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申報,標德不是規劃專家,所以對規劃抱有「幻想」。  

諸位,相信你們都知道,香港有所謂香港島、九龍、新界及離島,當中最有趣的概念是「新界」。港英政府定義的新界就是九龍界限街以北土地。1898年英政府要滿清政府割讓香港島、九龍南後,將九龍以北租借給英國九十九年,連同附近的離島,成為今天的香港。

殖民時代英國人先在香港島落腳,自然規劃城市的起步點也在香港島,商業區、住宅區等密麻麻地填滿這小島,地積比也較高;較遲發展的新界地區,地積比遠遠低於港島及九龍,給人的印象是「低密度、鄉郊」。然而,當屯門、元朗、沙田、大埔和將軍澳的呎價與市區看齊,市場稱這些區域為「市區」的時候,這裡的屋地是否也應該實行「地積比市區化」,以容納更多居民,摒棄所謂「新界」的概念。

在一些已發展的區域,如灣仔、銅鑼灣、旺角、深水埗等因早已「爆棚」,加高地積比很容易遭到區內居民和城規會的反對,但新發展區沒有這個包伏,可發展的自由度較大。容許建築物「向高空發展」,騰出更多地面土地作公共空間,大大改善居住環境,改變一些長久以來沒有足夠休憩空間的問題。所以,社會是時候重新思考所謂新界某些地區的發展地積比是否應該與港島及九龍市區看齊。

怎樣定義和規劃「新界」是香港回歸前的事,當日的人口幾十萬,將界限街以北土地全部劃作低密度發展,問題不大。但今時今日香港的人口已突破七百萬,政府天天講覓地造地,為何要墨守成規、自我設限,給「新界」這個枷鎖限制土地發展潛力。




標德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