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作為明清兩朝的重臣,在歷史上處境比較尷尬,他「引清兵入關」後,清軍攻入北京,清廷就由東北的盛京遷都至北京,並封吳三桂為平西王。吳三桂投降清朝後,雖然繼續為清室所用,但也防他。

影視中吳三桂引清兵入關 (網上圖片)

影視中吳三桂引清兵入關 (網上圖片)

被人且用且防的滋味並不好受,但有著「背叛前主」之名也令吳三桂沒法申辯。當時,吳三桂乃清室為數不多的能幹的臣子,受滿清之命,先跟李國翰一起率軍入川,攻打割據自立的張獻忠,平定重慶、成都,接著又南征雲貴,揮刀向自己舊主,追入緬甸捉拿逃亡的南明永曆帝,再帶回昆明處死,親手終結大明。他其後受命鎮守雲南,兼管貴州,形成割據勢力。

更多相片
影視中吳三桂引清兵入關 (網上圖片)

吳三桂作為明清兩朝的重臣,在歷史上處境比較尷尬,他「引清兵入關」後,清軍攻入北京,清廷就由東北的盛京遷都至北京,並封吳三桂為平西王。吳三桂投降清朝後,雖然繼續為清室所用,但也防他。

吳三桂畫像 (網上圖片)

被人且用且防的滋味並不好受,但有著「背叛前主」之名也令吳三桂沒法申辯。當時,吳三桂乃清室為數不多的能幹的臣子,受滿清之命,先跟李國翰一起率軍入川,攻打割據自立的張獻忠,平定重慶、成都,接著又南征雲貴,揮刀向自己舊主,追入緬甸捉拿逃亡的南明永曆帝,再帶回昆明處死,親手終結大明。他其後受命鎮守雲南,兼管貴州,形成割據勢力。

影視中的吳三桂(右) (網上圖片)

當吳三桂屢立戰功,清朝統治者轉而賜予高官厚祿加以籠絡,進爵親王,他的兒子吳應熊也跟公主聯姻,稱「和碩額駙」。及後,已獲清廷交付雲南軍政全權的吳三桂,開藩設府在雲南坐鎮,權力達到頂峰時,他蠢蠢欲動。《清史稿》載,吳三桂設平西王府於永曆帝五華山之舊宮、並將前明沐王府莊園納為己有,又私自開山鑄錢,與蒙古貿易購買軍馬,儼然有獨立王國的架勢。

康熙平定三藩圖 (網上圖片)

康熙十二年,康熙帝做出「撤藩」決定,吳三桂假惺惺上書朝廷請求撤藩,其實他心裡不想,彼此都在試探。康熙帝也是個聰明的,認為吳三桂「撤亦反,不撤亦反」,於是先發制人,雷厲風行撤藩。

康熙十三年,吳三桂親點大將馬寶,率領五萬精銳進攻清朝的軍事重地永興,連戰連捷大敗清軍。吳三桂興兵三年,內部就出現問題,不但財政跟不上,且離心離德,清朝有整個國庫的依托,長遠來說,清室比吳三桂經得起戰爭消耗。自吳三桂攻陷湖南之後,部隊在岳州一帶為清軍所阻,形勢逐漸走向下坡。隨著吳三桂的兒孫吳應熊、吳世霖被清廷絞死,部下尚之信、耿精忠、王輔臣先後投降清軍,吳三桂失去廣東、福建以及陝西外援,又失江西。清軍逐步收復失地,控制了局勢。康熙十七年,吳三桂為振奮軍心稱帝,同年在衡陽病死。

十幾年間,吳三桂率部從西北打到西南邊陲,為清朝確立對全國的統治建立了特殊的功勞。然而他在清朝所得的榮耀及政治前途,被指都是以同族的鮮血換來,還有舊主的頭顱。為吳三桂這位人物籠罩上一層陰霾。清初許多漢族知識分子,因為厭惡滿清政權的異族統治,故吳三桂的名字,長時間被用作「漢奸」的代名詞。

吳三桂畫像 (網上圖片)

吳三桂畫像 (網上圖片)

當吳三桂屢立戰功,清朝統治者轉而賜予高官厚祿加以籠絡,進爵親王,他的兒子吳應熊也跟公主聯姻,稱「和碩額駙」。及後,已獲清廷交付雲南軍政全權的吳三桂,開藩設府在雲南坐鎮,權力達到頂峰時,他蠢蠢欲動。《清史稿》載,吳三桂設平西王府於永曆帝五華山之舊宮、並將前明沐王府莊園納為己有,又私自開山鑄錢,與蒙古貿易購買軍馬,儼然有獨立王國的架勢。

這個時候,吳三桂給清朝談條件要籌碼。自以為功勳高於尚耿,認為朝廷將仿效明朝沐英故事,使其世守雲南,然而,當時在位的康熙不允,以「雲貴軍事行動已經停止」為由,收繳了他平西大將軍的信印,剝奪其司法權。吳三桂藉口「構釁苗蠻,借事用兵」索要軍餉展開報復,清朝與之矛盾更加尖銳。

影視中的吳三桂(右)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吳三桂(右) (網上圖片)

康熙十二年,康熙帝做出「撤藩」決定,吳三桂假惺惺上書朝廷請求撤藩,其實他心裡不想,彼此都在試探。康熙帝也是個聰明的,認為吳三桂「撤亦反,不撤亦反」,於是先發制人,雷厲風行撤藩。

吳三桂在雲南經營十多年,一下子粉碎了他「永世鎮守雲南」的美夢,在同年十二月誅殺雲南巡撫朱國治,自稱周王,以「大明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之名義起兵反清。一說起兵,勢頭十分迅猛,一直打到湖南的衡州,這次他居然改打「反清復明」的旗號,陝西、河北等地也紛紛響應,形勢對吳三桂很有利。

康熙平定三藩圖 (網上圖片)

康熙平定三藩圖 (網上圖片)

康熙十三年,吳三桂親點大將馬寶,率領五萬精銳進攻清朝的軍事重地永興,連戰連捷大敗清軍。吳三桂興兵三年,內部就出現問題,不但財政跟不上,且離心離德,清朝有整個國庫的依托,長遠來說,清室比吳三桂經得起戰爭消耗。自吳三桂攻陷湖南之後,部隊在岳州一帶為清軍所阻,形勢逐漸走向下坡。隨著吳三桂的兒孫吳應熊、吳世霖被清廷絞死,部下尚之信、耿精忠、王輔臣先後投降清軍,吳三桂失去廣東、福建以及陝西外援,又失江西。清軍逐步收復失地,控制了局勢。康熙十七年,吳三桂為振奮軍心稱帝,同年在衡陽病死。

康熙消滅吳三桂後,仰天長嘆,說:「倘复再延數年,將若之何?」然後康熙將吳三桂的屍體剁碎分發各省示眾。