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代,與秦檜並列兩大奸臣的張邦昌,在靖康之難期間,由金國扶植成為大楚皇帝。他在任只有32天,便渡河返歸南宋,最終被宋高宗賜死。

影視中的張邦昌。(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張邦昌。(網上圖片)

歷史上對張邦昌的定性,大致上和秦檜差不多,指他是「反賊」、「奸佞」,北宋亡國就是因為他和金人裡應外合。由元人所編的《宋史》中,他的名字更列入了叛臣傳內。至於清代章回小說《說岳全傳》,更繪聲繪影地描述張邦昌「賣國」的細節,令對他的賣國賊負面形象更深入民心。

更多相片
影視中的張邦昌。(網上圖片)

在宋代,與秦檜並列兩大奸臣的張邦昌,在靖康之難期間,由金國扶植成為大楚皇帝。他在任只有32天,便渡河返歸南宋,最終被宋高宗賜死。

《宋史》局部 (網上圖片)

歷史上對張邦昌的定性,大致上和秦檜差不多,指他是「反賊」、「奸佞」,北宋亡國就是因為他和金人裡應外合。由元人所編的《宋史》中,他的名字更列入了叛臣傳內。至於清代章回小說《說岳全傳》,更繪聲繪影地描述張邦昌「賣國」的細節,令對他的賣國賊負面形象更深入民心。

《說岳全傳》插圖。(網上圖片)

張邦昌進士出身,在徽宗、欽宗朝時,歷任尚書右丞、左丞、中書侍郎、少宰、太宰兼門下侍郎等職務。金兵圍攻汴京之時,他力主議和,與康王趙構(即日後的宋高宗)作為人質前往金國,請求割地賠款以議和。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網上圖片)

靖康之難,金兵擄走徽欽二帝及皇族、文武百官等人北上後,金人便便立張邦昌為大楚皇帝。不過,張邦昌不願意,直至金人警告他,再不登基就誅殺被擄走的大臣,又會血洗汴梁城,無奈之下,才勉強做了32天的皇帝。

張邦昌雖然受金人之命當了傀儡皇帝,但南宋李心傳所著《高宗繫年要錄》,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三》便記載了張邦昌當時向金人要求:「請不毀趙氏陵廟,罷括金銀,存留樓櫓。」另外,又不時與金人交涉,必須善待宋家宗室,撫慰百姓,提出很多安定局面的措施,更在金人北撤後不久隨即馬上退位,南歸宋室。可惜,歷史往往並不是這麼公道,張邦昌默默為宋室皇朝付出,卻換來叛臣、奸臣之名,哀哉!

《宋史》局部 (網上圖片)

《宋史》局部 (網上圖片)

張邦昌進士出身,在徽宗、欽宗朝時,歷任尚書右丞、左丞、中書侍郎、少宰、太宰兼門下侍郎等職務。金兵圍攻汴京之時,他力主議和,與康王趙構(即日後的宋高宗)作為人質前往金國,請求割地賠款以議和。

《說岳全傳》插圖。(網上圖片)

《說岳全傳》插圖。(網上圖片)

靖康之難,金兵擄走徽欽二帝及皇族、文武百官等人北上後,金人便便立張邦昌為大楚皇帝。不過,張邦昌不願意,直至金人警告他,再不登基就誅殺被擄走的大臣,又會血洗汴梁城,無奈之下,才勉強做了32天的皇帝。

據《大金國志》記載,張邦昌雖然名義上當了傀儡皇帝,但不在正殿辦公,不接受帝王禮拜,所發文書也不稱聖旨,平時與別人說話也不自稱「朕」,而是自稱「予」。金人退兵之後,邦昌便即脫下龍袍,去除帝號。並南下應天府見康王,「伏地慟哭請死」,謂「所以勉循金人推戴者,欲權宜一時以紓國難也,敢有他乎?」

宋高宗趙構在應天府即位後,事實上也沒有怪罪於張邦昌,更奉他為太保、奉國軍節度使、同安郡王,又擢為太傅。不過,後來有人告發邦昌在皇宮曾玷污宮人,宰相李綱更力主要嚴懲。張邦昌於是被貶至潭州,飲食起居都要向尚書省報告。

金人知悉宋高宗如此對待他們的傀儡皇帝,於是借此作理據出兵。宋高宗在臣下的唆使下,下詔將張邦昌賜死。據稱邦昌讀罷詔書,「徘徊退避,不忍自盡」,執行官逼他就死,最後登上潭州城內天寧寺的平楚樓,仰天長歎數聲,自縊身亡。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網上圖片)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網上圖片)

張邦昌雖然受金人之命當了傀儡皇帝,但南宋李心傳所著《高宗繫年要錄》,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三》便記載了張邦昌當時向金人要求:「請不毀趙氏陵廟,罷括金銀,存留樓櫓。」另外,又不時與金人交涉,必須善待宋家宗室,撫慰百姓,提出很多安定局面的措施,更在金人北撤後不久隨即馬上退位,南歸宋室。可惜,歷史往往並不是這麼公道,張邦昌默默為宋室皇朝付出,卻換來叛臣、奸臣之名,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