報資料圖片

巴士的報資料圖片

團體透過焦點小組做調查,結果顯示劏房戶認為居住面積、通風、採光設施、衛生環境及結構安全,都是界定劣質劏房的重要標準。而在訂立劏房標準最低面積時,需考慮是否有足夠空間可設獨立廁所、煮食空間及放置生活基本設備。

(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另外,團體又指出,單身非長者劏房戶因經濟能力問題,只能選擇租金較平及細小的劏房單位,但申請公屋政策對非長者單身人士採用計分制度,令他們輪候多年都未必編配到單位,建議當局制訂劣質劏房戶的同時,應改善單身人士公屋輪候的制度,並為單身劏房戶提供支援,長遠要加快公屋供應量。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