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民署推分體壓縮垃圾桶 首個設牧場街改善垃圾站衛生

澳門事

民署推分體壓縮垃圾桶 首個設牧場街改善垃圾站衛生
澳門事

澳門事

民署推分體壓縮垃圾桶 首個設牧場街改善垃圾站衛生

2017年11月23日 11:22 最後更新:11:25

因應本澳街道狹窄特點,民政總署近期引入小型分體式壓縮桶, 首個已於日前在牧場街183號垃圾站設置, 取代了原站位的傳統街道垃圾桶,改善垃圾站的衛生情況。

民署冀逐步減少街道一千一百公升垃圾桶的數量, 然而本澳橫街窄巷較多, 覓址建造垃圾房或設置壓縮桶存在一定困難和限制, 為此民署引入了小型分體式壓縮桶,在使用及功能上, 與本澳現時普遍使用的壓縮式垃圾桶無異, 其體積約為現時一般壓縮桶的二分之一,兩者同樣具有壓縮功能, 能將垃圾壓縮密封儲存於桶內,可提升垃圾收集設施容量, 減少垃圾外露、臭味散發及污水流溢等衛生問題; 不同之處在於小型分體式壓縮桶的設計, 其垃圾儲存室與液壓泵分離設置,減少了整體壓縮式垃圾桶的體積, 使設置分體式壓縮桶所佔用的空間也相應減少, 令更多位於狹窄街區的垃圾站亦具條件進行優化工作。
民署一直因地制宜引入合適的垃圾收集設施, 由一千一百公升街道垃圾桶到封閉式垃圾房、大型壓縮桶、 小型壓縮桶和小型分體式壓縮桶, 因應各區實際條件設置適用的垃圾收集設施。 隨着牧場街小型分體式壓縮桶的投入使用,至今民署已於全澳設置了 73個壓縮式垃圾桶和132個封閉式垃圾房, 使全澳街道垃圾桶總數由高峰期超過1600個減少至183個。

往下看更多文章

太空垃圾首次曝光 「清道夫」衛星近距離拍下火箭殘骸

2024年04月29日 14:20 最後更新:16:14

日本新創公司「宇宙尺度(Astroscale)」發射的衛星,首次近距離拍到一塊太空垃圾的模樣。

照片由「主動碎片清除衛星」拍下

這張照片是宇宙尺度的「主動碎片清除衛星(ADRAS-J)」拍下,該公司26日在網上分享這張照片,發文寫著「注意,在我們ADRAS-J任務期間,透過交會鄰近操作(RPO)活動,拍下世界第一張太空碎片影像」。

殘骸來自日本一枚火箭重約3噸

照片中的殘骸是日本2009年發射的H2A火箭的第2節,長約11米、直徑4米,重約3噸。ADRAS-J衛星是在4月17日向其接近到數百公尺距離內。

Twitter圖片@astroscale_HQ

Twitter圖片@astroscale_HQ

「宇宙尺度」研發清除太空垃圾技術

ADRAS-J衛星重150公斤,今年2月18日發射,主要任務是接近該火箭殘骸,來驗證太空垃圾清除技術。Astroscale表示,這張前所未有的照片,代表在了解和處理太空碎片挑戰的關鍵一步,朝更安全、更永續的太空環境邁進。

Astroscale公司官網圖片

Astroscale公司官網圖片

太空垃圾會引發「凱斯勒效應」

專家指出全球商業人造衛星和火箭發射活動增加之際,這些殘骸、碎片數量也愈加令人擔心,當數量增加到某個程度,可能引發「凱斯勒效應(Kessler Syndrome)」,即軌道上物體因碰撞產生連鎖效應,最終污染整個軌道,摧毀重要衛星系統。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