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威廉二世流亡後的1918年的第11個月的第11天的第11小時,倫敦大笨鐘在停響四年多之後重新鳴鐘報時,標誌著整個歐洲正式宣佈停戰,並把之後每年的11月11日定為歐洲和平日。而在美國的壓力下,德意志帝國君主體制滅亡,臨時政府開始籌建共和體制,史稱威馬共和國。這時,前線軍人續漸返回德國,但很多平民百姓並不接受是戰敗,認為只是暫時停戰,居民紛紛湧到街上慶祝推翻封建帝制並迎接凱旋歸來的士兵。可是,人民和軍人最終也得面對戰敗的事實。同時,奧匈帝國亦在敗給俄國和意大利等協約國之後隨即分裂。

一戰結束後的首件大事,是1919年的巴黎和會。在德國戰敗和德王退位後次年,各戰勝國代表雲集巴黎凡爾賽宮,簽定對戰敗國的懲罰性條約,史稱「凡爾賽條約」﹝詳情這裡不贅﹞,其實是明刀明槍對德國無情的宰割。

由於西線戰場主要在法國境內,所受的破壞最嚴重,因此就以法國開出的索償要求最高,但這卻觸動了英國的神經。英國的工業革命一直讓英國產品有著出口的優勢,而經濟強大的德國早在戰前已是英國最大的顧客。如果德國把復甦的成果和國家財富都掏盡給法國作賠償,定必大大打擊英國工業的出口。同時,要是德國經濟因為賠償而急劇衰退,德國馬克大幅貶值的話,德國的產品出口又定會跟英國的構成惡性競爭。因此,當時英國首相萊德喬治在爭取最大利益時,一方面要確保德國經濟能夠有強勁的復甦,另一方面亦不希望讓法國過份受益,於是多次向法國施壓要求降低索償額,導致了英法兩國在戰後一度因賠償問題交惡。最後在英國主導下,德國的賠款由「凡爾賽條約」最初定下的2260億馬克,在三年後大幅減至1320億馬克。有歷史學者指出,第二次大戰後期英國遲遲不願意在蘇聯以外開闢第二戰場,一方面是要消磨德國和蘇聯的軍力,另一方面就是要懲罰法國在一戰後對英國的無禮。

東面的蘇聯由於在戰爭期間已跟德國簽定和約,戰後就自動放棄了向德國索償的權利。同時亦因為西方世界對共產政權的敵意,蘇聯被摒棄在巴黎和會之外。然而,之前列寧為尋求德國的支持而割讓的土地,就嚴重影響了戰後歐洲東部的格局。首先,戰前轉交德國托管的芬蘭、波羅的海和高加索地區國家,因德國戰敗而在無人看管的情況下紛紛要求獨立,消失了幾百年的波蘭亦重新在歐洲大陸中出現。其次,奧匈帝國戰敗後分裂為奧地利、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另外,巴爾幹半島的塞爾維亞在蘇聯早期的支持下統一了周邊國家成為南斯拉夫,羅馬尼亞亦得益於列寧之前讓出的領土,國家面積在戰後增加了一倍。這些一戰後分裂出來的弱小新國,馬上被法國為了要圍堵德國而拉攏結盟,結果成為希特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續一吞併的對象。而到了1945年二戰結束後,又由於斯大林一心要恢復蘇聯在一戰前的版圖,以至他們差不多都全數被一一納入蘇共鐵幕之內。

大西洋彼岸的美國在1917年才參戰,兵力損失也相對較輕,但縱觀整個戰爭前後,美國才是得益最大的國家。除了協約國向美國購買的軍備和物資所帶來的利潤,華爾街的金融機構之前向英國貸出的款項以及發行的戰爭債券,戰後都一一獲得豐厚收益。戰後巴黎和會上,在有關協助德國和歐洲重建的問題上,許多與會國家要求美國在金錢上提供協助,以作為美國在戰爭中受到最少損失的補貼。可是,總統威爾遜卻來一招順水推舟,表明美國不會給予任何金錢上的援助,如果歐洲需要錢,請到華爾街去集資。也許,這就解釋了為何美國在一戰後,短暫經歷了軍備停產和軍人退役帶來的幾年衰退後,經濟可以急速發展,直至1929年經濟才崩潰。

﹝待續﹞




耕直人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